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S传输门(互补开关)详解 | 原理 + 特性 + 应用

> 本文介绍 CMOS 传输门(互补开关)的电路结构、原理、特性及应用,并结合常见设计误区进行剖析。适合模拟/数模混合/IC 设计入门者阅读。

---

## 1. CMOS传输门简介

CMOS 传输门由一对 **NMOS 和 PMOS 晶体管**并联组成,利用二者在不同输入电平下的导通特性互补,从而实现稳定传输。

**电路结构:**

- 输入端:NMOS 源极与 PMOS 漏极连接(Vin);
- 输出端:NMOS 漏极与 PMOS 源极连接(Vout);
- 控制端:分别由互补信号 C 和 C_bar 控制两个栅极。

> 💡 CMOS传输门可在导通时传输完整的高低电平信号,克服了 NMOS/PMOS 单独传输信号的缺陷。

---

## 2. 工作原理分析

### ✔ 导通状态(开关闭合)

- 条件:C = 高电平,C_bar = 低电平
- 两管均导通,信号可无障碍传输。

等效导通电阻为:

$$
R_{on} \approx R_{on\_n} \parallel R_{on\_p}
$$

### ✖ 关闭状态(开关断开)

- 条件:C = 低电平,C_bar = 高电平
- 两管均截止,形成高阻态,隔离输入输出。

---

## 3. 特性与优势

### ✅ (1) 导通电阻更稳定

NMOS 在高电平信号下导通性变差,但 PMOS 在高电平时导通性更强,互补抵消,保持较低的整体电阻。

### ✅ (2) 抵消体效应影响

通过将 NMOS 衬底接地、PMOS 衬底接 VDD,保持源极电压恒定,避免体效应引起的阈值漂移。

体效应公式(了解即可):

$$
V_{th} = V_{th0} + \gamma \left( \sqrt{2\phi_F + V_{SB}} - \sqrt{2\phi_F} \right)
$$

### ✅ (3) 支持全摆幅传输

相比只用 NMOS 或 PMOS,CMOS传输门可实现 **0 到 VDD** 的完整电平传输,不失真。

---

## 4. 应用场景

| 应用场景 | 描述 |
|----------|------|
| 模拟开关 | 切换模拟信号通路,常见于音频或数据通路 |
| 采样保持电路 | ADC 前端采样,确保输入电压精准捕获 |
| 总线选择器 | 控制不同模块间的信号传输 |
| 时钟门控 | 控制某些模块是否接收时钟信号,降低功耗 |

---

## 5. 设计要点与注意事项

### 🔧 (1) 控制信号需互补

- C 与 C_bar 必须为完全反相信号;
- 可通过一个反相器自动生成。

### 🔧 (2) NMOS/PMOS 尺寸匹配

一般取:

$$
\left( \frac{W}{L} \right)_p \approx 2 \sim 3 \cdot \left( \frac{W}{L} \right)_n
$$

用于平衡两者导通电流,避免不对称。

### 🔧 (3) 电荷注入与时钟馈通

传输门关断瞬间可能带来误差:

- **电荷注入**:MOS 栅极释放电荷注入信号线;
- **时钟馈通**:控制信号通过寄生电容影响输出电压。

可通过如下方式优化:

- 加 dummy switch 平衡注入;
- 增大负载电容减缓突变;
- 使用对称拓扑抵消干扰。

---

## 6. CMOS传输门的局限性

| 局限项 | 描述 |
|--------|------|
| 面积占用 | 需两个晶体管和两个控制信号 |
| 功耗问题 | 高频切换时短路电流增加 |
| 高频性能下降 | 开关寄生电容影响带宽 |

---

## 7. 小结与建议

CMOS传输门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模拟/数字信号控制器件,在芯片设计中非常常见。

- 👍 优点:全摆幅、导通性强、失真小
- ⚠️ 注意:控制信号对称性、电荷注入抑制、匹配设计

> 📌 **推荐阅读**:
> - 模拟电路设计中的传输门技巧
> - CMOS工艺下的版图布局建议
> - 时钟门控电路的优化方法

---

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收藏与转发 🙌  
有问题也欢迎评论区交流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