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的知识又忘了,怎么办?樊登老师曾讲过他上中学的时候经常被班上的女生“围攻”,说他没有努力过,凭什么学习成绩那么好。他的书都不好意思拿给别人看,因为书本比脸还干净,最多是在老师布置作业的地方打个勾。高三毕业时,全套“新书”可以留作纪念。
那为什么学习成绩还这么好呢?樊登老师道出了秘笈:“ 我不相信自己有什么天赋,但我特别爱考试,没有测验的时候,我就和同学互相出题考着玩。每次大考之前,我不会一遍一遍地看书、看笔记,而是拿出一张大纸,靠自己的回忆把这学期学习的公式、重点、单词、生字、诗词都默写一遍。每门课用一张纸。遇到想不起来的,就使劲想一会儿。最后才查书,补充完善这学期的知识图谱。这样一来,上考场的时候就不会遇到特别意外的题目了。我忘记了这个方法是我自己发明的,还是我爸爸教给我的,总之有效。直到今天,我讲每一本书也只是看一遍,我就不不管了,等半个月后我要准备讲的时候再拿出一张白纸画脑图……”
由此可见,知识存入的时候越吃力、提取的时候就越容易,记的时候越容易、 提取的时候越困难,主动思考和练习才能将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不动脑子的学习几乎收效甚微。
《学习之道》中讲到:一切学习都是在连接神经元,当你学习新知识时神经元之间就会创建新的连接,当你主动思考或练习时就会有信号通过神经元链条传递,将链条变得更加健壮通畅,提取知识的时候就越容易。
平时我阅读时看到好的知识点时,如果只是划线或者将句子摘抄下来而不去用自己的话阐述下来,那么很快就会忘记,如果加以思考尝试用自己的话表述下来那么就会记得更牢固,提取的时候也会更容易。
只有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才会发生好的改变,否则我们依旧困守于过往的认知框架,难以有效应对日新月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