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工程实训】几何光学 小孔成像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透镜成像

实验报告一

实验名称:几何光学实验

课程名称:光电工程实训

一.实验题目和实验目的总览

1.实验题目:
(1)小孔成像实验
(2)光的反射实验
(3)光的折射实验
(4)透镜成像实验
2.实验目的:
(1)观察小孔成像实验现象
(2)观察光的反射实验现象
(3)观察光的折射实验现象
(4)观察透镜成像实验现象
二.具体实验

1.小孔成像实验
(1)实验目的:观察小孔成像实验现象如像、距离、小孔大小和形状与光源的关系
(2)实验原理:光的直线传播
(3)实验装置和器件:LED光源屏,小孔屏,观察屏
(4)实验步骤:
1将LED光源屏,小孔屏,观察屏沿一条直线平行放置,离开适当距离,打开LED光源,观察像与光源的关系
2移动光源,观察光源与小孔间距离对成像的影响
3转动小孔屏转盘,观察不同形状及大小的小孔对成像的影响
(5)实验数据处理:
1观察到像为光源的倒立实像
2物距越近像越大但亮度越暗
3不同形状的小孔只影响所成像的像素形状,不同大小的小孔影响像的清晰度,孔越小越清晰
(6)实验结论与讨论:达到实验目的

2. 光的反射实验
(1)实验目的:观察光的反射实验现象如平面镜成像的物象关系,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观察不同反射表面对光传播的影响,理解实焦点和虚焦点的区别,测凹透镜的焦距
(2)实验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3)实验装置和器件:A4白纸,黑茶色镜面板,支架,2个F型支架,铅笔,刻度尺;小长方形平面镜,塑料滑块,刻度盘纸,激光光源;凹透镜一个
(4)实验步骤:
1在A4白纸上把黑茶色镜面板放于支架上,然后拿一个F型支架置于镜面板前
2观察镜面板中的像,并用另一个F型支架放于镜面板后,透过镜面板使之与镜中的像完全重合
3用铅笔镜面板前面的线和2个F的位置点,连线测量距离
4将平面镜卡入塑料滑块,放置于刻度盘纸中央
5打开激光光源,改变不同的入射角,观察光的反射情况,记录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
6将粗糙光屏放在刻度盘纸中央,并用激光照射,观察漫反射情况
7将三束平行激光照向凹面镜,观察反射光线
8将三束平行激光照向凸面镜,观察反射光线
(5)实验结论与讨论:
1平面镜成等大,等距,正立的虚像
2反射角始终和入射角相等
3.镜面反射只能在某个特定角度才能看到,漫反射在光射到表面粗糙的物体上才能发生,这种反射能在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到
4平行光经凹面镜反射,反射光线会聚到一点,这一点即为凹面镜的实焦点。当平行光线射到凸面镜上时,光线向外发散,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一点,这一点为凸面镜的虚焦点

3. 光的折射实验
(1)实验目的:粗略测量入射和折射角,验证折射定律;测量样品折射率
(2)实验原理:n=sinα/sinβ(n为折射率,α为入射角,β为折射角)
(3)实验装置和器件:半圆形玻璃砖,激光光源, 刻度盘纸
(4)实验步骤:
1将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刻度盘纸央,打开激光光源
2记录入射角与折射角,改变入射角多次实验
(5)实验结论与讨论: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4. 透镜成像
(1)实验目的:
观察透镜成像实验现象例如凸透镜成像和凹透镜成像的区别;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从大到小变化时,像是如何变化的;
凸透镜成像,屏和透镜距离不等于像距时的像的特点;验证凸透镜成清晰像规律;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测量透镜焦距。
(2)实验原理:1/x+1/y=1/f(x为物距,y为像距,f为焦距)
(3)实验装置和器件:由LED组成的F光源,凸透镜,凹透镜,光屏,光具座
(4)实验步骤:
1安装光具座,并按次序装好F光源,透镜,光屏,观察凹凸透镜成像区别
2前后移动F光源使物距由大到小,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变化特点,记录物距及像距
3改变屏与透镜的距离,观察屏和透镜距离不等于像距时的像的特点
4改变物距与像距的相对关系,寻找清晰像规律
5多次实验求凸透镜焦距
(5)实验结论与讨论:
1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凸透镜成倒立实像或正立虚像
2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象异侧;物距等于二倍焦距,像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象异侧;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象异侧;物距等于一倍焦距,不成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象同侧;物距大于像距,成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成虚像
3屏与透镜距离不为像距时,像是模糊的

  • 1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MATLAB可以使用光学工具箱(Optics Toolbox)来计算通过透镜折射后的等相位面。具体步骤如下: 1. 定义透镜元件 使用光学工具箱的`Lens`类来定义透镜元件。例如,以下代码定义了一个球面透镜: ```matlab import rayoptics.* import rayoptics.elem.* import rayoptics.ray.* R = 10; % 球面半径 n = 1.5; % 透镜折射率 lens = Lens(); lens.FirstSurf = SphericalRefraction(R, Inf, n); lens.SecondSurf = SphericalRefraction(R, -10, 1); ``` 2. 定义源 使用光学工具箱的`Beam`类来定义源。例如,以下代码定义了一个位于透镜左侧的点源: ```matlab beam = Beam(); beam.Wavelength = 0.5; % 线波长为0.5um beam.Direction = [0; 0; -1]; beam.Position = [-20; 0; 0]; ``` 3. 计算等相位面 使用光学工具箱的`phase`函数,可以计算通过透镜折射后的等相位面。例如,以下代码计算了透镜折射后的等相位面,其中`numPoints`指定了等相位面的点数: ```matlab numPoints = 100; [phase, x, y] = phase(lens, beam, numPoints); ``` 4. 可视化结果 使用MATLAB的`surf`函数,可以将计算出的等相位面可视化。例如,以下代码将等相位面可视化为一个三维图像: ```matlab figure; surf(x, y, phase); title('Iso-Phase Surface'); xlabel('x (mm)'); ylabel('y (mm)'); zlabel('Phase (rad)'); ``` 以上就是MATLAB计算通过透镜折射后的等相位面的步骤。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计算是基于几何光学的近似,对于高精度的计算需要考虑更加复杂的物理模型。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Zanebla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