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GNSS信号中相位平滑伪距提取STEC中的DCB

最近在从GNSS信号中提取STEC,在这步之前的工作先略过。但是这个DCB处理的公式很迷惑。找了好多文献才找到靠谱的解释。

DCB可以从IGS官方发布的文件中获取,问题在于,这个文件并不包括全球所有测站,所以,自己解算DCB是比较普遍的做法。

先来看公式::

\begin{aligned}&P_{r,f}^{s}=\rho_{r}^{s}+c(\delta t_{r}-\delta t^{s})+T_{r}^{s}+I_{r,f}^{s}+B_{r,f}+B_{f}^{s}+\varepsilon_{r,f}^{s}\\&L_{r,f}^{s}=\rho_{r}^{s}+c(\delta t_{r}-\delta t^{s})+T_{r}^{s}-I_{r,f}^{s}+b_{r,f}+b_{f}^{s}+\lambda_{f}N_{r,f}^{s}+\xi_{r,f}^{s}\end{aligned}

公式就不多解释了,r,s,f分别代表接收机,卫星,信号频率,P是伪距,L是载波相位测量。

B是伪距硬件延迟,b是相位硬件延迟。

通过差分f1,f2信号观测数据,也就是无几何距离组合,可以消除频率无关项,提取电离层。

也就是 P1-P2, L1-L2,这两种方法都能提取出STEC。

\begin{aligned}&P_{r,4}^{s}=P_{r,f_{1}}^{s}-P_{r,f_{2}}^{s}=I_{r,f_{1}}^{s}-I_{r,f_{2}}^{s}+B_{r,f_{1}}+B_{f_{1}}^{s}-(B_{r,f_{2}}+B_{f_{2}}^{s})+\varepsilon_{r,4}^{s}\\&L_{r,4}^{s}=L_{r,f_{1}}^{s}-L_{r,f_{2}}^{s}=-I_{r,f_{1}}^{s}+I_{r,f_{2}}^{s}+b_{r,f_{1}}+b_{f_{1}}^{s}-(b_{r,f_{2}}+b_{f_{2}}^{s})+N_{r,4}^{s}+\xi_{r,4}^{s}\end{aligned}

其中:

\begin{aligned}&N_{r,4}^{s}=\lambda_{f_{1}}N_{r,f_{1}}^{s}-\lambda_{f_{2}}N_{r,f_{2}}^{s}\\&\varepsilon_{r,4}^{s}=\varepsilon_{r,f_{1}}^{s}-\varepsilon_{r,f_{2}}^{s}\\&\xi_{r,4}^{s}=\xi_{r,f_{1}}^{s}-\xi_{r,f_{2}}^{s}\end{aligned}

\begin{aligned}&SATEC_{r}^{s}=\alpha P_{r,4}^{s}=T_{S,r}^{s}+DCB_{r,f_{1}f_{2}}+DCB_{f_{1}f_{2}}^{s}+\alpha\varepsilon_{r,4}^{s}\\&SRTEC_{r}^{s}=-\alpha L_{r,4}^{s}=T_{S,r}^{s}-DPB_{r,f_{1}f_{2}}-DPB_{f_{1}f_{2}}^{s}-\alpha N_{r,4}^{s}-\alpha\xi_{r,4}^{s}\end{aligned}

SATEC为斜向绝对电子密度总数,由伪距差分提取得到的TEC观测数据; 
SRTEC为斜向相对电子密度总数,由相位差分而来的TEC观测数据

另外,式中其它项表示:
\begin{cases}\alpha=\frac{f_1^2f_2^2}{40.3(f_2^2-f_1^2)}\\DCB_{r,f_1f_2}=\alpha(B_{r,f_1}-B_{r,f_2})\\DCB_{f_1f_2}^s=\alpha(B_{f_1}^s-B_{f_2}^s)\\DPB_{r,f_1f_2}=\alpha(b_{r,f_1}-b_{r,f_2})\\DPB_{f_1f_2}^s=\alpha(b_{f_1}^s-b_{f_2}^s)\end{cases}

