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与架构
文章平均质量分 70
设计与架构
w风雨无阻w
16年游戏及软件研发经验,csdn平台优质作者,曾就职于盛大美游集团-研发副总裁岗位,曾带领团队研发累计百万用户在线、盈利上亿的产品,擅长服务器、客户端研发框架搭建,擅长cocos2d、cocoscreator 、android原生开发、iOS原生开发技术等。通过对技术领域的探求打磨自己的技术敏感度和技术决策力!
展开
-
深入浅出Entity-Component-System:重塑游戏开发的未来
ECS是Entity-Component-System的缩写,是一种主要用于游戏开发的软件架构模式。Entity(实体):代表游戏世界中的每个对象,本质上只是一个唯一标识符。Component(组件):纯数据结构,描述实体的各种属性,不包含方法。System(系统):包含游戏逻辑,对拥有特定组件的实体进行操作。ECS的核心思想是将数据(组件)与行为(系统)彻底分离,并通过组合而非继承来定义游戏对象的行为和属性。ECS架构为游戏开发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技术可能。原创 2024-08-30 19:44:12 · 1245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解放组件间的通信束缚:深入探讨中介者模式的高级应用和进阶技巧
中介者模式作为一种重要的设计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高级应用和进阶技巧可以探索。本文介绍了事件驱动的中介者、中介者链和中介者的动态切换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希望这些信息能够为你提供一些启发,进一步应用和扩展中介者模式。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如遇到什么问题,可评论区留言。原创 2023-12-02 12:08:19 · 356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解密中介者模式:构建灵活的通信桥梁
中介者对象接收到消息后,会根据事先定义好的逻辑进行处理,并将消息传递给目标组件,从而实现组件之间的间接通信。通过引入中介者对象,我们可以实现组件之间的解耦,简化复杂的交互逻辑,并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解耦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中介者模式将组件之间的直接依赖关系转变为对中介者对象的依赖,使得组件之间的耦合度大大降低,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简化交互逻辑:通过将复杂的交互逻辑集中到中介者对象中,可以简化组件之间的通信方式,使得交互逻辑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原创 2023-12-02 11:42:58 · 584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探索解释器模式如何应对性能挑战
通过定义不同的表达式节点和运算符,我们可以灵活地组合和嵌套查询条件,实现定制化的查询功能。这里,我们将继续探索解释器模式的更多高级应用和优化技巧,如何处理复杂的语法规则、如何支持扩展和定制化,以及如何应对性能挑战。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优化方法来提升解释器的性能。假设我们需要实现一个简单的动态查询语言解析器,支持查询条件的组合和嵌套。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解释器模式在处理大型代码或复杂语法时可能面临性能方面的挑战。原创 2023-12-01 13:36:05 · 434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探索解释器模式的高级应用和优化技巧:解锁代码解析的新境界
通过解释器模式,我们能够根据领域的语义和语法规则,设计和实现一个简洁、可读性强的 DSL,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通过解释器模式,我们能够根据领域的语义和语法规则,设计和实现一个简洁、可读性强的 DSL,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在下篇博文中,我们将继续探索解释器模式的更多高级应用和优化技巧,包括如何处理复杂的语法规则、如何支持扩展和定制化,以及如何应对性能挑战等。然而,除了基本的语法解析外,解释器模式还有许多高级应用和优化技巧,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这些技术,揭示它们在实际开发中的潜力和价值。原创 2023-12-01 13:27:04 · 237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Pattern):用代码诠释语言的魅力
解释器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定义了一种语言的文法,并解释执行该语言中的表达式。该模式将一个语言表达式表示为一个抽象语法树,然后通过解释器来逐个解释执行语法树中的节点,实现对表达式的解析和处理。原创 2023-11-27 21:35:15 · 729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深入探究备忘录模式:保留过去,预见未来
在软件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处理对象状态的保存和恢复问题。备忘录模式(Memento Pattern)提供了一种优雅的解决方案,能够在不破坏封装性的情况下,捕获和恢复对象的内部状态。本文将深入探讨备忘录模式的技术细节,包括适用场景、核心概念以及详细的实例代码,让您对备忘录模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原创 2023-11-26 11:29:02 · 658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访问者模式的高级应用和实践技巧
