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的二本学生》一书作者黄灯在谈话节目中,谈到了一个人数众多的“隐形”群体,即“二本生”。
她认为,这群和“一线城市、高知父母、国际视野”的配置几乎毫不相干的二本学生,是中国最普通的年轻人,反映了普通青年的人生际遇,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
“二本”的全称叫做本科第二录取批次。通常来说,985高校、211高校和一些地方重点建设本科院校放在第一批次;一般公办本科高校放在第二批次,即二本;民办本科院校和独立院校放在第三批次;高职高专放在最后批次录取。
2021年高考招生数据显示,有15个省份的一本上线率不超过20%,囊括了几个高考大省如河南、河北、山东、浙江、江西等。其中河南省的一本率为11.18%,为全国最低。全国一本上线率最高的为北京42.75%,其次为江苏省30.10%,其余省市都低于30%。
再看一组更直观的数据,2020年高考人数约为1071万人,“一本”院校共录取195万人,“二本”和专科类院校共录取771万人。
也就是说,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能通往一本院校读书的始终都是少数人,更多人会进入二本和专科学校学习。当然,也还有一部分人高考结束就直接工作了。
而更尴尬的现实是,人数众多的二本生,却是就业最难的群体,一定时间的就业落实率,比不上双一流大学和重点高校,甚至也比不上高职高专。某种程度上说,解决了二本学生的就业难题,就等于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
据教育部最新调查数据,2021年普通本科高校的就业落实率为71.6%,低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82.2%),也低于高职高专(81.4%)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81.0%),只比民办高校/独立学院(70.8%)略高一点点。
用黄灯在书里的话讲,这些二本学生的去向,在严酷的择业竞争中,确实有着触目可及的天花板。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按批次录取的规则模式在2014年发生了扭转。当年,国务院发布文件,提出要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目前,有27个省市已经取消了本科第三批次。此外,已有10个省市合并本科一批、二批。也就是说跟三本一样,二本在将来可能也会成为历史。
我们找了几位“二本生”,他们聊了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困惑。他们无法代表所有二本生,但他们跟所有的年轻人一样,为了拥有光明的前途还一直在努力。
1.大学豪言将来年薪10万被同学嘲笑
一个二本生在北京找工作会面临什么?26岁的张晓明觉得自己能聊聊这个问题。
张晓明大学学的计算机,毕业后他在老家找了份工作。这份工作优点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是工资不错,一个月6000,在一个十八线小城来说已是难得,而且离家近,通勤时间走路5分钟;缺点是公司不交五险一金,以及单休。干了一年,张晓明就厌倦了这份工作,辞职后他决定离开家乡,去大城市闯一闯。
“北京是互联网的中心,工作机会多”,2018年年底,怀着这样的希望,张晓明来了北京。
然而,想象有多么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躺在短租的小房间里,张晓明每天都在刷招聘软件,北京的公司真的多,一屏屏刷不到底,但就是没有属于他的那一个。
一个月里,张晓明投递了200份简历出去,然而联系他去面试的只有两家,一家在望京的共享办公区租了五个工位,另一家是个做农业的家族企业想要搞人工智能孵化鸡蛋,当时这个项目的员工数还是零。
总之主动找他的都是“奇怪”的公司。他去面了那家在共享办公上班的公司,一见面HR拿着他那张单薄的简历,发出了三连问:“你这个学校是本科吗?是统招全日制吧?学信网可查吧?” 张晓明一一肯定,没聊两句,HR告诉他回家等消息,然后就没再接到消息。
张晓明要求不高,只希望自己能进一家交五险一金,员工数在50人以上的正规公司。
张晓明不会知道两年半后,2021年的夏天他会拒绝了字节、滴滴和阿里的面试邀约。
这是后话了,到了2019年3月,张晓明已经在北京待了四个月,投递简历已经超过了800份,这个从小没有离开过南方的年轻人人熬过了出生二十多年来最冷的冬天,等到了春天。但他还是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除了时间成本,钱也在一点点花完。每个月2800的房租,动辄20元以上一餐的外卖。日复一日的等待里,张晓明整个人也随着自己的钱包一起瘪了下去,那时,他产生了离开的念头。
“很绝望。我上大学的时候我跟班里同学说过,毕业好好找工作我们都能年薪10万,当时我班同学没一个人相信我,都觉得我是吹牛,大家觉得你一个二本的,怎么那么狂呢?”
张晓明的大学位于江西省,是一所普通的二本学校。大学期间,张晓明就发现自己跟身边的同学不太一样。很多同学都在忙着谈恋爱、通宵打游戏,而张晓明总是自己一个人,他最大的爱好是买书、读书,每个月1000元的生活费,他把大半都花在了书上。在课堂上他也常常一个人承担起小组的课题作业,“因为其他同学什么都不会”。
现在,张晓明想,或许自己真的过于自信了,一个二本生在满是名校生的北京,是很难被人看到的。
在放弃边缘,在深圳工作的初中同学刚好联系了他。老同学也在当码农,他看了张晓明的简历,告诉他简历写得太简单了,先改改,看看面经背背题,再试试。
张晓明听进去了,在左思右想下他跟母亲打了个电话,问她借了1万元。他说,如果这1万花完,他还没找到工作他就回家,再也不出来了。
关于Python技术储备
学好 Python 不论是就业还是做副业赚钱都不错,但要学会 Python 还是要有一个学习规划。最后大家分享一份全套的 Python 学习资料,给那些想学习 Python 的小伙伴们一点帮助!
一、Python所有方向的学习路线
Python所有方向的技术点做的整理,形成各个领域的知识点汇总,它的用处就在于,你可以按照上面的知识点去找对应的学习资源,保证自己学得较为全面。
二、Python必备开发工具
三、精品Python学习书籍
当我学到一定基础,有自己的理解能力的时候,会去阅读一些前辈整理的书籍或者手写的笔记资料,这些笔记详细记载了他们对一些技术点的理解,这些理解是比较独到,可以学到不一样的思路。
四、Python视频合集
观看零基础学习视频,看视频学习是最快捷也是最有效果的方式,跟着视频中老师的思路,从基础到深入,还是很容易入门的。
五、实战案例
光学理论是没用的,要学会跟着一起敲,要动手实操,才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这时候可以搞点实战案例来学习。
六、Python练习题
检查学习结果。
七、面试资料
我们学习Python必然是为了找到高薪的工作,下面这些面试题是来自阿里、腾讯、字节等一线互联网大厂最新的面试资料,并且有阿里大佬给出了权威的解答,刷完这一套面试资料相信大家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