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点云分辨率(c语言 与 python)

本文介绍了点云分辨率的概念,涉及平均点间距、密度和均匀性,并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计算平均点间距来确定分辨率。同时,提供了Python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KDTree计算点云的分辨率,以及一个早期版本和修正后的代码对比。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1.什么是点云分辨率

点云分辨率是一个衡量点云数据密度和质量的指标。它反映了点云中点的平均间距或密度,通常用于描述点云中点的分布情况。点云分辨率的概念在不同的应用和研究中可能有所不同,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平均点间距:这是最常见的衡量点云分辨率的方法。它指的是点云中相邻点之间的平均距离。平均点间距越小,表示点云的密度越高,分辨率越高。

  2. 点的密度:这指的是单位体积或单位面积内的点的数量。密度越高,表明点云的分辨率越高。

  3. 点的均匀性:点云的分辨率不仅与点的密度有关,还与点的分布均匀性有关。即使点的总体密度较高,如果这些点集中在某些区域而在其他区域稀疏,则分辨率可能并不理想。

在实际应用中,如3D扫描、光学测量、机器人视觉等领域,点云分辨率对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非常关键。高分辨率的点云可以提供更多的细节,但同时可能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资源。因此,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点云分辨率是非常重要的。

2.计算步骤

需要执行以下步骤:

  1. 对于点云中的每个点,找到其最近的点(排除点本身)。
  2. 计算这两点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
  3. 将所有这些距离加起来,然后除以点云中点的总数,得到平均距离。
  4. 将平均距离乘以1.3,以得到点云的分辨率。

代码:计算当前搜寻半径下的局部曲面大小的网格分辨率

c++:pcl

int MeshResolution_mr_compute(pcl::PointCloud<pcl::PointXYZ>::Ptr& cloud, float& mr)
{
	float mr_temp = 0;
	pcl::KdTreeFLANN<pcl::PointXYZ> kdtree;
	std::vector<int>pointIdx;
	std::vector<float>pointDst;
	//cout << "setInputCloud start" << endl;
	kdtree.setInputCloud(cloud);
	//cout << "setInputCloud end" << endl;
	pcl::PointXYZ query_point;
	for (int i = 0; i < cloud->points.size(); i++)
	{

		query_point = cloud->points[i];
		//cout << i << query_point.x << "  " << query_point.y << "  " << query_point.z << endl;
		kdtree.nearestKSearch(query_point, 2, pointIdx, pointDst);
		float x = cloud->points[pointIdx[0]].x - cloud->points[pointIdx[1]].x;
		float y = cloud->points[pointIdx[0]].y - cloud->points[pointIdx[1]].y;
		float z = cloud->points[pointIdx[0]].z - cloud->points[pointIdx[1]].z;
		float temp = sqrt(x * x + y * y + z * z);
		mr_temp += temp;
	}
	mr_temp /= cloud->points.size();

	mr = mr_temp * 1.3;

	return 0;
}

python:当时还遇到问题,说是只构建了一个数组,更改后可以用了

改后的代码是:

def compute_mesh_resolution(pcd):
    # 将点云转换为 NumPy 数组
    pts = np.array(pcd.points).astype(np.float32)

    # 使用 KDTree 查找最近邻点
    tree = KDTree(pts)
    total_distance = 0

    for point in pts:
        # 将点重塑为二维数组
        point_reshaped = point.reshape(1, -1)

        # 查询最近的两个点(包括点本身)
        distances, _ = tree.query(point_reshaped, k=2)

        # 取第二个点(最近邻)的距离,因为第一个点是点本身
        total_distance += distances[0][1]

    # 计算平均距离
    average_distance = total_distance / len(pts)

    # 返回点云的分辨率
    return average_distance

问题句代码:

def compute_mesh_resolution(pcd):
    # 将点云转换为 NumPy 数组
    pts = np.array(pcd.points).astype(np.float32)
    
    # 使用 KDTree 查找最近邻点
    tree = KDTree(pts)
    total_distance = 0

    for point in pts:
        # 查询最近的两个点(包括点本身)
        distances, indices = tree.query(point, k=2)
        
        # 取第二个点(最近邻)的距离,因为第一个点是点本身
        total_distance += distances[1]
    
    # 计算平均距离
    average_distance = total_distance / len(pts)
    
    # 返回点云的分辨率
    return average_distance

错误信息表明问题出现在 compute_mesh_resolution 函数中,具体是在调用 sklearn.neighbors.KDTreequery 方法时。错误信息指出 query 方法期望一个二维数组(2D array),但是收到的却是一个一维数组(1D array)。

  • 8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