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基础》自学笔记--第2章

· 移动无线信道的主要特征:信道强度关于时间、频率的变化(时间衰落与频率衰落

· 衰落类型:

  • 大尺度衰落:由路径损耗、阴影衰落造成。当移动台运动的距离与小区尺寸相当时,就会出现 大尺度衰落,且通常与频率无关
  • 小尺度衰落:由多径效应造成。空间尺度与载波波长相当时,出现小尺度衰落,故与频率有关


2.1   无线信道的物理建模

2.1.1.自由空间、固定的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 线性时不变信道

        远场 u=(r,θ,φ)处,

                                      \large Er\left ( f,t,u\right )=\Re \left [H\left ( f \right ) e^{j2\pi ft{}} \right ]

                         其中,    \large H\left ( f \right ):=\frac{\alpha \left ( \theta , \varphi ,f \right )e^{-j2\pi fr/c}}{r}      ,

                        式中  \large \alpha \left ( \theta ,\varphi ,f \right ) 为发射、接收天线方向图之积。

2. 自由空间、接收天线运动: 非 LTI 信道

        结论1:频率为 f 的信号被转换为频率为 f(1-v/c) 的正弦信号  —— 多普勒频移 -fv/c

        结论2:如忽略上式分母的时变衰减,则可用 f - fv/c 代替 f 代入信道系统函数

3. 反射墙、固定天线:相干叠加

 同频电波叠加,相位差  

当该相位差为2π的整数倍时,发生相长叠加;当其为π的奇数倍时,发生相消叠加。

  • 定义从波峰到波谷的距离   \large \Delta x_{c} := \frac{\lambda }{4}   为相干距离,当距离远小于相干距离时,特定时刻的接收信号变化并不明显。
  • 定义两条信号路径的传播时延之差   \large T_{d} := \frac{2d-r}{c}-\frac{r}{c}  为时延扩展

4. 反射墙、接收天线运动:多径衰落

  • 当天线经过两个电波产生的相长叠加和相消叠加的区域时,接收信号的强度会增大和减小。——多径衰落
  • 从波峰到波谷所经历的时间,即衰落出现的时间尺度,定义为信道的相干时间\large T_{c} := \frac{c}{4fv}

  •  多普勒扩展    \large D_{s} := D_{2}-D_{1}  ,上式中,\large D_{1} := -\frac{fv}{c}  ,\large D_{2} := +\frac{fv}{c}

        多普勒扩展决定了穿过干扰方向图的速率,与信道的相干时间成反比。

5. 地平面反射

        大尺度衰落中,接收功率按如下规律随距离 r 减小:

  •        自由空间:\large \frac{1}{r^{2}}       
  •       地平面反射:\large \frac{1}{r^{4}}

由于阴影衰落和散射效应的影响,衰减速度在远区更快,可达到指数衰减。


2.2  无线信道的输入/输出模型

2.2.1 无线多径信道的线性时变系统

连续时间带通信道:    \large y(t)=\sum_{i}^{\, }a_{i}(t)x(t-\tau _{i}(t))

式中,衰减 \large a_{i}(t) 和时延 \large \tau _{i}(t) 通常是频率的慢变函数,其波动由路径长度和天线增益引起。

  • 不同的路径存在不同的时延,总的信道响应仍随频率变化。

2.2.2  基带等效模型:线性时变系统

  • 实带限信号s(t)的复基带等效信号,其傅里叶变换为:

\large S_{b}(f) = \begin{cases} & \sqrt{2} S(f+f_{c}), \, \; { if \: } f+f_{c}> 0 \\ & \0\; \; \; \; \; \; \; \; \; \; \; \; \; \; \; \; ,\; { if \: } f+f_{c}< 0 \end{cases}

   有:\large \sqrt{2}S(f)=S_{b}(f-f_{c})+S_{b}^{*}(-f-f_{c})

  •   取IFT变换并展开上式,可得到实基带信号的同相分量、正交分量分解:\tiny s(t)=\frac{1}{\sqrt{2}}[s_{b}(t)e^{j2\pi f_{c}t}+s_{b}^{*}(t)e^{-j2\pi f_{c}t}]=\sqrt{2}(\Re[s_{b}(t)\cos(2\pi f_{c})]-\Im[s_{b}(t)\sin(2\pi f_{c})]) =\sqrt{2}\Re [s_{b}(t)e^{j2\pi f_{c}t}]

        据此,可实现下图所示的正交幅度调制(QAM),并通过连续时间复基带信道传输:

  • 连续时间复基带信道: \large y_{b}(t)=\sum_{i}^{\, }a_{i}(t)e^{-j2\pi f_{c}\tau _{i}(t)}x_{b}(t-\tau _{i}(t))

       解释:基带输出为各路径基带输入的时延副本之和。其中幅度衰减变化缓慢,通常间隔几秒钟甚至更久才发生重大变化;当路径时延变化 \tiny \frac{1}{4f_{c}} 时,相位改变\tiny \pi /2,对单面反射墙实例而言,这一时间约为5ms。

2.2.3  离散时间基带模型

由惠特克-香农插值公式:\tiny x_{b}(t)=\sum_{n}^{\, }x[n]sinc(Wt-n)

式中,输入波形带宽限制为W,基带W/2.