通过将访问者模式与双重分发和命令模式相结合,我们实现了对图形元素的绘制和移动操作,并且可以撤销和重做这些操作。双重分发使得我们可以在运行时根据元素的类型和访问者的类型来决定执行的操作,而不是在编译时就确定。通过前文的介绍,我们已经对访问者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在简单示例中看到了它的基本应用。在前面的示例中,我们通过元素的。通过双重分发,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图形元素类型调用相应的访问者方法,实现了根据元素类型来决定执行的操作。这种方式实现了根据元素的类型来决定调用哪个具体的访问者方法,从而实现了双重分发。原创 2023-11-26 09:30:00 · 100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揭秘访问者模式:开启对象间灵活交互之门
但是,如果对象结构复杂且对象类型众多,传统的处理方式可能会导致代码的冗长和维护困难。通过访问者模式,我们可以实现对象间的灵活交互,将操作和数据结构解耦,从而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访问者模式的应用范围广泛,特别对于对象结构变化较小但操作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它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好的设计和开发体验。访问者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允许在不改变被访问对象的结构的情况下,定义对该对象结构的新操作。访问者模式通过将数据结构和对数据的操作分离,使得操作可以独立变化而不影响数据结构的稳定性。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原创 2023-11-25 13:17:28 · 195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深入探讨状态模式的高级应用技术:释放对象行为的无限可能
当对象的行为随着内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时,有效地管理对象的状态和相应的行为变得至关重要。通过将状态封装成独立的状态类,我们可以动态地切换对象的行为,并使代码更加清晰、可扩展和可维护。在上一篇文章,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状态模式,以及状态模式涉及的技术点,和案例演示代码。本文将继续探讨状态模式的高级用法技术,揭示其令人惊叹的潜力和应用场景,帮助你深刻的理解状态模式。通过状态模式,我们可以轻松地扩展设备的状态和行为,同时保持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原创 2023-11-25 13:01:29 · 885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解密状态模式:优雅地管理对象状态
状态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允许对象在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其行为。该模式将对象的行为封装在不同的状态类中,使得对象可以根据当前状态来选择合适的行为。这种设计模式遵循了开闭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即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状态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对象的状态抽象为一个个状态类,每个状态类都实现了一个共同的状态接口。对象在不同的状态下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但对于客户端来说,它们只需与当前状态进行交互,无需关心具体的状态实现。原创 2023-11-21 10:50:48 · 1444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解锁软件开发的神器:命令模式与撤销重做功能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处理用户操作的需求,包括撤销、重做以及事务等功能。本文将深入探讨命令模式在实际项目中的威力,特别是在实现撤销、重做和事务功能方面的应用。通过命令模式,我们可以将用户操作抽象为命令对象,实现对操作的封装、管理和撤销。让我们一起揭开命令模式的技术要点和适用场景,并通过详细的案例代码来理解其实际应用。通过命令模式,我们可以轻松地实现撤销、重做和事务等功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数据一致性。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命令模式在各种应用场景中的发挥,挖掘其更深层次的潜力。原创 2023-11-21 10:30:00 · 353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解密命令模式:掌握控制权的设计艺术
在软件开发领域,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是一种强大而灵活的设计模式,它能够将请求封装成对象,从而使我们能够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实现更加灵活和可扩展的代码结构。命令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请求封装成一个对象,该对象包含了执行该请求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使得发送者无需知道具体的接收者和执行操作的细节,只需将请求发送给命令对象即可。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命令发送者(Command Invoker):负责将命令发送给具体的命令对象,并触发命令的执行。原创 2023-11-21 09:45:00 · 132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解密职责链模式:请求处理的设计艺术
