周志华 《机器学习》之 第十章(降维与度量学习)概念总结

降维在一起图像识别过程也经常被采用的一种分类算法,例如二维数据经过投影变为一维数据,从而更好的表征数据的特征,再进行识别。在前面章节中提到过LDA(线性判别分析)也可以当做一种简单降维处理。在周老师的这章中主要讲述PCA主成分分析算法对高维数据进行降维。降维是一种解决维数灾难的重要途径。书中从如下几节进行介绍:

1、K邻近学习

k 近邻学习是一种监督学习算法,在给定的训练样本集中,基于某种距离度量,找出与训练集最靠近的k个训练样本,然后基于这 k 个邻居信息来进行预测。
投票法:通常在分类任务中使用,判别方法是选择这k个样本中出现最多的雷冰标记作为预测结果。
平均法:通常在回归任务中使用,判别方法是将这 k <script type="math/tex" id="MathJax-Element-443">k</script>个样本的实值输出标记的平均值最为预测结果。
加权平均或加权投票:根据距离远近来决定权重,距离越近,权重越大。

2、低维嵌入

维数灾难:
缓解维数灾难方法:降维(维数约简),也就是通过某种数学变换将原始高维属性空间转变为一个低维“子空间”,在这个子空间中样本密度大幅提高,距离计算也变得更为容易。
在很多时候,人们观测或收集到的数据样本虽然是高维的,但与学习任务密切相关的也许仅是某个低维分布,即高维空间中的一个低维嵌入。
线性降维方法:基于线性变换来进行降维的方法。

3、主成分分析(PCA)

参阅:http://blog.csdn.net/hellotruth/article/details/30750823

4、核化线性降维

在很多问题上,可能需要非线性映射才能找到恰当的低维嵌入。那么非线性降维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基于核技巧对线性降维方法进行“核化”。例如核主成分分析(KPCA)

5、流形学习

流行学习是一类借鉴了拓扑流形概念的降维方法。常用的流行学习方法有等度量映射和局部线性嵌入。

6、度量学习

在机器学习中,对高维数据进行降维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找到一个合适的低维空间,在此空间中进行学习能比原始空间性能更好。事实上,每个空间对应了在样本属性上定义的一个距离度量,而寻找合适的空间,实质上就是在寻找一个合适的距离度量。因此我们可以尝试直接学习出一个合适的距离度量。也就是度量学习。
马氏距离:

  • 3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