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 - 9.MECE法(学习笔记)

MECE是(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缩写,指的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分类原则。通过MECE方法对问题进行分类,能做到清晰准确,从而容易找到答案。

问题场景:项目组的张雨萱小妹纸又迟到了!上个月居然迟到了19天!原本同事们迟到个两三天,HR是不会管的,可这一个月19天迟到也太夸张了,于是告到领导那里。

妹纸哭得梨花带雨地来投诉:

  • 那项目组好多人都迟到呀,你们也不管;
  • 那遇到下大雨全程堵车呀,你们又不管;
  • 那临近项目上线,就是搞到很晚呀;
  • 那前一天加班了,就是会到的晚呀……

问:该咋分析实际情况?

不用MECE的恶果

新手数据分析师,马上拿个笔在这列清单:

  • 迟到原因1:堵车
  • 迟到原因2:下雨
  • 迟到原因3:项目上线
  • 迟到原因4:加班
  • 迟到原因5:自己懒
  • 迟到原因6:其他

这么干的话,他们很快会发现:各种原因是交织在一起的!下雨了又自然会堵车,加班和项目上线也是经常重叠的,懒和所有问题是重叠的;然后又有可能既下雨又加班又很懒……根本扯不清到底影响多少,即使都扯清了,还有个其他在等着呢。这就是没有用MECE法则拆解问题的坏处:数据分析毫无逻辑,变成了单纯的拉交叉表

MECE如何操作

1.确立目标

注意,现实中就是一个问题多个因素缠绕在一起的,因此到底怎么把问题归类,首先取决于决策的目标:想赶尽杀绝还是可以放人一马;比如眼前的问题,首先要做的是分清楚:到底是想怼妹纸,还是帮妹纸。

  • 怼人:严格要求,只要参合一点个人因素,就是你的问题!
  • 帮人:宽松要求,只要发现能用外因解释,就不会归罪个人。

2.分步骤梳理问题

注意: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能指导业务改善,因此分析逻辑应指向业务可以落地的地方;比如这一条逻辑的拆解,是完全没有考虑天气问题的。

因为工作量多少,是领导可以安排的;法不责众,是领导可以接受的;在业务能动性范围内讨论的时候,尽量不要扯业务不能控制的因素,这样能直接导向一个有用的业务结论;而不是一上来就扯天气,最后结论是:“请领导学习如何呼风唤雨的魔法”——这样铁定被批。

类似地,在分解第二逻辑分支的时候,既然大目标已经定了:要帮人;就可以用“下雨了,全城堵车”之类的理由来开脱。

注意,这里又有个小技巧:选择切入维度,选可量化的维度

比如下雨“下雨了,全城堵车”听起来是个好理由,但是:

  • 如何量化下雨?
  • 小雨、大雨、暴雨?
  • 小雨也堵车?
  • 堵车就一定迟到?

这些都很难量化清楚,所以可以换个更简单的量化方法;“下雨了,全城堵车”指向的结果是:“大家都会迟到”;那就直接看“大家是否都迟到了”就好了(如下图)。

3.代入数据量化

4.导出业务结论

最后,可以导出业务结论了。业务结论包含两个方面:

  • 来自整体结构的判断,小妹纸到底是主观懒,还是客观原因多。
  • 对每一个细化问题点的小结论,到底要辅导工作,还是简单放过去。

做完了推断,还能直接设定观察指标,持续观察问题走势。

观察包括:

  • 数量变化:是不是迟到天数减少了。
  • 结构变化:是不是因为客观原因的天数减少了。
  • 细化问题点变化:因为工作分配导致加班天数,是不是在消减工作量后减少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