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C99标准
- 标准简介
- C99移除隐式的int
- gets_s取代gets
- 标识的名字、注释、以及新增类型
- 柔性数组、VLA:、初始化指定元素
- restrict、尾随逗号
- 主函数、变量随时定义、for循环
- inline内联函数、可变参数宏、新的标准库
- _Pragma、函数参数void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
C99标准
标准简介
1967 年,剑桥大学的马丁·理查兹(Martin Richards)对 CPL(CPL 是一种非常接近硬件的语 言。非常复杂,实现困难)语言进行了简化,设计出了 BCPL(Basic 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基本组合编程语言)语言。 1970 年,肯·汤普森(Ken Thompson)以 BCPL 语言为基础,设计出了 B 语言(BCPL 首字母)。 随即用 B 语言写出了 UNIX 操作系统。 1972 年,丹尼斯·里奇(Dennis M.Ritchie)在 B 语言基础上重新设计,创造出了 C 语言,取 BCPL 的第二个字母 C。丹尼斯·里奇被称为 C 语言之父。 1973 年,丹尼斯·里奇与肯·汤普森用 C 语言重写了 UNIX 操作系统。 1978 年,布莱恩·凯尼根(Brian W.Kernighan)与丹尼斯·里奇(Dennis M.Ritchie)出版了第一 版《C Programming Language》。 1988 年出版了第二版《C Programming Language》,这本书被称为 C 语言圣经,此书中定 义的 C 语言标准被称为 K&R C。K、R 是两人名字首字母。当然大家不用买这本书看,这是最 早期的 C 语言了,现今的 C 语言标准变化了很多。 1989 年,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ANSI 发布了 C 语言的完整标准,后被称为 ANSI C 或 C89。 1990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采纳 ANSI C,并发表了第一个 C 语言国际标准,后被称为 C90。 大家看一些资料中描述 C89、ANSI C、C90 其实就是同一个。 提示:ISO 网站中 C 语言标准编号为 ISO/IEC 9899,C++为 ISO/IEC 14882。 1999 年,ISO 发布了 ISO/IEC 9899:1999 标准,简称 C99。 2011 年,ISO 发布了 ISO/IEC 9899:2011 标准,简称 C11。 2018 年,ISO 发布了 ISO/IEC 9899:2018 标准,简称 C18/C17。 2023 年,ISO/IEC 9899:2023 标准将发布,简称 C23。 新标准就是在上一代标准上拓展了新的内容,优化了漏洞,而不是取代
C99移除隐式的int
如下
main(void)
{
}
即函数没有写返回值类型,此时编译器默认识别为 int,以 int 类型返回值处理。旧式写法 C99 标准移除该写法,希望大家使用明确的返回值类型
如下:
int main(void)
{
return 0;
}
但是现代变 C 语言编译器并没移除旧式写法,依然支持,目的是保持向下兼容性,因为依然存 在着大量的旧式写法的代码,为了保证其可用性,所以依然支持,可能未来某个时间点,就彻底 遗弃了。比如 C++,完全不支持改写法
main(void)
{
return 0;
}
所以说,标准里的一些内容,属于建议性质的,是否采用,取决于厂商。其次,建议大家使用标 准版的主函数,而不是执着于(我爱咋写就咋写)
gets_s取代gets
在 vs2022 中使用该函数输入字符串时,报错了,使用新函数 gets_s 取代。 老版本编译器还可以继续使用,比如 vs2005
char * gets(char *str);
char * gets_s(char *str,rsize_t n);
参数二的改变:实际输入字符最多为 n-1,给\0 留个位置,不然异常中断。
标识的名字、注释、以及新增类型
标识符:
标识符的名字 长度由任意长的数字,下划线,大小写字母组成,首字符不能是数字。 新增 \U 形式字符作变量名
有几种新增的类型如下:
int 博客 = 12;
//\U 表示 unicode 字符集,其后跟 8 位 16 进制数 \u 表示 unicode 字符集,其后跟 4 位 16 进制数
