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P地址概述
互联网是一个单一的抽象的网络。IP地址是给互联网上每一台主机的每一个接口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的32位的标识符。
IP地址的编址方法共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
(1)分类分IP地址;
(2)子网的划分,对最基本的编址进行了改进;
(3)构成超网。
2.IP地址的表示
2.1分类的IP地址
将IP地址划分为若干个固定类,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第一个字段是网络号,标志主机连接到的网络。第二个字段是主机号,它标志该主机。
- A类、B类和C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分别为1个、2个、3个字节长,而在网络号字段的最前面有1-3位的类别位,其数值规定为0,10,110。
- A类、B类、C类地址的主机号字段分别为3个、2个和1个字节长。
- D类地址用于多播。
- E类地址保留为以后用。
对主机或路由器来说,IP地址都是32位的二进制代码,为了提高可读性,常常每8位插入一个空格。
A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占1个字节,只有7位可以使用,可指派的网络号是126个。减2是因为网络号字段全是0的IP地址是个保留地址,意思是本网络;网络号127(01111111)保留作为本地软件环回测试本主机的进程之间的通信之用。
A类地址主机号占3个字节,最大主机数是16777214。减2的原因是全0的主机号字段表示该IP地址是本主机所连接到的单个网络地址;全1表示该网络上所有主机。
B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有2个字节,有14位可以分配。B类地址可指派的网络数为2^14-1个。最大主机数是65534。
C类地址由3个字节的网络号字段,有21位可以分配,可指派的网络总数是2^21-1,最大主机数是254。
2.2划分子网
IP地址空间的利用效率有时很低。1个A类网络地址的主机数可以超过1000万,而B类地址的主机数也超过6万,但往往连接的主机数并不多。于是在IP地址中增加了一个子网号字段,使两级IP地址变成三级IP地址。也叫做划分子网。
如图的一个B类IP地址,网络号是145.13。将网络划分为3个子网,假定子网号占用8位,因此增加子网号后,主机号只有8位。
划分的3个子网分别是145.13.3.0、145.13.7.0、145.13.21.0。它们对外仍然是一个网络。
而为了看出源主机或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是否进行了子网划分,就需要引入子网掩码。
观察上图a和c的IP地址结构,从原来的主机号中拿出8位作为子网号,主机号由16位减少到8位。如果一个网络不划分子网,那么该网络的子网掩码就使用默认子网掩码,如果用默认子网掩码和某个不划分子网的IP地址逐位相与,能得出该IP地址的网络地址。
2.3构造超网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ETF又发布了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CIDR使用斜线记法,即在IPv4地址后面加上斜线“/”,在斜线后面写上网络前缀所占的比特数量。
CIDR实际上是将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的IP地址组成一个“CIDR地址块”。
路由器R1连接了5台主机,路由器R2和R1互通信息时,R1如果将五个主机的地址信息全部发送给R2,由R2写入路由表,会占用很多空间,为了解决空间占用问题,可以构造超网。
找到所有IP地址的共同前缀,这样就可以构成聚合地址块172.1.4.0/22,将路由表中的五条记录变成了一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