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电子标签,是如何快速读取和存储数据?【无线通信小百科】

RFID,全称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中文称为射频识别技术,也被称作电子标签。它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递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能够快速读取和存储数据。该技术具有远距离、高速度的识别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物流管理、身份识别、仓储追踪等领域。


1、什么是RFID技术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地铁卡、公交卡以及高铁闸机上刷身份证等场景,都广泛应用了RFID技术(之间视频介绍过的NFC近场通信,也是RFID技术的一个分支)。这些卡或证件中嵌入了一个RFID电子标签,其中存储了身份或通行信息。当我们将卡片靠近读卡器时,读卡器通过射频信号与标签通信,快速读取其中的数据,从而完成身份验证或通行授权。这种技术不仅操作便捷,还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为现代智能化交通和身份识别提供了重要支持。

在商业,物流等行业领域中,存在大量场景需要对每个物品进行自动识别。需要给他们添加带有各自信息的标签,比如对应其名称,品类,价格等信息的条码标签。但如果标签污损或变形,在识别扫码时很容易出现问题,导致扫码识别失败。

电子标签(RFID)通过无线电信号与目标物体进行耦合,实现对其的识别与相关数据的读写。它具备高效、准确、非接触式识别、多标签同时读取以及远距离读取等显著特点。凭借这些优势,RFID技术在物流管理、仓储追踪、智能零售、商超结算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运营效率和管理精度。

我们开看一张RFID公交卡,它的内部构造是这个样子的,外面是一圈线圈,和一个小小的芯片连接。这个线圈既是芯片给芯片供电的也是负责信号发送的天线。

2、RFID的工作方式

■ 电感耦合方式 

大部分的RFID是没有电池的,它依赖与读卡器之间的电磁感应取得电力。读卡器会通过线圈,发送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在周围形成一个变化的电磁场, RFID标签卡片内的电容C1与线圈组成串联谐振电路, 其频率与读卡器发射的频率相同,在电磁波的激励下,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C1积累了电荷。电路中还有一个单向导通的二极管D1,负责将电容C1积累的电荷送到电容C2储存。当C2积累的电荷达到一定的电压比如2V时,C2就可做为电源为电路提供工作电压。RFID芯片开始工作后就将卡内数据通过三极管V1调制到发射天线,也就是线圈上发射出去,经过相同的电磁感应原理,读卡器就收到了数据。

■ 电磁波反向散射耦合 

RFID还有一种基于电磁反向散射耦合的工作方式,其原理类似于雷达。读卡器向外发射电磁波,当电磁波碰到RFID标签后会产生反射,标签通过控制内部天线的开关状态,改变反射回波的特性,从而实现数据的传递。这种反向散射的通信方式特别适用于较远距离的应用场景,例如物流中的远距离货物跟踪、仓储管理和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等。

这是电磁反向散射耦合的原理图:当电磁波遇到空间目标时,其能量的一部分被目标吸收,另一部分以不同的强度散射到各个方向。在散射的能量中,一小部分反射回发射天线,并被天线接收(因此发射天线也是接收天线),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即可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具体RFID标签的信息是如何发送回去的呢,这是通过调整RFID标签的负载来实现的。负载大小的变化会影响天线的反射性能,因此, 将数据调制到负载上去就可以实现反射的调制。那么反射功率是一个振幅调制信号,它包含了存储在RFID标签中的识别数据信息。通过分析反射信号中的调制特性,读卡器可以解码出RFID标签传递的具体数据信息。

■ RFID的不同供电方式 

除了刚才介绍的典型的无源电子标签,RFID还有主动式的有源标签,以及电池辅助式无源标签。主动标签内建有电池,周期性主动发射识别讯号,它可以达到更远的通信范围,可以用于车辆和航运管理。电池辅助式无源标签也叫做半有源标签,内部有小电池,它主要起到辅助增加的读取的距离,平时处于休眠状态,因而电池可维持几年,甚至长达10年有效。主要应用于医疗药品,化学品行业的监控。

■ RFID的工作频率 

从工作频率上来分,RFID从低到高可以分为LF,HF,UHF三种类型。工作在低频几百kHz以下的,其传输距离也最近的是低频LF。它工作在几厘米到几十厘米的范围内,适合作为门禁卡,宠物管理芯片等用途。高频HF工作在30MHz以下,典型频率是13.56M,它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一米,具备同时识别大量标签的能力,可以应用在如图书馆借书系统这样的应用场景。UHF超高频的RFID工作距离更长,它和读卡器之间是电磁波的传播,在有源的情况下通信距离可以达到100米。也具备同时识别大量标签的特性,适合应用在物流,零售商品和资产的管理。

■ RFID在物联网架构中的位置 

从网络架构的角度来看,RFID主要位于典型物联网架构的感知层,是整个物联网体系中的最底层部分。感知层的核心作用是通过各种感知技术采集物理世界的信息,并将其数字化,而RFID正是通过射频信号完成目标物体的自动识别与数据读写。这使得RFID成为物联网中实现物与互联网之间连接和信息交换的关键技术环节。

3、RFID的优势

  • 远距离读取:由于采用无线通信技术,RFID能够实现几米甚至更远距离的数据读取。特别是在仓储和物流环境中,当标签处于难以接触的位置时,RFID的远距离特性尤为实用。
  • 批量读取:RFID支持一次性读取多个标签,而无需逐一扫描物品。这显著提高了库存管理效率,大幅缩短了盘点和物流分拣所需的时间。
  • 穿透性强:无线电波通信不受纸箱、塑料等包装材料的阻挡,即使隔着包装也能高效读取。此外,RFID对污渍和液体的影响不敏感,这使其在恶劣环境中仍然可靠。
  • 使用寿命长:无源RFID标签无需电池供电,几乎可以半永久使用。同时,RFID标签还支持数据的更新与修改,而条形码仅能静态存储信息,不能动态调整内容。

以上给大家简要介绍了RFID技术是什么,是如何工作,以及常用的应用场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线通信小百科】往期推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