int \U00005305 = 12;
int \u5305 = 12;
16 进制数 5303 就是汉字包对应的编号,必须凑够 8 位,所以前面补 0000 当然这种写法,可能没人用 unicode 字符是国际通用的字符集,内装国际通用的大多数字符,大家可以搜索“unicode 字 符集在线转换”,就能得到每个汉字对应的 unicode 编码了,当然,不是所有汉字都支持
注释
C 语言的老注释:/* */ C99 标准增加了单行注释:// C 借鉴了 C++,因为 C++设计初衷之一就是要兼容 C 语言语法,所以在基本语法层面,二者尽 量都会保持一致,互相借鉴
新增类型
1、_Bool 布尔类型,逻辑真假,即 0 与 1
_Bool a = 0;
//在<stdbool.h>中定义为bool,并定义1为true 2为false
2、long long 与 unsigned long long 即 64 位的有无符号的整形。vc++6.0 不支持这个类型
long long
long long int
signed long long
int unsigned long long
unsigned long long int
3、int新增的类型
__int8 有符号 8 位整型 unsigned __int8 无符号 8 位整型 __int16 有符号 16 位整型
unsigned __int16 无符号 16 位整型 __int32 有符号 32 位整型
unsigned __int32 无符号 32 位整型 __int64 有符号 64 位整型
unsigned __int64 无符号 64 位整型 __int128 有符号 128 位整型
unsigned __int128 无符号 128 位整型
//输出:%hhd %hhu
//%hd %hu
//%d %u
//%ld %lu
//%lld %llu
128 的这个类型取决于编译环境,有的实现了,有的没实现,vs2022 还没支持
4、size_t类型
#ifdef _WIN64
typedef unsigned __int64 size_t;
%zu %zd %g typedef __int64 ptrdiff_t;
typedef __int64 intptr_t;
#else
typedef unsigned int size_t;
typedef int ptrdiff_t;
typedef int intptr_t;
#endif
柔性数组、VLA:、初始化指定元素
柔性数组:
定义数组时,如果初始化状态下,那么元素个数可以不写
也就是数组的大小根据初始化数据个数自动确定
注意:只有初始化的时候
int a[] = {1,2};//元素个数2
int b[] = {1,2,3,4,5,6,7,8,9};//元素个数9
结构体柔性数组
struct Node
{
int a;
short b[5]; //只能是普通数组
short c[];//结构体柔性数组要在最后
}
特点:
1、必须放在结构体最后一个成员,不能写元素个数,或者写 0 2、不占结构体空间,大小还是 16,d 不计算在内,多大都不算
2、一般思维使用: struct Node n = { 12, {3,4}, 2.5, {1,2,3,4,5,6} }; printf("%d", n.d[5]); 那么 d 就是 6 个元素,总 24 个字节。
3、上面太麻烦了,还得初始化,柔性数组设计初衷的使用方式如下: struct Node* pt = (struct Node*)malloc(sizeof(struct Node) + 10 * sizeof(float)); free(pt);
VAL:
变量表示长度的数组,即元素个数是变量,不是数组长度可变,数组从定义的那一刻起, 整个声明周期内,其大小都是固定不可变的
int n = 10;
int a[n];//元素个数必须要是确定准确的值
int(*p)[n];不是数组,是数组指针,此时叫 VM,variably-modified types 要求,必须是自动存储类,即局部变量,并且声明时不可进行初始化
初始化指定元素
int a[10] = { [2] = 3,[5] = 6 }; //将下标为 2,5 的元素分别初始化为 3,6,其余为 0
int b[3][4] = {[2][1] = 3,[0][2] = 6}; //将下标为 21,02 的元素分别初始化为 3,6,其余为 0
int a[3] = {}; //c23 将支持,相当于 int a[3] = {0};
结构体:
struct Node
{
int a;
double b;
}
struct Node no = {.,b=12.22};//在不初始化的成员那+"."
