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获取完整论文报告(含完整梯形图程序+指令表+无水印流程图等)
第一章 引言
1.1明确设计内容和要求
1.病床呼叫系统控制要求
① 共有6个病房,每间病房4个床位。每一病床床头均有紧急呼叫按钮及重置按钮,以利病人不适时紧急呼叫;
② 设每一层楼有一护士站,每一护士站均有该层楼病人紧急呼叫与处
理完毕的重置按钮;
③ 每一病床床头均有一紧急指示灯,一旦病人按下紧急呼叫按钮且未
在5s内按下重置按钮时,该病床床头紧急指示灯动作且病房门口紧急指示灯闪烁,同时同楼层的护士站显示病房紧急呼叫并闪烁指示灯;
④ 在护士站的病房紧急呼叫中心,每一病房都有编号,用指示灯显示
哪一病房先按下病人紧急呼叫按钮,并要具有优先级判别的能力;
⑤ 一旦护士看见护士站紧急呼叫闪烁灯后,须先按下护士处理按钮以取消闪烁情况,再依病房紧急呼叫顺序处理病房紧急事故,若事故处理妥当后,病房紧急闪烁指示灯和病床上的紧急指示灯方灯被重置。
1.2阐述总体设计思路
通过对病床呼叫系统的PLC控制的设计任务和控制要求进行分析,可以初步得出设计方案:该病床呼叫系统由从机、主机等两部分组成。从机( 呼叫源) 即病床按钮,主机包括PLC 及指示灯报警系统。呼叫源每张病床配备一个, 呼叫源一般放在病床床头。患者有呼叫请求时, 按下手持式按钮向护士站呼叫。主机中PLC 工作方式为循环扫描方式, 在系统程序控制下,PLC 顺序读入输入端口各呼叫源的状态, 并且不断地循环扫描。一旦有呼叫按钮按下且未在5秒内按下重置按钮, PLC 立即响应, 通过设置的程序实现对系统的控制:点亮床头指示灯和护士站报警指示灯,并通过报警指示灯指出病房号;同时,病房门口报警指示灯也被点亮。并通过互锁实现优先级别判断的能力(即只有在护士处理完首先呼叫的病床后进行按钮置位后,其他病床方可继续呼叫,以实现优先级)。主机监控系统响应后,将出现相应的光报警指示,以便提示医护人员尽快赶到现场。此外,系统采用主从结构形式后, 主机中的PLC 还可以通过网线与计算机相接,将多个护士站联网构成病房监护管理中心。
因此初步选定如下装置:启动/复位开关48个(病床42个、护士站6个)、指示灯36个(病床24个、病房门口6个、护士站6个),并带有计时功能;设计要求PLC控制器为48入/36出,可以选用SIMATIC-S7-200系列的CPU226、三个EM221、两个EM222一个EM223扩展模块。通过互锁实现优先级别判断的能力。
第二章 PLC控制器的选择
SIMATIC S7-200系列是西门子公司的可编程控制器,这一系列产品可以满足多种多样的自动化控制要求,由于具有紧凑的设计、良好的扩展性、低廉的价格以及强大的指令,使得S7-200 PLC可以满足小规模的控制要求。此外,丰富的CPU类型和电压等级使其在解决用户的工业自动化问题时,具有很强的是适用性。
1台S7-200 PLC包括一个单独的S7-200 CPU,或者带有各种各样的可选扩展模块。S7-200 CPU模块包括一个中央处理单元(CPU)、电源以及数字量I/O点,这些都被集成在一个紧凑、独立的设备中。CPU负责执行程序和存储数据,以便对工业自动化控制任务或过程进行控制;输入和输出是系统的控制点:输入部分从现场设备中采集信号,输出部分则控制泵、电机、以及控也过程中的其他设备;电源向CPU 及其所连接的任何设备提供电力;通讯端口允许将S7-200 CPU同编程器或其他一些设备连起来;状态信号灯显示了CPU 的工作模式(运行或停止),本机I/O的当前状态,以及检查出来的系统错误;通过扩展模块可提供其通讯性能;通过扩展模块可增加CPU的I/O点数(CPU 221不扩展);一些CPU有内置的实时时钟,或添加实时时钟卡;EEPROM卡可以存储CPU程序,也可以将一个CPU中的程序送到另一个CPU中;通过可选的插入式电池盒可延长RAM中的数据存储时间;最大I/O配置。
通过对病床呼叫系统的PLC控制的设计任务和控制要求进行分析,确定的设计方案要求PLC控制器为48入/36出,考虑到要留有一些可扩展的单元,故可以选用SIMATIC-S7-200系列的CPU226、三个EM221、两个EM222一个EM223扩展模块。
第三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
3.1 I/O分配表(完整表详见文末获取)
(完整表详见文末获取)
3.2 I/O接线图设计(完整接线图详见文末获取)
(完整接线图详见文末获取)
3.3 程序流程图
3.4 梯形图设计(完整梯形图详见文末获取)
(完整梯形图详见文末获取)
3.5 指令表(完整指令表详见文末获取)
Network 1
LD I0.1
O M0.1
