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s 各层的定义

PADS软件概述
       PADS
软件是MentorGraphics公司的电路原理图和PCB设计工具软件。目前该软件是国内从事电路设计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主要使用的电路设计软件之一,是PCB设计高端用户最常用的工具软件。

  Mentor Graphics公司的PADS Layout/Router环境作为业界主流的PCB设计平台,以其强大的交互式布局布线功能和易学易用等特点,在通信、半导体、消费电子、医疗电子等当前最活跃的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ADS Layout/ Router支持完整的PCB设计流程,涵盖了从原理图网表导入,规则驱动下的交互式布局布线,DRC/DFT/DFM校验与分析,直到最后的生产文件(Gerber)、装配文件及物料清单(BOM)输出等全方位的功能需求,确保
PCB工程师高效率地完成设计任务。
       PADS 各层的意义  
       PADS各层用途如下:

  --------TOP 顶层 - 用来走线和摆元器件

  --------BOTTOM 底层 - 用来走线和摆元器件

  --------LAYER-3至LAYER-20 一般层,不是电气层,可以用来扩展层电气层,也可以用来做一些标示,比如出gerber做阻抗线的指示

  --------solder mask top (阻焊层)顶层露铜层,就是没有绿油覆盖

这层可以分二种情况:当把铜皮放在助焊层时,做出来板子的效果是铜皮上面没有绿油覆盖。

  --------paste mask bottom (助焊层或锡膏层)底层钢网,你查下钢网就知道了

  --------paste mask top(助焊层或锡膏层)顶层钢网

  --------drill drawing 孔位层

    --------silkscreen top顶层丝印,丝印就是在电路板上面印标示的数据

  --------assembly drawing top顶层装配图

  --------solder mask bottom (助焊层)底层露铜

  --------silksceen bottom底层丝印

  -------assembly drawing bottom底层装配图

  --------LAYER-25 是插装的器件才有的,只是在出负片的时候才有用,一般只有当电源层定义为CAM Plane的时候geber文件才会出负片(split/Mixe也是出的正片),如果不加这一层,在出负片的时候这一层的管脚容易短路。 第25层包含了地电信息,主要指电层的焊盘要比正常的焊盘大20mil 左右的安全距离,保证金属化过孔之后,不会有信号与地电相连。这就需要每个焊盘都包含有第25层的信息。

<think>嗯,用户想了解PADS 9.5中的CAM平面。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PADS的功能。PADS是Mentor Graphics(现在属于Siemens)的PCB设计软件,CAM平面通常和制造相关。 CAM平面在PCB设计中可能指的是Gerber文件生成,或者是电源、地的处理。PADS中的平面可能涉及负片设计,比如用负片方式表示电源或地,这样在制造时铜箔会保留,而其他部分被蚀刻。需要确认CAM平面具体指什么,可能是制造输出时的设置。 然后,用户可能在使用PADS 9.5时遇到了CAM平面的配置问题,比如如何正确设置内电的负片,或者在生成Gerber时确保平面正确输出。需要分步骤说明如何设置平面,包括定义、分配网络、灌铜等操作。此外,可能要注意热焊盘和反焊盘的设计,确保连接可靠。 还要考虑用户可能的误区,比如混淆了正片和负片的使用场景,或者生成Gerber时没有正确选择类型,导致制造商误解。需要提醒用户检查Gerber文件,用CAM350之类的工具预览确认。 最后,总结CAM平面的作用和设置要点,确保用户能理解并正确应用。</think>好的,我将逐步介绍PADS 9.5中CAM平面的相关知识: 1. **基本定义** CAM平面CAM Plane)是PADS PCB设计中用于处理电源(Power Plane)和地(Ground Plane)的特殊负片类型,通过$$ e^{-j\omega t} $$这种负片显示方式表示铜箔保留区域。 2. **核心作用** - 减少数据量:负片显示仅需定义铜箔去除区域 - 自动连接:通过热焊盘(Thermal Relief)实现引脚与平面的连接 - 抗干扰设计:大面积铜箔可提供稳定的参考平面 3. **创建步骤** 1. 定义:进入Setup > Layer Definition 2. 设置平面类型: ```plaintext 类型选择CAM Plane 分配对应网络(如GND、VCC) ``` 3. 绘制平面区域:使用Copper Pour工具定义边界 4. **关键参数设置** - 热焊盘尺寸:建议比常规焊盘大$4-6\ mil$ - 隔离间距:保持$8-12\ mil$(根据板厂工艺调整) - 连接方式:优先选择十字连接(Relief Connect) 5. **验证方法** - 使用View > Nets查看平面网络分布 - 运行灌铜检查(Tools > Pour Manager > Flood) - 生成Gerber时需勾选"Embedded Apertures" 6. **常见问题解决** - **未连接引脚**:检查网络分配是否正确 - **DRC错误**:调整隔离间距参数 - **生产缺陷**:建议输出前用CAM350验证Gerber文件 建议在实际操作时配合使用动态铜箔(Dynamic Copper)更新功能,可通过快捷键Ctrl+Alt+F强制刷新平面连接状态。对于高速设计,还需注意平面分割时的信号回流路径连续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