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问题思维方法】什么是MECE法则?

MECE法则,是麦肯锡公司的巴巴拉·明托(Barbara Minto)在《金字塔原理》(The Minto Pyramid Principle)(这本书很重要,后面会专门研究)中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一种很有用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很多高手之所以逻辑缜密,全都是依仗它的加持。

一、什么是 MECE 法则?

MECE(发音:me see)分析法是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首字母缩写词,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即所谓的 "无重复无遗漏"。对于工厂的管理逻辑来说,“错漏反”乃是大忌,最容易出错又最关键的位置就是需要这样的思维逻辑加持。

在按照 MECE 原则将某个整体(不论是客观存在的还是概念性的整体)划分为不同的部分时,必须保证划分后的各部分符合以下要求:

  • 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 (Mutually Exclusive) — “相互独立”意味着问题的细分是在同一维度上,并有明确区分、不可重复的
  • 所有部分完全穷尽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 “完全穷尽” 则意味着全面、完整,没有遗漏或缺失

 

当我们在分析解决问题,或对复杂事物进行分明别类时,往往会用到MECE法则。它能有效的帮我们对问题进行结构化分析,或对事物进行归类分组,避免因思维混乱而出现重叠或遗漏的逻辑问题。

特别是在面对严重且错综复杂的问题时,经常出现能够明确的问题表象不一致,诱因和问题根因不明晰,分析结果没有强关联性,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运用高效的思维分析逻辑,把现有情报进行归纳梳理,把异常现象细分后再进行分析思考。

根据“熵增”定律,对着一滩“浑水”进行“摸鱼”,只会把“水”搅动成“泥”,最后思维陷入循环无法自拔。必须把“浑水”根据不同维度进行分类,按高度分为浅水,中位水,深水;按照水流快慢分为死水,缓水,急流等等。分开进行验证讨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问题当中抽丝剥茧出问题的根因。

例如下图,把运动员分男选手和女选手,已经做到了“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符合MECE法则;而另一个分类就不符合MECE法则,我们会发现,不成熟的分类方法要么有遗漏,要么有重叠又有遗漏。

所以,分类很重要,基于科学方法的分类更重要。有点像钢七连的精神,对待问题碎片要“不抛弃,不放弃。”

 

二、MECE分类的五个方法

1、二分法

二分法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其实就是把事物分成 A 和非 A 两个部分,如“白天、黑夜”、“男人、女人”、“国内、国外”、“内部、外部”等等。

总之,这种问题算是比较简单的一类,可以概括为“非黑即白”类问题。

2、流程法

流程法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流程、程序,对过程进行逐一的拆解。

例如,景泰蓝的制作可以分为七个步骤:做胎、掐丝、烧制、点蓝、烧蓝、打磨、镀金。

3、要素法

要素法主要用于事物由哪些要素(或部分)组成,把一个整体分成不同的构成部分;但是,在拆解要素时要保持维度的一致性,否则有可能出现有重叠和遗漏的问题。

例如,某图书馆可以按楼层这个维度来划分:一楼、二楼、三楼(如图3);也可以按功能区域来划分:信息服务区、藏书区、阅览区、公共活动区、办公区(如图4);但不能把楼层和功能区进行交叉,否则符合和MECE法则(如图5)。

 

 

4、公式法

公式法是按照公式设计的要素进行分类,公式若成立,那么要素的分类就符合MECE原则。比如 GMV=客流量X客单价

 

5、矩阵法

矩阵法就是把事物按二维矩阵进行分类或划分,例如说时间管理中常用的紧急且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但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的分类方法就是典型的矩阵法。

 

与矩阵法类似的还有“优先级排列法”,有部分人认为这种分级方法过于主观化,没有办法行而有效的将问题进行分解,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根据一些规则,来把问题分为“P0(最紧急)”-“P1”-"P2"-"P3"(次要问题或不算异常问题,仅作为优化)。

 

三、应用MECE法则进行分类的四个步骤

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步骤来运用MECE原则。

第1步:确定范围

在应用MECE法则之前,首先要明确问题的范围和边界;也就是要明确当下讨论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以及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这也让”完全穷尽“成为一种可能。换句话说,MECE中的”完全穷尽“是指有边界的穷尽。

第2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切入点是指准备从哪个维度来对事物进行划分,切入点应该要有共同的属性是什么。比如,是按位置分、按功能分还是按结构序列分?同一事物可以按不同的维度寻找不同的切入点,切入点不同,对事物划分的结果也会截然不同;在找切入点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以终为始!这个时候要反复思考,你当初要解决的【问题】或当初分析的【目的】是什么。换句话说,你希望分类后解决什么问题,得出什么结论。请时刻记住【以终为始】!

应用MECE法则,高手和菜鸟的区别往往就在于,高手能以独到且合适的视角寻找到好的切入点。

第3步:继续往下拆分

对于拆解出来的要素,可以继续往下按照”MECE法则“进行拆解,但是,始终要记住”你进行拆解分析的目的是什么?”要以终为始,不能为了拆解而拆解。

 

第4步:检验是否有遗漏或重复

结合逻辑树结构图,用可视化的方式对分类拆解的结果进行检验,看看是否遗漏?是否有重叠?当然,有时也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经过拆分之后,仍然有几项不属于不知道归到那一楼,但这几项还比较重要,这时你可以试着加一个类别——其他。(但尽量不要出现”其他“的分类,如果出现”其他“,则极有可能是我们还没有想清楚)。

同时,请记住,随着事物的法则和认知的深入,原来的逻辑结构图有可能会发生改变。如果可以,尽量适时调整优化。

四、注意事项

MECE法则虽然好用,而且实用,但是应用的时候也要注意几点:

1、要明确目标:始终要记住:“进行分类、拆解的目的是什么?”,不能为了拆解而拆解;对于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去分类和拆解。

2、讲究层级一致:同一层级应该是同一类别和属性;例如,前面对图书馆的空间进行分类的方式,就说明了层级一致性的重要性。

3、多积累理论框架和管理模型:成熟的理论框架和管理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进行分析和拆解,而且很实用。

五、MECE法则也有缺点:

MECE法则虽然对复杂事物的要素进行了完整和独立的拆解,但是事实上,被拆解各个分解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现实中的问题往往是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因而,MECE法则层层拆解的树状结构是不适用的。

MECE法则是偏静态分析,而要素之间的关联依赖和影响,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路线是动态分析,动态加静态结合的分析才是完整的分析,由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形成的动态平衡架构则是我们需要的系统思维

为了避免过度或者偏激的使用MECE法则,我建议在第一步确认问题范围的时候要适当的确定自己的解决目标,也叫确认清楚问题解决的评价体系(建议使用评分制),例如:解决到什么程度算好,解决到什么结果算优良中差,目标和评价体系明确之后,你就明白这条路走到什么程度就该停了,不用过度发散或者过度分解。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