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这个公号「涩郎」,是我的一个备用号,为了防止万一哪天大号失联,平时一周我也会发三篇左右的我的思考,读书笔记,认知感悟等文章,带领大家一起探索精神与财务自由之路。
我们不管是在职场当中,还是在生活当中,经常会因为和别人的观点不一致而产生矛盾,比如:为了某一个观点谁对谁错而争吵的面红耳赤;为了分清楚到底谁是谁非争吵不已;甚至有时候为了今天这顿饭该做什么,怎么做都会唠叨不已。
不管是在职场上,还是在生活当中,大多数的负面情绪都是来自于这些小小的观点不对或者意见不合,并不是由于大事发生而导致的,相反,当遇到大事的时候,人们反而往往更容易统一意见,变得非常团结。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又该如何在职场和生活当中做到有效沟通,避免产生这些矛盾和争吵呢?我最近在读刘润老师的《底层逻辑》,然后又看了一些认知方法论方面的文章,我总结了一个可以让你避免产生太多矛盾,避免让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避免让自己生气的方法论。
可以让你妥妥的减少生气次数,让你的生活当中大大减少负面情绪。
三场四层原则
这个方法论我起名叫:三场四层原则。这个方法论里包含了:四个层面,三个立场。只要你搞清楚了四个层面,三立场之后,你的认知会大大提升,而且会很少和别人产生矛盾,甚至减少生气。
在刘润老师的书《底层逻辑》当中,刘润老师说,一个人的表述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事实和观点。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但是细究起来,还可以再细分,至少可以分为四种:事实(Fact)、观点(Opinion)、立场(Stand)和信仰(Belief)。
然后我将这四种表述称之为四个层面,你只要搞清楚这个人是在哪个层面说话,你就不容易与他人产生争吵了。
事实层面:这是独立于人的判断的客观存在;
观点层面:是人对事实的看法;
立场层面:被位置和利益影响的观点;
信仰层面:内部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
四个层面
事实,就是事实,它是独立于人的判断的客观存在,不管你同不同意,这个事实就摆在那里。
比如:今天温度是 30° ,这是事实。但是,你说:今天很热。这就是人的观点。对于东北人来讲,这个温度就是很热,对于海南人来讲,这个温度可能感觉很凉快。所以,当你用事实来说话的时候,是不容易产生争议的,但是,当你用观点来说话的时候,这时候,就容易产生不同的看法,当看法不同时,争议必然存在,矛盾就很容易发生。
你看,所谓的观点就是你对一个事实的看法。观点的产生及差异是由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所掌握的信息以及思维模式所决定的。
因为在东北人的思维模式当中,30° 是高温,而在海南人的思维模式当中,很常见这种温度,并不算太热。
立场层面呢?我们说了立场是被位置和利益影响的观点。你看看,海南人和东北人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所以,他们产生了不同的观点,这就是被位置所决定的,毕竟东北是经常下雪的地区,属于我们中国的最北方,而海南处于亚热带,在中国的最南方。位置不同,感受不同,观点就不同。
再举个例子:北方城市到了冬天就需要供暖,供暖是由供热公司负责的,按照供暖的要求是室温不能低于 18 ℃。可能供暖公司为了省钱,节约煤炭就按照最低标准供暖,户主回到家里一看室温 18.5 ℃,就会打电话质问供热公司,你们到底供暖了没有?怎么家里温度这么低,感觉很冷。供热公司的人员到户主家里一看,18.5 ℃,一看是达标的,他就会说:这不屋里挺热的啊?即使,他感觉 18.5 ℃ 确实温度不高,感受到了有点冷,他也不会承认冷的。
这就是立场不同产生的观点不同。户主认为我交钱了,你就应该供热到 25 ℃,很多小区都能达到这个温度,供热公司的人,由于位置和利益的原因就说:18.5 ℃ 挺热的,够用了。然后,就发生了争吵。
你看,即使同一件事实,由于立场不同,观点也不同。所以,当你跟别人产生争议的时候,看看是不是你们的立场是否不同?如果立场不同,你们谁也无法说服谁的,因为涉及到了利益。这时候,你应该想办法通过达到共赢的方式去解决。
关于信仰的问题,其实信仰是最不值得讨论的问题,因为信仰没有对错,比如:有人信仰佛教,有人信仰基督教,信仰佛教和信仰基督教的人,没必要产生争吵,这只是某人自发对某种思想或宗教或追求的信奉敬仰。跟你并不会产生利益的冲突和矛盾。信仰在自己的内在逻辑体系内是自洽的,不会考虑体系外的观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不要攻击别人的信仰。因为,第一,你不可能获胜;第二,你会失去这个朋友。