有时,请求的处理逻辑可能相当复杂,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条件进行处理。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职责链模式在请求处理中的应用。职责链模式通过将请求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构建一个处理者链条,使请求能够顺序经过不同的处理者进行处理。通过添加、移除或重新排序处理者,我们可以轻松地调整请求处理的流程。在真实的应用中,职责链模式经常与其他设计模式结合使用,例如装饰者模式、工厂模式等,以满足更复杂的需求。假设我们正在设计一个请求处理系统,系统中有三种请求类型:日志请求、验证请求和授权请求。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原创 2023-11-20 11:12:16 · 146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解密职责链模式-购物优惠活动的设计艺术
在购物优惠活动中,我们可以将不同类型的优惠券视为处理者对象,每个处理者对象负责处理特定类型的优惠逻辑。请求将依次经过处理者对象,根据购物订单的条件进行优惠处理,直到找到能够处理请求的处理者对象或者达到职责链的末尾。这个例子中,订单的总金额为250元,首先满足打折优惠券的条件,总金额减少了10%,然后满足赠品优惠券的条件,赠品"Free T-shirt"被添加到订单中。通过职责链模式,我们可以将不同类型的优惠券逻辑解耦并灵活组合,实现购物优惠活动的多级处理。我们可以使用职责链模式来处理这些优惠券的逻辑。原创 2023-11-20 11:01:34 · 451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职责链模式的高级应用-日志记录系统
请求未被处理:在职责链模式中,如果没有合适的处理者对象能够处理请求,可能会导致请求无法被处理。对性能的影响:由于职责链中的每个处理者对象都可能处理请求,因此可能会导致请求经过多次传递和判断,对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解耦责任:职责链模式将请求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每个处理者对象只需关注自己应该处理的请求,无需了解整个处理流程。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根据日志级别将日志请求动态分发给不同的处理者对象,并实现灵活的日志记录功能。请求将依次经过处理者对象,直到找到能够处理请求的处理者对象或者达到职责链的末尾。原创 2023-11-19 18:23:27 · 626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解放代码责任链,提升灵活性与可维护性
通过这样的设计,购买请求会依次经过manager、director和ceo三个处理者对象的判断和处理,直到找到能够处理请求的处理者对象或者达到职责链的末尾。(3)、处理者对象的判断:每个处理者对象都有一个处理请求的方法,该方法根据自身的判断条件来决定是否处理请求,或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处理者对象。(2)、请求的传递:请求从发送者开始,逐级传递给职责链中的处理者对象,直到有一个处理者对象能够处理请求为止。(1)、职责链的构成:职责链由多个处理者对象组成,每个处理者对象都包含一个对下一个处理者对象的引用。原创 2023-11-19 17:54:58 · 472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当你的对象需要知道其他对象的状态变化时,观察者模式是你的救星!
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当主题对象发生变化时,它会通知所有的观察者对象,使它们能够自动更新自己。在观察者模式中,主题对象和观察者对象之间是松耦合的,它们之间并不直接依赖,而是通过抽象的接口或抽象类进行交互。观察者模式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设计模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对象之间的松耦合,让多个对象能够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然而,设计模式世界中还有许多其他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探索。原创 2023-11-18 16:53:17 · 555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当你的代码需要多种算法时,策略模式是你的救星!
策略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允许在运行时更改对象的行为。这种模式通过将算法与使用算法的代码解耦,提供了一种动态选择不同算法的方法。在本文中,我将介绍策略模式的原理、适用场景、技术要点以及以JAVA实现的案例代码。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算法或策略,并将每个算法封装在独立的类中,使得它们可以互相替换。通过使用策略模式,可以在运行时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算法,而不需要修改客户端代码。在策略模式中,我们创建表示各种策略的对象和一个行为随着策略对象改变而改变的 context 对象。原创 2023-11-18 13:52:48 · 279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深入解析模板方法模式的奇妙世界
