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耦合
将放大电路前级的输出信号通过变压器接到后级的输入端或负载电阻上,称为变压器耦合。图1.(a)所示为变压器耦合共射放大电路,R既可以是实际的负载电阻,也可以代表后级放大电路,图1.(b)是它的交流等效电路。
由于变压器耦合电路的前后级靠磁路耦合,所以与阻容耦合电路一样,它的各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相互独立,便于分析、设计和调试。而它的低频特性差,不能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且笨重,更不能集成化。与前两种合方式相比,其最大特点是可以实现阻抗变换,因而在分立元件功率放大电路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实际系统中,负载电阻的数值往往很小。例如扩音系统中的扬声器,其阻值一般为3Ω、4Ω、8Ω和16Ω等几种。把它们接到直接合或阻容合的任何一种放大电路的输出端,都将使其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变得很小,从而使负载上无法获得大功率。采用变压器耦合时,若忽略变压器自身的损耗,则原边损耗的功率 等 于副边负载电阻左运)所获得的功率,即
P
1
=
P
2
{P\tiny 1}={P\tiny 2}
P1=P2。设原边电流为
I
1
(
I
C
)
{I\tiny 1}({I\tiny C})
I1(IC),副边电流为
I
2
I\tiny 2
I2,将负载折合到原边的等效电阻为
R
′
L
R'\tiny L
R′L,如图2.所示,则片
I
1
2
R
′
L
=
I
2
2
R
L
{I\tiny 1}^2{R'\tiny L}={I\tiny 2}^2{R\tiny L}
I12R′L=I22RL,即
R
′
L
=
(
I
2
I
1
)
2
R
L
{R'\tiny L}=(\frac{I\tiny 2}{I\tiny 1})^2{R\tiny L}
R′L=(I1I2)2RL
因为变压器副边电流与原边电流之比等于原边线圈匝数
N
1
N\tiny 1
N1与副边线圈匝数
N
2
N\tiny 2
N2之比,所以
R
′
L
=
(
N
1
N
2
)
2
R
L
{R'\tiny L}=(\frac{N\tiny 1}{N\tiny 2})^2{R\tiny L}
R′L=(N2N1)2RL
对于图1.所示电路,可得电压放大倍数
A
˙
u
=
−
β
R
′
L
r
b
e
[
R
′
L
=
(
N
1
N
2
)
2
R
L
]
{\.A\tiny u}=-\frac{\beta R'\tiny L}{\large r\tiny be}\ \ \ \ \ \ \ \ \ \ \ \ \ \ \ [{R'\tiny L}=(\frac{N\tiny 1}{N\tiny 2})^2{R\tiny L}]
A˙u=−rbeβR′L [R′L=(N2N1)2RL]
根据所需的电压放大倍数,可以选择合适的匝数比,使负载电阻上获得足够大的电压。并且当匹配得当时,负载可以获得足够大的功率。在集成功率放大电路产生之前,几乎所有的功率放大电路都采用变压器耦合的形式。而目前,只有在集成功率放大电路无法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如需要输出特大功率,或实现高频功率放大时,才考虑用分立元件构成变压器合放大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