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现场,查看一张图纸看似简单,但要把各方提交的二维工程图与三维模型都看懂,是一件既耗时又容易出错的事。
上游客户用 CATIA、设计团队用 NX、外协交来 STEP、工装厂发来 DWG,而质检、采购、装配线上的同事往往没有对应的软件或技能。
结果是:文件要来回转换、工程师被频繁打断、版本混乱继续走向现场——这些都直接变成时间与质量的成本。

解决的关键,不是把每个人都变成 CAD 专家,而是让任何角色都能用同一把“查看钥匙”打开不同格式的图纸,从而把沟通回路缩短、把判断基线统一。
企业看图的四大难题
-
打不开
供应链不同参与方使用各自的设计工具,接收方常常缺少能打开源文件的软件,必须靠格式转换或临时导出,既浪费时间又有丢失信息的风险。
-
看不懂
即便能打开,二维工程图对空间关系的表达有限,三维模型若被轻量化或丢失 PMI(产品制造信息),关键属性和装配关系也可能不完整。
-
版本不一致
文件在邮件、共享盘或不同系统之间流转时容易产生多个副本,现场无法确认哪个是真正的最新版本。
-
协同成本高
审核、标注、反馈仍依赖截图、电话和现场确认,沟通链条长且容易失真。
正因为如此,制造企业在寻求一种既能覆盖常见 CAD/图纸格式、又能在现场快速运行、支持协同与标注的解决方案。
3D一览通:二维图纸和三维模型查看工具
大腾智能的 3D 一览通正是面向上述场景而设计的一类产品,提供了这种一站式的图纸查看与协同能力。

-
多格式看图:一个软件全搞定
3D 一览通的价值在于覆盖广泛的文件格式与免安装的访问方式。厂内人员只需通过浏览器,就能打开来自不同 CAD 系统的模型与二维图纸,不再为某个“珍稀格式”去临时找能打开的人或机器。

此外,3D 一览通并非只“打开”文件那么简单。它支持爆炸、剖切、测量、PMI属性查看等交互式操作,使得非设计背景的工艺、质检和采购人员也能基于模型做出工程判断,而不是靠纸上一行行难以直观理解的标注。

-
协同与版本控制:把混乱变成可控流程
在企业级应用中,真正有价值的看图工具还能与企业现有的 PLM、PDM、MES 系统集成。通过 SDK深度集成,3D 一览通可以嵌入到企业的工作台或协同平台中,使得图纸的查看、批注、审批以及变更履历都留存在统一的数据链路中,避免了“邮件-共享盘-本地副本”的碎片化传递。

对于有安全和合规要求的行业(如航天、军工、汽车等),这种可控性尤为重要。
-
跨终端与轻量化:现场、办公室与客户之间无缝联动
制造协作不只发生在办公室。装配线、质检站、外协车间、乃至客户现场都需要访问工程信息。支持跨终端(PC、平板、手机)和浏览器直连的看图工具,能把原先束之高阁的三维模型以轻量化的方式呈现给更多参与者,这对于快速的现场决策与远程支持意义重大。
通过云端服务加速大模型加载,或在私有化部署下保障数据主权,企业可以在速度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
多格式并存是制造产业长期的现实。与其在每次文件到达时临时应对,不如建立一套能把各种格式“统一呈现”的查看与协同能力。3D 一览通以格式兼容、在线查看与可集成特性,为制造企业提供了一个务实的方案:把看图这个基础但高频的环节做通,把信息交付变成常态,从而释放工程师与现场的时间,降低返工与沟通成本,为交付质量与客户信任奠定更稳的基础。
124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