模板方法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其核心思想在于定义一个算法的框架,将一些步骤的实现延迟到子类。这样,子类可以在不改变算法结构的情况下重新定义某些步骤的具体实现。原创 2023-11-17 20:13:37 · 286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解锁外观模式的神秘面纱:深入探讨外观模式的魔力
外观模式,又称为门面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其核心思想在于为复杂系统提供一个简单的接口,隐藏系统的复杂性,使客户端能够更轻松地使用系统。这种模式常常被比喻为大厦的正门,用户只需要通过正门就能够轻松进入建筑,而无需关心建筑内部的复杂结构。原创 2023-11-17 20:04:10 · 658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代理模式进阶篇:揭秘远程代理
在前一篇博文中,我们探索了代理模式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文件下载器案例中的应用。让我们一起探索远程代理模式的神奇力量!然后,我们创建了一个远程代理类(CalculatorProxy),该类持有远程计算器对象,并在代理类中实现了抽象主题接口的方法。远程代理是代理模式的一种变体,它允许我们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对象的访问和调用。通过本篇博文,我们深入探讨了代理模式的进阶变体:远程代理。远程代理帮助我们实现了跨网络节点的对象访问和调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分布式系统中,远程代理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对象的远程调用和数据传输。原创 2023-11-16 19:57:19 · 195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详解:探索隐藏于背后的力量
在代理类中,我们在下载前后添加了日志记录的功能。通过代理模式,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对文件下载过程的控制,并且添加了额外的日志记录功能。然而,代理模式的威力远不止于此。代理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提供了一个代理对象作为原始对象的替代,以控制对原始对象的访问。代理对象充当了客户端与原始对象之间的中介角色,可以在访问原始对象前后添加额外的逻辑。我们将创建一个代理对象,用于控制对文件的下载访问,并在下载前后添加日志记录的功能。在下一篇博文中,我们将更深入地探讨代理模式的高级用法,并介绍一些实际项目中的案例。原创 2023-11-12 12:51:20 · 216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详解:简化复杂系统的奇妙之道
外观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外观)来访问复杂系统的子系统集合。通过外观模式,我们可以隐藏系统的复杂性,并提供一个简洁的接口供客户端使用。当一个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并且客户端需要通过不同的接口与这些子系统进行交互时,外观模式可以将这些交互整合在一个统一的接口中,方便客户端的使用。外观类(Facade):外观类是外观模式的核心,它提供了一个简洁的接口给客户端,隐藏了系统的复杂性。子系统类(Subsystem):子系统类是外观模式中的组成部分,它实现了系统的具体功能。原创 2023-11-12 12:50:58 · 370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迭代器模式进阶篇:探索变体与扩展
然而,迭代器模式并不止于此,它还有更多的变体和扩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灵活的遍历方式和功能。今天,我将继续带领你进入迭代器模式的进阶篇,探索双向迭代器和内部迭代器的奥秘。双向迭代器赋予了我们在集合中反向遍历的能力,而内部迭代器则提供了一种更简洁、隐藏实现细节的遍历方式。相比于标准迭代器需要显式地调用迭代器的方法来遍历集合,内部迭代器使用一个回调函数(函数接口)作为参数,并在集合内部自动执行遍历操作。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双向迭代器需要在迭代器接口中增加反向遍历的方法,并在具体迭代器实现中实现该方法。原创 2023-11-11 17:52:42 · 1203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解密迭代器模式:探索遍历之道
但是,如何以一种优雅、灵活的方式遍历集合,并且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数据结构和迭代方式,一直是开发者们面临的挑战。然而,迭代器模式还有更多的变体和扩展,例如双向迭代器、内部迭代器等,它们进一步提供了更多的遍历方式和功能。通过迭代器,我们可以轻松地遍历集合,并且可以在不修改集合类的情况下添加新的遍历方式。迭代器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通过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来遍历集合中的元素,而不需要暴露底层集合的内部结构。实现具体迭代器:具体迭代器实现了迭代器接口,并且持有对应的数据结构,实现了具体的遍历算法。原创 2023-11-11 17:50:54 · 726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组合模式与迭代器模式的结合应用:构建灵活可扩展的对象结构
