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AIGC与存储最新发展趋势分析(上)

前些天在闪存峰会上做了报告演讲,不少朋友希望再聊一聊,因此整理了一下。

2023:生成式AI与存储最新发展和趋势分析(上)

上海市计算机学会 存储专委 陈雪菲

        生成式AI的热潮在短时间内席卷全球,以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迅速出圈,在某一时间段,似乎出现了“除了IT行业,人人都是AI专家”的盛况。这一轮如火如荼的全民AI热潮迸发至今,业已过半载,待最初的烟花绚烂散去,现如今又情形何如?

1.独角兽OpenAI倒闭倒计时?!

        2023年8月,印度媒体Analytics India Magazine刊载了一份报道,宣称OpenAI有可能在2024年底破产,理由有三:用户量见顶后快速流失,日均70万美元的高昂运营成本和开源对手如Llama2的强大压力。(110亿的微软投资应该能够粉碎这一流言,以2.5亿的年运营成本算,还能支撑40年,但前提是微软投资的确已到账且没有业绩考核等撤出条件)。同时,“ChatGPT变笨”的说法也在网上有所流传,一些用户说AI给出的反馈并不像一开始那么惊艳,有时答案里埋藏了一些谬误,有时甚至会严重到行业用户认为“不可用”。另外,相比GPT-3.5,有观点认为GPT-4并没有带来准确率上面质的提升,按照监管评估机构News Guard专家的说法,反而有所下降,尤其是识别虚假信息能力变低。最后,无论是GPT-3.5还是GPT-4,隐私保护的技术也一直没有明显进展,而这也是大规模应用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图1: OpenAI每月用户访问量

2. 大模型到天花板了吗?

        一部分业界专家认为到GPT-4为止,当前的大模型也许已经成长到头了。技术上而言,有两个问题已经不可回避:首先,语料用尽是一个重要原因,“人类历史上创造出的优秀资源就这些了”虽然现在各种UGC,MGC网络数据总量仍在时刻增加,但是大多都没有带来新的信息量,反而大量无用甚至是误导的谬误信息充斥其中,真知灼见难觅。无论OpenAI也好,Google或是Meta也好,用于训练大模型的数据语料没有量或者质上的根本差别。其次是模型本身的技术限制,一味单纯追求规模提升似乎效用在递减,Meta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Yann LeCun(杨乐春)提出:“ChatGPT背后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进入了死胡同,有太多局限性无法突破”。即使GPT-5出现,也不会带来颠覆性的进化。这位来自法国的图灵奖得主是CNN之父和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同时也可能是地球上最懂AI的人之一。但也有不乏继续坚持在规模上做大的参与者,例如Google计划在秋季发布的下一代大模型Gemini,据说参数量还会翻倍。

3.竞争格局如何激烈?

        通用大模型的头部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先是Google以LaMDA、PaLM 、PaLM 2发起挑战,然后是Meta的Llama 2,OpenAI的强劲竞争对手一直都在,并且在各方面性能上没有出现明显差距。虽然公司名字里有Open,但是迫于各种压力,OpenAI选择闭源并收费的方式提供服务,而Meta很快用开源和可定制两大利器进行了有效的进攻,这迫使OpenAI不得不在8月宣布  GPT-3.5支持定制,有测试表明,经过微调的GPT-3.5 Turbo版本在某些任务中甚至可以超越GPT-4。

        23年5月,Google内部文件泄露,“我们没有护城河,OpenAI也没有”,而两月后,23年7月的一份分析材料指出,GPT-4在技术上是可复制的,未来中美两国的互联网大厂和AI头部企业,都会有能力构建出和GPT-4一样,甚至是超过GPT-4的模型。

  

  • 3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