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导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1. 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应。它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和理论优势

  2. 人民性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3. 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去、到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4. 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发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一章

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1. 哲学的范畴

  2. 物质的存在方式

    1.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2.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空间的相对位置暂时不变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不变)。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运动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3.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基本存在形式
  3. 物质世界的二重性

    1.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最高级的物质存在形态。在自然界中一切都是自发产生的,而在人类社会中一切都是打着人的意识的印记,是人有目的的的实践活动的结果。在社会中有自然物质和自然力的运用,而构成社会存在基础的物质生产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
    2. 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客观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思想意识而存在的现实世界。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主观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并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人的实践活动是关键。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 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的实践活动能够改变自然事物的形态和面貌,在自然界打上人类的印记,使之成为人化的自然,但不能改变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

  2. 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物质体系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定形态。人类社会的自然基础是物质的,获取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的。

  3. 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

    1. 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
    2.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3. 意识的作用: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1. 内容与形式

    内容与形式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一对范畴。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把诸多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任何实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具有决定作用;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

  2. 本质与现象

    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本质)和外在表现(现象)的一对范畴。本质与现象是相互区别的;又是相互依存的。

  3. 原因与结果

    原因与结果是相互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相互区别的;又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

  4. 必然与偶然

    必然与偶然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相互转化的;又是相互依存的。

  5. 现实与可能

    现实与可能是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一对范畴。相互区别和相互转化。

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1. 辩证思维能力

  2. 历史思维能力

  3. 系统思维能力

    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和有机整体,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四个基本特征。

    系统思维能力就是从事物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其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思考的能力,就是全面系统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就是要坚持系统观念,用系统思维的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

  4. 战略思维能力

  5. 底线思维能力

  6. 创新思维能力

第二章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1. 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1. 客观实在性: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他虽然是人类有目的的、有意识的行为,但是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
    2. 自觉能动性: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的,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目的性是能动性的 主要表现。
    3. 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2. 实践的基本结构

    1. 实践主体: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负担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实践主体的能力包括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型因素(情感和意志))。实践主体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
    2. 实践客体: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可划分为:(创造角度)天然客体和人工客体;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物质性客体和精神性客体。
    3. 实践中介: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两个子系统(物质性工具系统和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他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类就是通过这种运动方式不断解决现实世界的矛盾。

  3. 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1. 物质生产实践: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劳动资料的需要,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2. 社会政治实践:处理各种政治关系的实践,主要指人们的政治活动。
    3. 科学文化实践: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具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中重要的形式有科学、艺术、教育等活动。
  4.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内容实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
    3.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践服务的,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4.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认识是一个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这个工程即在认识在实践基础上沿着科学性方向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也是时间在认识的指导下沿着合理性方向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中,主观必须统一于客观,认识必须统一于实践。这种统一是认识和实践的矛盾在发展中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标注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及其事物规律的正确反应。
    
     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但是真理的形式又是主观的。
    
     真理是客观的,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对于真理的主观形式看,真理是多样的。
    
  2.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 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1.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2.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2. 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认识有待扩展(客观世界的整体)和认识有待深化(特定事物)。
    3.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包含的,他的根源于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矛盾。
  3. 真理与谬误

    1. 真理与谬误的相互独立: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
    2.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谬误(真理是具体的,真理是全面的);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像真理转化。

    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想斗争而发展的。

第三章

社会基础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 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1.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近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3.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4.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 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

    1.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贯穿并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规定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性质。
    2. 社会主要矛盾:存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社会主要矛盾双方的内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和矛盾地位发生了变化,原来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从属地位的矛盾。

    社会基础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规定和制约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1. 对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1. 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2. 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3. 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2. 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 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2. 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首要就是有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科学技术的正确运用,始终坚持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让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2.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3.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1. 群众观点的内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着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两个方面: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和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1.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2.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 群众路线的实质:充分相信群众,坚决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 3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该资源内项目源码是个人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代码都测试ok,都是运行成功后才上传资源,答辩评审平均分达到96分,放心下载使用! ## 项目备注 1、该资源内项目代码都经过测试运行成功,功能ok的情况下才上传的,请放心下载使用! 2、本项目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人工智能、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老师或者企业员工下载学习,也适合小白学习进阶,当然也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作业、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 3、如果基础还行,也可在此代码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其他功能,也可用于毕设、课设、作业等。 下载后请首先打开README.md文件(如有),仅供学习参考, 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该资源内项目源码是个人的课程设计,代码都测试ok,都是运行成功后才上传资源,答辩评审平均分达到96分,放心下载使用! ## 项目备注 1、该资源内项目代码都经过测试运行成功,功能ok的情况下才上传的,请放心下载使用! 2、本项目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人工智能、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老师或者企业员工下载学习,也适合小白学习进阶,当然也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作业、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 3、如果基础还行,也可在此代码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其他功能,也可用于毕设、课设、作业等。 下载后请首先打开README.md文件(如有),仅供学习参考, 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