注意,这里DCB、DPB以TECu为单位,除以(a*c)即可转换至时间单位,其中 c为光速。从上式可以看到,伪距及相位经过双频差分后均可以提取出包含误 差的TEC数据

我的疑惑在于,在大多数的文章中,DPB这一项(有时用b,或者d表示),在推导中,推着推着就没了,但是,这一项,是合并进了DCB还是消除了,很多文章并没有很明确的解释。

继续:

相位差分提取TEC:

对于相位差分提取的TEC观测数据即SRTEC,误 差包括相位对应的硬件延迟DPB(包含卫星以及接收机的DPB)、差分后的整周 模糊度对应项, \alpha N_{r,4}^s 以及噪声及多径造成的误差。其中DPB比较稳定,\alpha N_{r,4}^s在相位观测值未发生周跳的情况下即一个连续的观测弧段下,被认为是固定值。令
dpb_{r,f_1f_2}^s=-DPB_{r,f_1f_2}-DPB_{f_1f_2}^s-\alpha N_{r,4}^s ,,则dpb_{r,f_1f_2}^s在每一个连续观测弧段对应一个 固定值,将其改写为dpb_{arc}下标arc表示观测弧段编号.

SRTEC可以表示为:SRTEC_{arc}=T_{S,arc}+dpb_{arc}
利用电离层TEC模型,估计每个连续观测弧段对应的相位差分偏差dpb_{arc},即可 得到高精度的STEC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发生周跳,则dpb_{arc}改变。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对 于相位差分提取TEC观测数据,其主要问题在于周跳探测,区分开整周模糊度 不同的观测弧段。

相位平滑伪距:

相位平滑伪距通过补偿SRTEC至SATEC的大小来兼得两者的长处。该技 术最早由Mannucci et al. (1998) 提出

在基于GNSS电离层TEC监测方面,相位平滑伪距是目前处理 TEC观测数据的主流方法。对于编号为arc的弧段,对应卫星及接收机编号分别 为r及s,(2.6)式中SATEC可以改写为:

SATEC_{arc}=T_{S,arc}+DCB_{r,f_1f_2}+DCB_{f_1f_2}^s+\alpha\varepsilon_{r,4}^s

令该弧段SRTEC的补偿值为: 
\Delta S_{arc}=\frac{\sum_{n=1}^Nw^2(SATEC_{arc}-SRTEC_{arc})}{\sum_{n=1}^Nw^2}

\Delta S_{arc}=DCB_{r,f_{1}f_{2}}+DCB_{f_{1}f_{2}}^{s}-dpb_{arc}

则相位平滑伪距得到的TEC观测值OSTEC如下: 
OSTEC_{r}^{s}=SRTEC_{arc}+\Delta S_{arc}=T_{S,arc}+DCB_{r,f_{1}f_{2}}+DCB_{f_{1}f_{2}}^{s}

可以看到经过相位平滑伪距处理后,TEC观测数据OSTEC由每个弧段的SRTEC 加上固定补偿值得来,具有SRTEC的平滑。同时OSTEC由真实的STEC及DCB 组成,具有SATEC的绝对性.

列一下公式

SRTEC_{arc}=T_{S,arc}+dpb_{arc}
\Delta S_{arc}=DCB_{r,f_{1}f_{2}}+DCB_{f_{1}f_{2}}^{s}-dpb_{arc}
这样就只剩DCB了,DPB是被消除了。

以上推导来自武汉大学赵家奇博士论文《基于GNSS的高精度电离层TEC获取
及电子密度反演》。

描述不详细的地方可以找到论文参考一下。

Python读取官方发布的DCB文件进行硬件延迟改正实现STEC提取_dcb改正-CSDN博客

刚才回过头看搜集的一些资料才发现,其实这篇文章已经提到了DPB被消除的原因,只是当时不明白“载波上的硬件延迟北吸收进模糊度参数中一同被估计的,所以在STEC提取总,最大的误差就是伪码上的硬件延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