所以,我们在职场上,生活中与别人产生争议的时候,应该认真考虑清楚:他说的话是事实,还是观点,还是立场,还是信仰?反过来,我们也要时刻反省自己:我说的话、我的表述,是事实,是观点,是立场,还是信仰?当你想清楚这些的时候,你就不会轻易和别人争吵,产生矛盾了。
三个立场
反省是让一个人认知迭代重要的手段,那我们该如何建立一个反省的机制呢?其实,这里面就包含了「三个立场」,只要我们把这「三个立场」的关系搞明白,那么你就会很容易建立一个反省的机制,而且你会在沟通当中变得更高效,成为一个问题的解决者,而非争吵者。
第一个立场:物理立场。所谓的物理立场就是不可改变,我们人无法控制的一种立场,就是四个层面当中的事实,比如:物理立场往往包含着你不能控制和不能抗拒的东西,这种立场下,你会对你接触的事物抱有一种理所当然的、不去控制、没法改变的态度。
就像是石头是硬的,火可以烧伤人,水里有浮力,这都是物理现象,也是事实,这种现象是不可以改变,不可控的。物理立场就是:一是一,二是二,三是三。
第二个立场:设计立场。比如:设计师设计了一辆汽车,这个汽车总是特别容易坏,尤其是经常刹不住车。这时候,车是有问题的,但是我们不会说是车的问题,而这种问题其实本质上是设计师的问题,起初的设计可能就不合理,有缺陷,不规范导致的。
设计立场就是问题的根源在我,而不在你。
第三个立场:意向立场。所谓意向立场就是我们人天生有一种自己的意向,也就是「应该思维」,比如:我们就认为老师就必须好好教学生,学生应该尊重老师。这就是一种意向。如果老师没有好好教学生,我们就不会认为问题是学生,就会抱怨是老师的问题。
意向立场用一句话表示就是:你应该怎么样,如果你不怎么样,我会把问题的根源归结于你,而不是我。
生活当中,我们常常把这三个立场搞混。很多时候,我们出现错误反应或情绪出现动荡,可能就是因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采取了不恰当的立场。
举个例子:一个孩子什么时候最烦人?客观讲,他刚出生的时候最烦人,因为他有什么需求你也不清楚,他除了哭也不能干别的,一晚上他能醒十几次,拉屎拉尿…… 所有这些你从来没干过的事情,你就得去干。
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所有的父母都不觉得小孩那个时候最烦人 —— 因为父母对那时候的小孩是物理立场:孩子本来就是这样的,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等孩子再大一点儿,也有烦人的时候。比如有一天,小孩突然说了一句他自己都不懂的脏话,大人是不太会生气的,他们的第一反应是 “我是不是说过类似的话” 或者 “这孩子一定是接触了不该接触的人”。这个时候,父母采取的是设计立场 —— 问题出现,原因归结到自己,同时还想着如何去改变这种状况。
当孩子长大了,到了应该懂事的年纪,生活能自理,有什么需求也会直接说,很好沟通嘛,结果呢,你发现他是最烦人、最不好沟通的 —— 因为你的立场在他成长过程当中,逐渐从物理立场转到设计立场,现在又转到了意向立场,也就是一个潜台词出现了,“他应该怎么样”。意向立场的核心关键词就是 “应该怎么样”,如果孩子不是这样的,父母自然就会产生一种 “怨恨恼怒烦” 的状态。
当你的情绪处于 “怨恨恼怒烦” 的某一状态时,你可以提醒一下自己,“我现在是不是在滥用意向立场?” 这时,比较有效、简便的方法就是重新回到物理立场和设计立场,让你的心智能量重新回到认知状态。
换句话讲就是:当自己生气,情绪混乱的时候,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在滥用意向立场,在问题上,抛弃意向立场,分析一下物理立场和设计立场,物理立场不可改变,我们不去碰,没必要生这冤枉气,可以从设计立场的角度引导解决问题。
总结
所以,当你搞清楚四个层面和三个立场之间的关系,能改变的就去改变,不能改变的就不要去硬碰硬,没必要生冤枉气,要抛弃意向立场,这个世界不是围绕着你转的,不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要搞清楚对方是站在什么层面说话,毕竟,屁股决定脑袋,大多数观点矛盾的产生都是由于立场不同导致的,所以,我们应该思考如何通过设计立场去找到利益的平衡点。
当你分清楚了四个层面和三个立场之间的关系后,你会发现,很多问题都没必要生气。
划重点:
所谓的观点就是你对一个事实的看法。观点的产生及差异是由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所掌握的信息以及思维模式所决定的。立场是被位置和利益影响的观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不要攻击别人的信仰。因为,第一,你不可能获胜;第二,你会失去这个朋友。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我们一起探寻财富与精神自由之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