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反向电动势与电流变化方向

电感反向电动势与电流变化方向
一般马达,继电器一类电感线圈需要并联一个反向续流二极管,防止电感产生的反向电动势损坏线圈。近来突发思考,在考虑如何彻底地理解这个反向电动势的产生及方向问题,期间查阅了相关资料,也有了新的一些理解,纠正了以前的误解。在此一并写出,作为总结。
一 如何理解电感的电压和电感的自感电动势
电路理论中提到的电感符号如下,给出了电压和电流的方向,
并给出了电压与电流的公式 u(t)=L di/dt, 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关联时,P>0则吸收能量,P<0则放出能量。
电感自感电动势,ε=-L di/dt。
现在如何理解电感电压和电感自感电动势公式不同的问题。实际上,电感电压的推导是根据法拉第电磁定律来的,也就是与电感电感电动势同出一辙,从本质上讲,电感的电压就是其自感电动势。那么为什么两者公式有正负号之差呢?因为自感电动势等同于电池,方向是从正极指向负极,与电流的方向相反。而电感电压公式首先就是假定电流和电压方向关联,即参考方向一致,这样一来,电感的公式就与电感自感电动势有一个负号之差了。但无论怎样,最核心的基础就是楞次定律,感应电动势的总是阻碍原电流的变化。
有人说,这样讲还是不太清楚。的确,从公式上去判断自感反向电动势的方向经常容易出错。下面让我们抛开公式,从楞次定律出发去理解性地判断电动势的方向。如图1,假定流过电感的电流I增大,那么根据楞次定律,产生的电感电动势要阻碍电流的增加,所以电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产生的电流和I相反,即从B到A,根据电池的特性,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为从A到B,即和电流的方向一致。电流减小时,感应电流方向从A到B,感应电动势方向从B到A,即VB>VA。推导就是这么简单。这样的结果与电感电压公式是一致的。
二 从能量的角度理解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再让我们从能量的观点来理解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当电流增大时,可知外部 电源输出功率有增大的趋势,又因电感有储能作用,此时电感有吸收能量的趋势,可以认为外部电压不变,吸收能量的结果就是减小电流,即阻碍电流的增加。这时电感相当于一个被充电的电池,其电动势为从A到B。实际上,电感这种“充电电池”作用是阻碍不了电流的增大,最终被“充电的电池能量”转换为磁场能(电流)了。当电流减小时或突然降为0时,那么电感的电池作用又显现了,磁能要转换为电能,这个电能就是电压(反向电动势),因为它有阻碍电流减小的趋势,它势必通过反向电动势(好比电池电压)来给外部电路供能量,否则它的能量怎么办?根据P=UI,如果I很小,则U很大,也就是说假如电路短路,电感电流突然变为0,则电感的感应电动势会非常大,其中能量也只能通过辐射消耗了。因为这时电感的电动势(电池)释放能量的趋势是维持电流的不变,所以感应电流的趋势是从A到B,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则是从B到A。
三 从磁的角度理解
电感两端的感应电势eL总是阻止电流的变化。当电流增大时,感应电势与电流方向相反;电流减小时,自感的感应电势与电流方向相同(图2-1所示)。总是试图维持电感电流不变,即试图维持线圈包围的磁通不变。本质上,电感阻止电流变化的特性就是阻止电感磁芯中磁通变化的特性
  • 7
    点赞
  • 4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