使用迭代器模式,我们可以将遍历和迭代的责任从组合对象转移到迭代器对象上,从而实现对象结构的遍历和迭代。在前文中,我们介绍了组合模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它在构建对象结构中的价值和潜力。在本文中,我们将继续探索组合模式的进阶应用,并展示它与其他设计模式的结合使用,以构建更灵活、可扩展的对象结构。组合模式和迭代器模式的结合应用使得对象结构的遍历和迭代更加灵活,提高了代码的可复用性和可维护性。下一篇博文中,我们将继续探索组合模式的更多应用场景和与其他设计模式的结合,带您进一步领略组合模式的魅力!原创 2023-11-10 17:12:58 · 1278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组合模式与享元模式的结合应用:实现对象的共享和高效管理
在前文中,我们介绍了组合模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它在构建对象结构中的价值和潜力。然而,组合模式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在本文中,我们将继续探索组合模式的进阶应用,并展示它与其他设计模式的结合使用,以构建更灵活、可扩展的对象结构。通过组合模式和享元模式的结合应用,我们可以实现对共享对象的高效管理,减少了对象的重复创建和内存消耗。下一篇博文中,我们将继续探索组合模式的更多应用场景和与其他设计模式的结合,带您进一步领略组合模式的魅力!它们的结合应用可以实现对共享对象的高效管理,减少对象的重复创建和内存消耗。原创 2023-11-10 17:10:56 · 673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从线程安全到创新应用:探索享元模式的进阶之路
通过复合享元模式、缓存机制和对象池等技术,我们可以进一步发挥线程安全性和享元模式的优势,以满足更复杂的需求。复合享元模式可以通过组合多个享元对象来表示更复杂的对象结构,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共享和复用。对象池维护一组预先创建的对象,当需要使用对象时,从对象池中获取对象,并在使用完成后将对象放回池中,而不是频繁地创建和销毁对象。线程安全的享元工厂:确保在多线程环境下,享元工厂的创建和获取享元对象的操作是线程安全的。共享对象的状态:如果享元对象的状态是可变的,需要采取适当的同步措施来保证线程安全性。原创 2023-11-09 11:17:52 · 665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详解:构建高效共享的对象结构
享元模式通过共享对象来减少系统中的对象数量,从而节省内存和系统资源。通过共享内部状态和传递外部状态,可以实现对大量相似对象的共享使用。本文将深入探讨享元模式的内部机制、适用场景,并通过详细的案例代码演示如何应用享元模式构建高效共享的对象结构。通过使用享元模式,我们可以极大地减少对象的数量,节省内存和系统资源,并提升系统性能。然而,享元模式也有一些限制,例如对内部状态和外部状态的划分需要仔细设计,以及可能引入线程安全性问题。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对象的状态可以分为内部状态和外部状态,且内部状态可以共享。原创 2023-11-09 11:15:52 · 648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组合模式与装饰器模式的结合:实现动态功能扩展
在前文中,我们介绍了组合模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它在构建对象结构中的价值和潜力。在本文中,我们将继续探索组合模式的进阶应用,并展示它与其他设计模式的结合使用,以构建更灵活、可扩展的对象结构。通过组合模式和装饰器模式的结合应用,我们可以动态地给对象添加新的行为和责任,而无需修改现有的代码。这些应用展示了组合模式的潜力和价值,为构建灵活可扩展的对象结构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思路。在组合模式中,我们可以通过组合对象和叶子对象的统一接口,以一致的方式处理对象和对象组合。组合模式和装饰器模式是两种灵活的设计模式。原创 2023-11-09 11:21:33 · 513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解密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构建统一而强大的对象结构
通过将单个对象和对象组合统一对待,我们可以以一致的方式处理复杂的对象层次结构,从而简化了客户端代码。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提供了一种优雅而灵活的解决方案,它允许我们以统一的方式处理单个对象和对象组合,从而构建更强大的对象结构。通过组合模式,我们可以以统一的方式对待单个对象和对象组合,从而实现了对复杂对象结构的统一管理和处理。在组合模式中,我们定义一个抽象的组件(Component)接口,其中包含了对单个对象和对象组合的操作方法。方法执行叶子对象的操作,而组合对象的。原创 2023-11-05 22:30:23 · 676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装饰器模式的高级应用:打造灵活可扩展的通知系统
通过理解装饰器模式的核心思想和实现方式,我们可以在实际的软件开发中更好地应用它,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在现代软件开发中,通知系统是一个广泛应用的功能,用于实时向用户发送各种类型的通知,如短信、微信、邮件以及系统通知。然而,通知系统的需求通常是多变且动态的,因此需要一种灵活可扩展的设计模式来满足不同类型的通知需求。装饰器模式为通知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可扩展的设计方案,使得我们能够动态地组合不同类型的通知并添加额外的功能,而无需修改现有代码。原创 2023-11-05 00:39:52 · 400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装饰器模式-超越继承的灵活装扮