联合:
union Node {
int a;
double b;
float c;
};
union Node a = { .b = 12.3}; //只能初始化 1 个成员
restrict、尾随逗号
restrict 用来修饰指针,表示该指针是所指向空间的唯一且初始的指针,所以对于该指针的操作, 编译器可以进行整合优化
int restrict *p = (int *)malloc(4);
*p+=1;
*p+=3
//此时编译器优化成
*p+=4;
//多个同一限定符,只有一个有效
int* restrict restrict restrict p = (int*)malloc(4);
尾随逗号
int a[5] = {1,2,3,4,5,};
enum color{red,black,};
加不加都行
主函数、变量随时定义、for循环
C99标准主函数写法
int main(void)
{
return 0;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return 0;
}
//其中 return 0;可以不写,编译器默认给加上
变量随时定义
C99 之前,变量的声明与定义必须放在所在作用域的最前面
C99 起,变量定义就没有顺序可言了,随用随定义即可
for循环
C99 起允许循环控制变量定义在小括号内,i 是 for 循环结构的局部变量
inline内联函数、可变参数宏、新的标准库
inline内联函数:
inline void fun()
{
}
内联函数具有内部链接作用域,即 static 的同功能,只在所在文件有效。
正常的函数调用是:调用处跳转到代码块内,执行完再跳回调用处,这个过程经过两次跳跃,花 费一定的时间
内联函数,编译期,在调用处将代码直接黏贴过去,相当于没有调用,也就没了跳过的过程,这 在代码的执行上加快的速度。代码的使用角度跟普通函数没有区别,区别在于编译器的处理角度, 优化角度。
优点是执行快,缺点是,如果函数代码很多,函数调用次数也很多,那么该段代码会在源代码中 复制黏贴很多分,这大大增加了代码的量,从而增加生成的软件的体积。所以,一般内联函数的 代码块很小,几行代码,并且调用的频率很高。
但是实际上,编译器会自行根据条件判断某个函数是否以内联处理,这是编译器的优化功能。即 即使某个函数不是内联函数,编译器有可能以内联处理。某个函数声明为内联函数,编译器有可 能不把它做内联处理。
可变参数宏:
__VA_ARGS __
#define X(...) printf(__VA_VRGS__)
预定义宏 __ STDC_HOSTED __ (C99) 如果是 1,表示本地系统支持标准 C 库
__ STDC_ISO_10646 __ (C99) 支持最新版本的 iso10646 标准,即最新的 unicode 字符集的版本
__ STDC_IEC_559__ (C99) 如果支持浮点数 IEC60559 标准时定义为 1,否则数值是未定义 ieee754
__ STDC_IEC_559_COMPLEX __ (C99) 如果复数支持 IEC60559 标准时定义为 1 __STDC_MB_MIGHT_NEQ_WC __ (C99) 如果’x’ != L’x’ 则为 1
__STDC_UTF_16 __ (C11) 如果支持 char16_t,则为 1 uchar.h
__STDC_UTF_32 __ (C11) 如果支持 char32_t,则为 1 uchar.h
__STDC_ANALYZABLE __ (C11)
__STDC_LIB_EXT1 __ (C11)
__STDC_NO_ATOMICS __ 附录 L 被支持为1,各种错误检查情况
附录 K 被支持为1,一系列边界检查_s函数的支持
(C11) 如果不支持原子算数运算,设为 1
__STDC_NO_COMPLEX __ (C11) 如果不支持复数算数运算,设为 1 __STDC_NO_THREADS __ (C11) 如果不支持线程操作,设为 1
__STDC_NO_VLA __ (C11) 如果支持 VLA,则为 1
__STDC_IEC_60559_BFP __ (C23) 如果支持 2 进制浮点运算
__ STDC_IEC_60559_DFP __ (C23) 如果支持 10 进制浮点运算
新的标准库:
<complex.h> <fenv.h> <inttypes.h> <stdbool.h> <stdint.h> <tgmath.h>
_Pragma、函数参数void
_Pragma:和pragma作用一样
二者功能上没有区别,仅仅是形式上有点儿区别,那么新的形式有啥好处么? 写上完整的预处理指令,很麻烦,我们梦想通过宏来实现
#define ONCE #pragma once
ONCE 使用
函数参数void:
函数没有参数时,加 void,表示不接受任何参数,即没有参数,什么都不加表示参数不确定
void fun()
{
}
void fun2(void)
{
}
fun(456,"dawd");//正常
fun2(456,"dawd");//error
预定义标识符:
__func__:打印该函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