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程序的内存模型

代码区: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由操作系统进行管理

全局区:存放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以及常量

栈区: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

堆区:由程序员分配和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由操作系统回收

在程序编译后,生成了exe可执行程序,未执行改程序前分为两个区,一个是代码区一个是全局区

1.代码区

写的所有代码都在代码区,全是2进制数。程序运行前分配的区域。、

1.存放CPU执行的机器指令

2.代码区是共享的,共享的目的是对于频繁执行的程序,只需在内存中有一份即可

3.代码区是只读的,使其只读的原因是防止程序意外的修改了他的指令

2.全局区

程序允许前就有了全局区

1.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存放于此。

2.全局区还包含了常量区,字符串常量和其他常量(const修饰的变量)也存放于此。

3.改区域的数据在程序结束后由操作系统释放。

代码一

验证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不在同一个地方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全局变量
int c = 10;
int d = 20;

int main()
{
	int a = 10; //局部变量 在函数体里面的都是局部变量
	int b = 10;

	cout << "局部变量a的地址" << &a << endl;
	cout << "局部变量b的地址" << &b << endl;

	cout << "全局变量c的地址" << &c << endl;
	cout << "全局变量d的地址" << &d << 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演示结果如下

代码二

验证全局变量与静态变量是否都在全局区

代码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全局变量
int c = 10;
int d = 20;

int main()
{
	int a = 10;         //局部变量 在函数体里面的都是局部变量
	int b = 10;
	static int e = 10;  // 在普通变量前加static就变成静态变量
	static int f = 10;  // 在普通变量前加static就变成静态变量
	cout << "局部变量a的地址" << &a << endl;
	cout << "局部变量b的地址" << &b << endl;

	cout << "全局变量c的地址" << &c << endl;
	cout << "全局变量d的地址" << &d << endl;

	cout << "全局变量e的地址" << &e << endl;
	cout << "全局变量f的地址" << &f << 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演示结果如下

 

结果显示全局变量与静态变量在同一个区都在全局区

代码三

由于常量分为字符串常量const修饰的常量因此我们分开来说

验证字符串常量是否与静态变量和全局变量一样都在全局区里面。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全局变量
int c = 10;
int d = 20;
//  const修饰的全局变量
const int g = 10;
const int h = 20;
 // 常量 字符串常量“ABCHG”
 //       const 修饰的常量  const修饰的全局变量  const修饰的局部变量
int main()
{
	int a = 10;         //局部变量 在函数体里面的都是局部变量
	int b = 10;
	static int e = 10;  // 在普通变量前加static就变成静态变量
	static int f = 10;  // 在普通变量前加static就变成静态变量

	cout << "局部变量a的地址" << &a << endl;
	cout << "局部变量b的地址" << &b << endl;

	cout << "全局变量c的地址" << &c << endl;
	cout << "全局变量d的地址" << &d << endl;

	cout << "静态变量e的地址" << &e << endl;
	cout << "静态变量f的地址" << &f << endl;

	cout << "字符串常量的地址" << &("hello world") << endl;

	// cout << " const修饰的全局变量g的地址" << &g << endl;
	// cout << " const修饰的全局变量h的地址" << &h << 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结果展示

我们发现字符串常量与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都在全局区

 代码四

验证const修饰的变量是否在全局区

const修饰全局变量,const修饰局部变量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全局变量
int c = 10;
int d = 20;
//  const修饰的全局变量
const int g = 10;
const int h = 20;
 // 常量 字符串常量“ABCHG”
 //       const 修饰的常量  const修饰的全局变量  const修饰的局部变量
int main()
{
	int a = 10;         //局部变量 在函数体里面的都是局部变量
	int b = 10;
	static int e = 10;  // 在普通变量前加static就变成静态变量
	static int f = 10;  // 在普通变量前加static就变成静态变量

	const int k = 10;  // const修饰的局部变量
	const int r = 10;  // const修饰的局部变量

	cout << "局部变量a的地址" << &a << endl;
	cout << "局部变量b的地址" << &b << endl;

	cout << "全局变量c的地址" << &c << endl;
	cout << "全局变量d的地址" << &d << endl;

	cout << "静态变量e的地址" << &e << endl;
	cout << "静态变量f的地址" << &f << endl;

	cout << "字符串常量的地址" << &("hello world") << endl;

	 cout << " const修饰的全局变量g的地址" << &g << endl;
	 cout << " const修饰的全局变量h的地址" << &h << endl;

	 cout << " const修饰的局部变量k的地址" << &k << endl;
	 cout << " const修饰的局部变量r的地址" << &r << 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结果如下 

我们发现const修饰的全局变量与字符串常量,静态变量,全局变量都离得很近(都是002B开头)因此他们都在全局区。而const修饰的局部变量和普通的局部变量都没在全局区。

局部变量与局部常量在一起存放栈区。

结论:全局变量,静态变量,字符串常量,const修饰的全局变量都存放在全局区。

3.栈区

程序允许后才会有栈区。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等。

栈区的数据由编译器管理开辟和释放。

注意:不要返回局部变量的地址,栈区开辟的数据由编译器自动释放。

代码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不要返回局部变量地址
int* func()
{
	int a = 10;// 这个数据是局部变量,存放在栈上,栈区的数据在函数执行完后自动释放
	return &a;
}


int main()
{
	int* p = func();
	cout << *p << endl;    // 第一次可以打印正确的数据,因为编译器做了保留
	cout << *p << endl;    // 第二次这个数据就不在保留被编译器清除,这个内存被释放了
	system("pause");
	return 0;
}

