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会议时间:2024年12月27日~29日(周五、周六、周日)
专题介绍
锂电池多物理场仿真技术通过集成电化学、热力学、流体力学和结构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理论,为电池系统的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了一种全面的分析框架。该技术能够精确模拟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的复杂物理现象和化学反应,从而在不依赖实际物理样机的情况下,预测电池的充放电特性、热响应、循环寿命以及潜在的失效模式。在学术和工程研究中,电池仿真技术的应用不仅显著降低了实验成本和风险,还极大地缩短了产品从概念到市场的开发周期。其在电池安全性评估方面尤为关键,能够揭示电池在极端工作条件下的热失控行为,为设计更为安全可靠的电池系统提供理论依据。随着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存储系统的迅猛发展,电池多物理场仿真技术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推动了电池技术的创新,为实现能源的清洁利用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本团队基于多年电池仿真项目经验,自《锂电池仿真技术专题I》和《锂电池仿真技术专题II》课程开设以来,有来自全国200多家新能源电池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参加,受到广泛好评。依托博士团队多年理论基础+工程项目经验,课程内容从电池仿真基础→进阶→高阶,三个部分逻辑紧密、层层递进,可以帮助新能源电池行业研发/高校科研/拟进入电池行业就业人员系统地、深入地学习电池仿真技术,胜任锂电新能源行业研发工作,推动提升研发效率和电池研发技术的数字化迭代升级。
2
主讲教师
李老师,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10年+电化学/电池仿真工程经验,长期从事先进电池体系及其多物理场建模仿真工作,具有系统深入的电化学理论和新能源电池工程仿真工程经验。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长期为企业电芯研发项目提供数字化仿真支持,主导多项企业新能源电池(锂电池/钠电池/氢燃料电池等)工程仿真项目落地,先后为国内外知名电池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系统的新能源电池仿真培训。
3
课程目标
1、0基础学习,从入门到精通:基础篇通过COMSOL软件操作和流程,讲解锂电池建模理论和仿真技术;进阶篇结合实际工况带学员操作演示需求分析、实验建模方案、仿真结果分析以及模型修正完善的流程化仿真方法,提供成熟的工程问题案例模型;高阶篇讲解复杂工程问题的建模仿真和锂电池仿真前沿技术。
2、直播学习+长期辅导答疑:课程采用在线直播形式,培训结束后提供无限次回放视频+课程原创案例+课件+培训证书,永久辅导答疑,学员后续学习过程中可长期与专题老师、同学交流。
3、驱动学术科研,胜任电池研发:帮助学员系统掌握锂电池仿真技术,使学员能够熟练地将仿真分析手段应用到科研实践,胜任锂电新能源行业研发工作,推动提升研发效率和电池研发技术的数字化迭代升级。
4
课程大纲与模型案例
COMSOL电池仿真技术与应用专题(28期)https://mp.weixin.qq.com/s/9YA2ElflnbSQZKtkZ_7DAQ?token=2012413747&lang=zh_CN往期案例
| | |
电池产热 | 载荷JR Swelling | 恒间隙膨胀 |
| | |
电池风冷散热 | JR温升 | 热失控 |
| | |
电池组相变散热 | 风冷散热温度分布 | 电池绝热升温 |
| | |
壳体腐蚀 | 锂沉积 | 电极颗粒膨胀 |
| | |
气泡 | 三维效应 | 枝晶生长 |
| | |
Charge Swelling | 低温放电回弹 | Overhang |
| | |
锂电盐雾 | 异质颗粒应力 | 捆绑电极颗粒分析 |
| | |
Stress | 储能散热分析 | 磷酸铁锂膨胀 |
| | |
集总热耦合 | 圆柱电池液冷 | 电极颗粒裂纹扩展 |
| | |
三维异构 | 空心电极颗粒受力 | 电极颗粒分析 |
| | |
电极断裂 | 柱状枝晶生长 | vm应力 |
| | |
电池组强制散热 | 电极裂隙演化 | 电解液浸润压力 |
| | |
电解质 | 恒间隙膨胀+泡棉 | 电池声波检测 |
| | 更多工程案例... |
磁流体控制析锂 | 圆柱电池内部位移 |
联系方式
13784334157 高老师(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