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 介绍
本文章将从“信道冲激响应”的角度解释为什么MIMO信道具有稀疏性,公式较多,需要了解以下先验知识:
信道相干带宽:表征多径信道特性的一个参数,是指某一特定的频率范围,在该范围内的任意两个频率分量都具有很强的幅度相关性,即在相干带宽范围内,多径信道具有恒定的增益和线性相位。
传输信号带宽:实际传输信号的频率范围
带宽:单位为Hz,通常是指信息传输通道允许传递的信号的频率范围
宽带:就是传输率。可以把传输率理解为通信(上网)速度,也就是每秒能传输的信息量,比如200kb/s。
平坦衰落:一个信道中,发射码元信号的时延扩展远小于一个码元周期。
频率选择性衰落:主要是由于多径效应,信号经过不同的路径传播,到达接收端时会经历不同的衰落,引起信道对不同频率分量的影响不同。
信道冲击响应:包含所有具有多径时延的簇的信道系数计算表达式,可以理解为是对该信道的一个宏观上的说明
基带:Baseband 信源(信息源,也称发射端)发出的没有经过调制(进行频谱搬移和变换)的原始电信号所固有的频带(频率带宽),称为基本频带,简称基带。
射频:又称无线电频率、无线射频、高周波,为在3kHz至300 GHz这个范围内的震荡频率,这个频率相当于无线电波的频率,以及携带着无线电信号的交流电的频率。
二. 多径传输与最大传输时延
2. 1多径传输
电磁波从发射机出来经过多个物体的反射从不同的路径到达接收机就是多径现象。不同的路径传播的距离不同,到达接收机的时间就有先后。因此,发送一个电磁波波形,不同的路径信号会有不同的衰减、相移、到达时间,接收机会接受到一系列不同的电磁波信号。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接收机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环境也是在变的,所以多径效应是随时间变化的。在网络安全等领域,该概念经常出现。
2.2 最大传输时延
传播时延,指信号在无线链路上传播数据所需要的时间。
假设路由器A到路由器B的传播时延为t,A到B之间的链路长度为L,数据包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为v,则t=L/v。通常传播时延都是在毫秒级的。
三. 基带带宽是信号带宽的一半
基带信号功率谱密度如下图,信号带宽fs,保证无码间串扰只要理想信道特性满足一半的带宽1/2fs。
这种现象也可以说频带利用率为2。
四. 抽头数与采样点
4.1 抽头数
抽头的英文通常为tap,该概念和通信电子线路里提到的抽头是不一样的。
将多径衰落信道建模为一个抽头滤波器,抽头系数是由带滤波器响应的多径衰落系数在对应抽头位置叠加的结果。
4.2 采样点
发送端有基带成型,接收端有匹配滤波的过程。一个符号相当于就采了一个点
五. MIMO信道的稀疏性
在宽带通信系统中,信道相干宽度通常小于传输信号带宽,无线信道呈现频率选择性衰落,其信道冲激响应可以表示为:
其中,表示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总的传播路径数,
表示第p条信号路径在时刻t的路径增益,
是第p条信号路径在时刻t的传输时延。假设在时刻t,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最大传播时延为
,则可得:
信道系数可以由多径时延和路径增益来描述。
在实际的通信过程中,一般在基带完成信号的编码、译码、调制、解调等操作,接收机也是将射频信号下变频至基带之后再对信号做进一步的处理。由此,基带等效冲击响应为:
其中,是通信系统的载波频率。实际通信系统都被分配有限的通信带宽,假设系统在带宽为W的通带内实现通信:
则系统的基带等效带宽为W/2,以下周期进行采样:
信道冲激响应的离散时间基带模型为:
其中,表示时刻m的信道冲击响应的第l个采样点,即第l个信道滤波器抽头。在时刻m时的信道抽头数由最大传播时延
和信道采样周期
决定,信道的最大抽头数为:
L被称之为“信道长度”,在时刻m时的信道冲激响应可表示为:
表示第信道的第l个抽头。每个抽头都是由
个sinc函数叠加产生的。受到sinc函数衰减特性的影响,如果第p条路径的时延落在窗口如下
则第p条路径对第l个抽头的贡献值比较大,第l个抽头的幅度值就比较大。如果在时间窗口 内没有传播路径到达,则第l个抽头的幅度值趋近于零。
在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尽管信道的抽头数L非常大,但大部分抽头的幅度值都趋于零或可以忽略不计,即信道冲激响应中具有较大幅度值的抽头数远远小于信道长度L,因此宽带信道具有时延稀疏性,如下图:
抽头幅值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只有在部分抽头数下,才会出现对应的非零幅值。
小结
MIMO 无线信道中有两个空间分集,分别为接收分集技术和发射分集技术。
接收分集技术
接收分集是指在接收端使用比发射端更多的天线,即 M>N。当 N=1 时,可看成是 SIMO技术。最简单的接收分集如下图,包含 2 个接收天线和 1 个发射天线(SIMO,1x2):
因为不需要特殊的编码方式,因此比较容易实现。在接收端只需 2 个射频通路。同时由于存在不同的传输路径,接收端可以观察到两个不同的衰落信号。在接收端使用适当的方法,可以增加接收端的信噪比。常用的方法包括开关选择分集和最大比例合并。选择开关分集总是使用较强的信号,而最大比例合并,是使用两个信号之和。
发射分集技术
如果发射天线数目比接收数目多,即 M<N,称之为发射分集。当 M=1 时,可看成 MISO技术。最简单的发射分集形式是用 2 个发射天线和 1 个接收天线(MISO,2*1),具体如下图:
在上图所示的 MISO 系统中,两个天线发送相应的数据内容。为了增强信号的抗衰落能力和提高信道容量,这种系统通常采用空时编码技术。空时编码综合考虑分集、编码和调制,它的最大特点是将编码技术和天线阵技术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空分多址,提高了系统的抗衰落性能,且能通过发射分集和接收分集提供高速率、高质量的数据传输。与不使用空时编码的编码系统相比,空时编码可以在不牺牲带宽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编码增益,进而提高了抗干扰和抗噪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