运行后发现

第一次打印的是正确的第二次就是乱码了,原因就是执行完这段函数,编译器先做了一个保留,因此第一次显示是正确的,但是这个函数执行完,改内存就要被释放,因此在打印该数据就是乱码了。

形参也会放在栈上

void func (int b);  // 这个b也放在栈上,这个函数执行完,改内存就被释放

 总结:1.栈区存放的是局部变量和const修饰的局部变量,还有形参

  2.不要返回局部变量的地址,因为局部变量在执行完后就会被释放,因此在访问改地址就是非法操作了。

4.堆区

程序允许后才会有堆区

由程序员分配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后由操作系统回收在C++中主要利用new在堆区开辟内存。

代码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func()
{
	// int p =10发现是在栈区的,程序执行完就自动释放,如果我们不想释放怎么办
	// 那就用new关键字在堆区开辟一个内存 规则就是new 数据类型(改地址的值)  new int(10)
	// 这个 new 数据类型(该地址的值)返回的是一个指针,因此需要用指针去接受他
	int* p = new int(10); //指针 本质也是局部变量,放在栈上,指针保存的数据是放在堆区的
	return p;
}
int main()
{
	int* p1 = func();
	cout << *p1 <<endl;    // 打印数值
	cout << *p1 << endl;    // 打印数值
	cout << *p1 << endl;    // 打印数值
	cout << *p1 << endl;    // 打印数值
	system("pause");
	return 0;
}

结果如下

我们发现在堆区的这个数据在程序执行完后不会被释放。

在这里有几点要说明一下

1.堆区的创建   new 数据类型(数值)

int * p = new int(10);

new创建的这个数据一定要用指针来接受,因为他返回的是一个指针。如上图用p来接受new返回的指针,改地址的值是10。

2.在该函数里面局部变量 p也是局部函数,在运行完就会释放。但是为什么他的数据在后面打印没有像栈区那样乱码。

第一栈区是创建一个变量a,赋值给10,然后把a的地址给返回回去,因为局部函数在执行完后,都会被释放,main函数里面的指针p接受到a的地址后,在打印第二遍时,由于局部函数执行完成,局部变量被释放,因此main函数里面的指针p,由于他里面的地址保存的是局部变量a的地址,在局部变量被释放后,a的地址就是野指针,因此对p进行解引用就是乱码

为什么堆区没有乱码?

堆区通过new关键字在堆区创建一个内存,该堆区的地址返回给局部变量p;在main函数里面

用p1接受返回的p的地址,p1接受到的地址其实是堆区里面数字10的地址,由于堆区的释放与创建是程序员控制的所有,程序员只要不释放那么这个数字10就不会被释放。因此可以一直打印。

总结:1.堆区数据由程序员管理开辟和释放的

           2.堆区数据利用new关键字进行开辟内存

5.new运算符

C++中利用new操作符在堆区开辟数据

堆区开辟的数据,由程序员手动开辟,手动释放,释放利用关键字delete

语法 new 数据类型

利用new创建的数据,会返回该数据对应的类型的指针

代码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1.new的基本语法
int* func()
{
	// 在堆区创建整形数据
	// new返回的是该类型的指针
	int* p = new int;
	*p = 20;
	return p;
}


int main()
{
	int* p = func();
	cout << *p << endl;
	cout << *p << endl;
	cout << *p << endl;
	// 堆区的数据由程序员管理开辟与释放
	delete p;
	// cout << *p << 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在delete后,在访问该数据就会引起异常,因为内存已经被释放,在操作就是非法操作。 

在堆区利用new开辟数组

new int(10);//创建一个变量,该变量的值是10

new int[10];  //创建一个数组数组里面存放10个变量

用new int[10]返回的是这段内存的首地址

代码

实现创建new int[10],并且访问和赋值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func()
{
	int* p = new int[10];
	return p;
}
//可以直接当数组使用
void test()
{
	int* p = func();
	for (int i = 0; i < 10; i++)
	{
		p[i] = 100 + i; // 赋值
	}
	for (int i = 0; i < 10; i++)
	{
		cout << p[i] << endl;
	}
	//数组的释放
	delete[] p;
}

int main()
{
	test();
	system("pause");
	return 0;
}

结果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多线程内存模型是指在多线程环境下,不同线程之间共享的内存模型。在多线程编程中,多个线程可以同时访问和修改同一个共享变量,但由于线程之间的并发执行,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问题,如数据竞争、原子性问题等,因此需要通过内存模型来规定多线程中共享变量的访问和修改规则,以保证线程之间的正确协作。 常用的多线程内存模型有两种:顺序一致性内存模型和Java内存模型(Java Memory Model,JMM)。 顺序一致性内存模型是指对于每个线程来说,该线程的所有操作都是按照程序的顺序执行的,且所有线程之间的操作是按照全局顺序来执行的。这种内存模型相对简单,易于理解,但对程序的执行速度有一定的限制。 Java内存模型是针对Java语言的多线程内存模型。Java内存模型是基于顺序一致性内存模型的,但相对于顺序一致性内存模型,Java内存模型允许一定程度上的重排序,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Java内存模型主要定义了共享变量的访问规则,如可见性、原子性等,并通过使用volatile关键字和synchronized关键字等机制来实现线程之间的同步与协作。 对于多线程内存模型的理解和正确使用,对于编写高效且正确的多线程程序至关重要。在编写多线程程序时,需要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存模型,并遵循相应的编程规范和约定,以确保多线程程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此外,还可以利用锁、原子类、线程安全的数据结构等工具来保证多线程程序的正确性。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