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 法(频率测量法,适合高速测量)
该方法是在一个固定的定时时间内(以s为单位),统计这段时间内编码器脉冲数来计算速度值。假设编码器单圈总脉冲数为C,在时间T0 内,统计到的编码器脉冲数为M0,则转速n(以rpm为单位)的计算公式为:
n=60*M0/(C*T0)
公式中的编码器单圈总脉冲数C和定时时间T0 是常数,所以转速n 与M0 成正比。这就使得在高速测量时M0变大,可以获得较好的测量精度和平稳性,但是如果速度很低,低到每个T0 内只有少数几个脉冲,此时算出的速度误差就会比较大,并且很不稳定。
2.T 法(周期测量法,适合低速测量)
该方法是建立一个已知频率的高频脉冲F0并对其计数,计数时间由捕获到的编码器相邻两个脉冲的间隔时间TE 决定,计数值为M1。假设编码器单圈总脉冲数为C,高频脉冲的频率为F0,则转速n(以rpm为单位) 的计算公式为:
n=60/(C*TE)=60*F0/(C*M1)
公式中的编码器单圈总脉冲数C 和高频脉冲频率F0 是常数,所以转速n 跟M1 成反比。从公式可以看出,在电机高转速的时候,编码器脉冲间隔时间TE 很小,使得测量周期内的高频脉冲计
数值M1 也变得很少,导致测量误差变大,而在低转速时,TE 足够大,测量周期内的M1 也足够
多,所以T 法和M 法刚好相反,更适合测量低速。
3.M/T 法(综合了M 法和T 法各自的优势)
该方法综合了M 法和T 法各自的优势,既测量编码器脉冲数又测量一定时间内的高频脉冲数。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内,计数编码器脉冲数M0,并计数一个已知频率为F0 的高频脉冲,计数值为M1,计算速度值。假设编码器单圈总脉冲数为C,则转速n (以rpm为单位)的计算公式为:
n=60*F0*M0/(C*M1)
由于M/T 法公式中的F0 和C 是常数,所以转速n 就只受M0 和M1 的影响。电机高速时,M0 增大,M1 减小,相当于M 法,低速时,M1 增大,M0 减小,相当于T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