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本文旨在记录使用AD设计一块PCB板的流程,适合不懂AD的小白快速熟悉AD的使用及整个开发流程。本次教程相关说明如下。
- 电脑系统:Windows 10
- AD版本:Altium Designer 2019 破解版(已汉化)
- 设计电路内容:5V至12V升压电路
- 本文出现的相关资料可以私信我领取
工程建立
创建工程
创建原理图文件
将打开的原理图先保存到已将创建好的工程文件夹下,注意命名时不需要加后缀,点击保存
创建PCB文件
操作与创建原理图一样,唯一的区别是这次创建的是PCB,在刚刚的原理图选项下方。创建好后同样保存在工程文件夹下。
绘制原理图
导入元件库
元件库可私信我领取
绘制原理图
使用元件库中的元件绘制如上的原理图。一些常用快捷键及鼠标操作如下:
- 摆放(选中)元件时,空格键可以使元件旋转
- 摆放元件时,X键和Y键分别可以使元件左右翻转和上下翻转
- 摁住鼠标右键可以拖动原理图
- 摁住Ctrl键同时滚动鼠标滚轮,可以放大缩小原理图
- 导线及GND VCC等元件都在原理图上方的工具栏中可以找到
- 摁住Alt键+点击元器件可以高亮相同标签的元器件
- 同时摁J+C键可以在原理图中管脚号搜索元器件所在位置
设置原理图标注
原理图的元件标注必须互不相同,否则与PCB无法一一对应。

结果图
制作PCB板
生成PCB
将PCB中的元件拉入黑框中
绘制PCB边缘
用线画好一个矩形的边框后,将其选中,按上图顺序可以将外部多余黑色区域删掉,剩下的矩形即为PCB板的轮廓,结果如下图所示。
设置PCB网格间距大小
网格间距不适合设置太大,否则会导致难以摆放元件,建议将间距(步进)设置成5mil,操作过程如上图所示。
走线规则设置
修改前,最小宽度,首选宽度,最大宽度都是默认的10mil,那么一般来说电源线的宽度要大于信号线的宽度,所以我们需要区分这两种线,所以我们在规则中修改最大宽度到100mil,这样在走线过程中,我们才可以调整线的宽度,否则将会是固定的10mil。
修改安全间距
什么是安全间距
PCB的安全间距是指PCB上的电气元件之间、电气元件与PCB板边缘之间、以及PCB与机箱、连接器等外部部件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要保证电路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电路板上元件之间电气短路或者机械上的碰撞,导致电路失效、损坏或者存在安全隐患。
怎样修改安全间距
PCB布局
PCB布局的原则
PCB布局布线的10条规则 - 知乎 (zhihu.com)
这篇文章讲的十分详细,可以仔细阅读一下。
PCB布局举例
对于这种非常简单的单模块原理图的PCB而言,我们尽量按照原理图的拓扑结构摆放PCB元件。
PCB的走线
我们一般把元件都放在Top layer层,因此我们也一般在Top layer层走线,走出的线应为红色。当有时我们发现红色的线走不通的时候,可以增加一个过孔,然后点击下方的Bottom layer层进行走线。
过孔和线均在上方工具栏中。
如上图所示,剩下两条线由于被其他走线阻挡,在Top层不好走线,因此我们添加过孔,在Bottom层走线。
查看遗漏的走线
有些走线非常的短且难以观察到,因此需要检查。
点击左上角的眼睛的标志,观察是否还有遗漏的走线没有连。
滴泪
铺铜
铺铜可以使板子抗干扰能力更强,增加板子的机械强度。
在工具栏中找到铺铜,点击板子任意一个角,点Tab键,弹出铺铜属性栏,在Net中选择GND网络,下方选择去除死铜。
之后点暂停键回到PCB板上,将线绕PCB板一周即铺铜成功,结果图应类似如下。
在Bottom层进行同样的操作,结果图类似如下。
我们之前设的安全距离是8mil,这个距离可能会导致毛刺进而引发短路,因此我们可以增大安全距离到20mil。将安全距离增大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元器件变成绿色,这是因为它们之间的距离小于了安全距离。解决方法参考 Altium Designer (AD) 元器件出现绿色叉叉报错的解决办法_正在黑化的KS的博客-CSDN博客
添加字符
在下方选择Top Overlay层,这层不含电器属性因此不会导电,在工具栏选择“放置字符串”,在空白位置放置并双击编辑即可。
放置定位孔
PCB的定位孔是在设计电路板时留出的一些孔洞,用来确定电路板的物理位置和方向,方便与其他零部件对齐和组装。通常,定位孔位于电路板的四个角落和中心位置。在实际应用中,定位孔可以用螺丝或插销来固定电路板,以确保电路板与其他零部件的位置对齐,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工具栏找到焊盘,摁Tab键进入Property进行编辑,Designator写1,Layer选择Multi-Layer层。大小和形状根据自己的需求来。
3D预览
目前绘制PCB的基本流程已经走完了,我们可以通过3D预览看一下我们设计出的PCB板生成出来大概的样子。
摁住Shift+鼠标右键可以旋转观察3D图。
结语
以上就是从零制作一个简单二层PCB板的全部过程啦,整个流程细节还是很多的,如果全凭自己摸索还是相当困难的,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