在这种情况下,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Pattern)是一种强大的设计模式,能够帮助我们实现灵活的组合和装饰对象,而无需依赖于继承关系。在后续的博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装饰器模式的更多应用场景和技巧,让我们拭目以待!装饰器模式通过将对象包装在一个装饰器类中,然后将装饰器类嵌套在其他装饰器类中,从而形成一个装饰器链。考虑一个咖啡店的订单系统,我们有不同类型的咖啡(如浓缩咖啡和拿铁咖啡),以及额外的调料(如牛奶和糖)。通过装饰器模式,我们可以动态地为咖啡对象添加不同的调料,而不需要修改原始的咖啡类。原创 2023-11-05 00:19:31 · 698 阅读 · 3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桥接模式的高级应用:构建灵活的跨平台UI框架
在软件开发的世界中,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作为一种设计模式,旨在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分离,从而使它们可以独立地变化。这一模式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还在一些复杂的场景中展现出其真正的价值。在桥接模式中,我们首先定义抽象部分(Abstraction)和实现部分(Implementor),并通过关联关系将它们连接起来,而不是使用继承。现在,我们有了不同的GUI和操作系统的组合,而且它们可以独立变化。以及桥接模式的技术点,并以简单的案例进行了说明,感兴趣的朋友请前往查看。原创 2023-11-03 19:06:43 · 655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深入解析桥接模式:解锁软件设计的灵活性
在这种情况下,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是一种强大的设计模式,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些挑战,并提供高度灵活性的解决方案。下一篇博文中,我们将深入研究桥接模式的高级应用,为您揭示更多的技巧和技术,敬请期待~通过将抽象和实现分离,并通过桥接接口连接它们,我们能够实现高度灵活的设计,避免类的爆炸性增长,并能够在运行时动态地切换抽象和实现的关系。桥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抽象和实现通过桥接接口进行连接,从而实现抽象和实现的解耦,使它们可以独立地变化。原创 2023-11-03 19:03:39 · 672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适配器模式的妙用:异构数据库和不同版本API的完美兼容!
在软件开发中,API的版本升级是一项常见的任务,但新版本的API往往会引入不兼容的变化,导致我们的代码无法直接升级。适配器模式是一个强大而灵活的工具,能够实现异构数据库和不同版本的API的兼容性。通过适配器模式,我们可以将API v1和API v2的不兼容接口转换为统一的ExternalAPI接口,使得我们的代码能够无缝地与这两个不同版本的API进行交互。今天我们主要以实际开发过程中的案例-两个异构数据库进行交互、不同版本的API进行集成,来详细讲解适配器的妙用,帮助我们加深对适配器设计模式的理解。原创 2023-11-01 15:16:17 · 642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适配器模式:代码的奇迹之桥,连接你的世界!
适配器模式通过引入一个适配器来实现这一目标,该适配器将不兼容的接口转换为客户端期望的接口。:有时候,适配器模式需要在适配器类中同时实现目标接口和适配者接口,以实现双向适配。在适配器类的方法中,将客户端的请求转发给适配者对象,并将适配者对象的响应进行适当的转换,以符合目标接口的要求。适配器类将客户端的请求转发给适配者类,并将适配者类的响应转换为客户端期望的形式。这时候,适配器模式就是你的超级英雄!适配器类(Adapter Class):将适配者接口转换为目标接口的类,它实现了目标接口,并持有一个适配者对象。原创 2023-11-01 14:49:17 · 363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原型模式进阶之原型管理器:集中管理对象原型的设计模式之道
默认情况下,克隆操作是浅克隆,即只复制基本类型的属性值,而引用类型的属性仍然指向相同的对象。原型管理器是一种有助于集中管理对象原型的设计模式,它能够提高对象创建的效率和代码的可维护性。同时,在处理深克隆和浅克隆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克隆方式,并在具体原型类中进行相应的处理。深克隆会复制引用类型属性所指向的对象,从而确保克隆对象和原对象的引用类型属性指向不同的对象。方法根据传入的类型(键),通过原型管理器获取对应的原型对象,并将其转换为产品对象。,它负责集中管理原型对象并提供克隆副本。原创 2023-10-29 16:51:05 · 635 阅读 · 0 评论 -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全面解析-原型模式(Prototype Pattern)详解:创造对象的奇妙之道
通过克隆现有对象来创建新对象,原型模式不仅避免了频繁的实例化过程,还提供了一种灵活且高效的对象创建机制。然而,原型模式的应用远不止于此。在下一篇博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更多原型模式的高级用法,包括使用原型管理器(Prototype Manager)来集中管理原型对象、结合其他设计模式的实践,以及如何处理深克隆和浅克隆的问题。a. 原型对象(Prototype):原型对象是我们希望克隆的对象,它包含了需要复制的属性和方法。通过创建原型汽车对象并克隆它们,我们可以获得新的汽车对象,并根据需要添加新的特性。原创 2023-10-29 16:34:01 · 479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