AN I0.0
= M0.1
TON T37, 50
Network 2
LD T37
= Q0.0
Network 3
LD I0.3
O M0.2
AN I0.2
= M0.2
TON T38, 50
Network 4
LD T38
= Q0.1
Network 5
LD I0.5
O M0.3
AN I0.4
= M0.3
TON T39, 50
Network 6
LD T39
= Q0.2
Network 7
LD I0.7
O M0.4
AN I0.6
= M0.4
TON T39, 50
Network 8
LD T39
= Q0.3
Network 9
LD T37
O T38
O T39
O T40
A SM0.5
= Q0.4
Network 10
LD T37
O T38
O T39
O T40
A SM0.5
AN M0.0
AN Q1.5
AN Q2.5
AN Q3.5
AN Q4.5
AN Q5.5
= Q0.5
(完整指令表详见文末获取)
3.6程序调试方式及过程说明
运用STEP 7-MicroWIN V3.1(西门子S7-200编程软件)编写的梯形图程序,并注意选择对应的PLC型号(CPU224)。编译无错误后使用引出命令将梯形图程序存成后缀为.awl格式的可执行程序文件并保存在你设定的文件夹中(如bchjxt.awl)。
打开西门子s7-200仿真程序汉化版,输入密码,设定PLC的CPU型号为CPU224,打开“程序”使用“装载程序”命令将bchjxt.awl程序文件载入仿真程序软件中,点击命令“切换到运行状态”,打开“查看“使用”内存监视“命令输入你所要观察的输入输出的位。
通过对仿真程序中指示灯的运行状态的观察来检验程序是否准确,并对错误部分进行修改,完成程序。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可以配合秒表,手表等器材大概的估计时间的准确性,并实时的对错误的程序段进行标记,以方便后面的修正工作。最好有两个人分工协作对程序校验,以免一个人分心做不同的事而造成不必要的错误。
设计总结
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花了一个多星期时间的努力下,终于把这次的课程设计顺利完成了。这次病床呼叫系统的设计是在我们学完《PLC原理与实践》理论课程后,进行的一项可编程控制器相关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
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加深了对PLC理论知识、梯形图、指令表、外部接线图的理解;学会了西门子编程软件及PLC控制仿真软件的使用,在不断的调试各自的程序中,发现了很多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研究解决。在课程设计之初,刚拿到课题和任务书的我感到无从下手,后来经过自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复习及查阅相关资料,同时得到了老师的细心指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才较顺利的完成了此次的课程设计。
总的来说,这次关于病床呼叫系统的课程设计整个过程自己收获较大。通过本次课程设计,首先我不仅复习、巩固和验证了自己所学的PLC相关理论知识,而且也初步培养了自己在PLC相关课程设计的基本操作技能与设计能力以及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其次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让自己清楚认识到前期自己所学的知识没理解、掌握的还不是非常牢固,警示了自己今后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再者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的和老师、同学交流、探讨问题,共同学习,相互帮助;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学会了较基本的设计思路及设计理念,更好的培养了自己认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思索问题全面性等能力以及对待事情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