  • 意义:带限在W/2之内的任何波形都可以按照正交基 {{sinc(Wt-n)}_{n}}展开,其系数由n/W处的样本值确定。
  • AWGN下的离散时间复基带信道:\large y[m]=\sum_{\iota }^{\, }h_{\iota }[m]x[m-\iota ]+w[m]

第 \large \iota 个抽头为时延位于区间  \large [\iota /W-1/(2W),\iota /W+1/(2W)] 内的物理路径的总和,可以解释为低通滤波基带信道响应与sinc(Wτ)卷积的第(ι/W)个样本。


  • 在通信系统中,采样运算可解释为调制与解调。下图用复码元x[m]调制sinc脉冲,再进行上变频;在时刻m/W对接收机LPF输出信号进行采样,实际常用升余弦脉冲取代sinc脉冲。

  •  自由度:一秒钟的连续时间信号x(t)对应于W个离散码元x[m](每秒钟有W个样本),称带限连续时间信号每秒钟有W个自由度。
  • 带宽为W的连续时间信号可以用每秒钟W个复维数表示。
  • 定义信道的自由度为接收信号空间的维数。

2.2.4 加性白噪声

  • 连续时间WGN可以看成无限维的白随机矢量。
  • 离散时间噪声过程{w[m]}关于时间的白的,即相互独立的;并且实部虚部分量都是方差为N0/2的独立同分布的高斯随机变量。
  • AWGN的假设实质上意味着,主要的噪声源来自接收机。


2.3 时间相干与频率相干:表明信道随时间/频率变化的快慢

2.3.1 多普勒频移与相干时间

  •      由     \tiny h_{\iota }[m]=\sum_{i}^{\, }a_{i}^{b}(m/W)sinc[\iota -\tau _{i}(m/W)W]=\sum_{i}^{\, }a_{i}(m/W)e^{-j2\pi f_{c}\tau _{i}(m/W)}sinc[\iota -\tau _{i}(m/W)W]

    其中,a_{i}的重大变化以几秒钟甚至更长为周期;第i条路径相位的重大变化以1/(4D_{i})的间隔出现.

——时间选择性衰落

    结论:路径从一个抽头转向下一个抽头消耗的时间>>其相位发生重大变化间隔的时间。

    式中,\tau _{i}(t) 的时间波动引起sinc项的变化与带宽成比例;相位变化则常常与载频成比例。

  • 定义多普勒频移:   D_{s} := max \, f_{c}\, |{\tau _{i}}'(t)-{\tau _{j}}'(t)|
  • T_{c}\propto \frac{1}{D_{s}}   , 相干时间是多普勒频移在时域上的表示。
  • 在快衰落信道中,能够通过多次信道衰落发射编码码元;而慢衰落信道中不能。

2.3.2 时延扩展与相干带宽

  • 定义多径时延扩展:T_{d} := max\left | \tau_{i}(t)-\tau_{j}(t) \right |
  • 随着小区利用率的提高,小区覆盖范围减小,T_{d} 也减小。
  • 由于sinc函数的慢衰减特性,旧式蜂窝信道用四到五个信道滤波器抽头就可以表示了。而UWB通信(频率3.1GHz-10.6GHz)信道抽头数多达几百个。
  • 信道滤波器抽头:可以用FIR滤波器的抽头概念来理解。接收机通过发射波形和接收波形估计信道滤波器抽头值。
  • 时刻 t 的频率响应为     H(f;t)=\sum_{i}^{\, }a_{i}(t)e^{-j2\pi f\tau _{i}(t) }  ,对多径而言存在差分相位

      2\pi f(\tau _{i}(t)-\tau _{k}(t)) , 该差分相位会导致频率选择性衰落

  • W_{c} \propto \frac{1}{T_{d}}
  • 当输入带宽<< W_{c} 时,称信道为平坦衰落信道,此时    T_{d}<<\frac{1}{W} ,利用单个信道滤波器抽头即可表示信道。当输入带宽>> W_{c} 时,称信道为频率选择性信道,必须用多个抽头予以表示。

注意:频率选择性衰落不是信道本身的特性,而是带宽W与时延扩展T_{d}之间的关系。

2.4 无线信道的统计模型

  • 采用信道抽头值的概率模型获得信道在某些条件下的特征
  • AWGN模型仅仅在相当小的频带内有效
  • 瑞利信道
  • 莱斯信道
  • 抽头增益自相关函数:R_{\iota }[n] := E\left \{ h_{\iota }^{*}[m] h_{\iota }^{*}[m+n]\right \}   广义平稳随机序列  考察信道波动的速率

  

  • 2
    点赞
  • 1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