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定大模型面试:常见问题及专业解答汇总

大模型相关的面试问题通常涉及模型的原理、应用、优化以及面试者对于该领域的理解和经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大模型面试问题以及建议的回答方式:

  1. 请简述什么是大模型,以及它与传统模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回答:大模型通常指的是参数数量巨大的深度学习模型,如GPT系列。它们与传统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规模:大模型拥有更多的参数和更复杂的结构,从而能够处理更复杂、更广泛的任务。此外,大模型通常需要更多的数据和计算资源进行训练和推理。
  1. 谈谈你对Transformer模型的理解,以及它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
  • 回答:Transformer模型是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结构,它通过多头自注意力和编码器-解码器结构,有效地捕捉序列数据中的长期依赖关系。在自然语言处理中,Transformer广泛应用于机器翻译、文本摘要、问答系统等任务,并取得了显著的性能提升。
  1. 你如何评估大模型的性能?有哪些常用的评估指标?
  • 回答:评估大模型性能时,我们通常会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准确率、召回率、F1值等。对于生成式任务,如文本生成,我们可能还会关注流畅性、多样性和相关性等指标。此外,模型的效率、稳定性和可解释性也是重要的评估方面。
  1. 请描述一下你如何对大模型进行优化,以提高其性能和效率。
  • 回答:优化大模型涉及多个方面。在模型结构上,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网络架构、减少模型复杂度或采用更高效的注意力机制。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分布式训练、混合精度训练等技术来加速训练过程。同时,通过剪枝、量化等手段进行模型压缩,可以在保持性能的同时降低模型大小和推理时间。
  1. 你是否有过使用或开发大模型的经验?请分享一个具体的案例。
  • 回答(如果有经验):在之前的工作中,我参与了一个基于大模型的文本生成项目。我们使用了GPT系列的预训练模型,并通过微调使其适应特定的任务需求。通过优化模型结构和训练策略,我们成功地提高了模型的生成质量和效率,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回答(如果没有经验):虽然我没有直接使用或开发过大模型的经验,但我对大模型的原理和应用有深入的了解。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能够迅速掌握大模型的开发和优化技巧,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色的表现。

  1. 面对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所需的庞大计算资源,你有什么解决方案或建议?
  • 回答:面对大模型所需的计算资源挑战,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可以利用云计算平台提供的高性能计算资源来加速模型的训练和推理。其次,通过优化算法和硬件加速技术,如使用专门的AI芯片或GPU集群,可以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模型压缩和分布式推理等技术来降低推理阶段的资源需求。
  1. 在开发大模型时,你如何确保模型的可解释性和公平性?
  • 回答:确保大模型的可解释性和公平性是至关重要的。在模型设计阶段,我们可以采用结构更简单、更透明的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模型的决策过程。同时,可以通过可视化技术来展示模型的内部表示和决策路径,提高模型的可解释性。在公平性方面,我们需要在数据收集和模型训练过程中注意避免偏见和歧视,确保模型对不同群体具有一致的性能表现。

Transformer的常见面试题涵盖了模型的结构、原理、应用以及优化等多个方面。下面列举了一些可能的面试题及其建议的解答方式:

  1. 请简述Transformer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解答:Transformer由编码器(Encoder)和解码器(Decoder)组成,每个编码器和解码器都包含多层自注意力机制和前馈神经网络。自注意力机制允许模型处理输入序列中的依赖关系,无论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多远。通过堆叠多个编码器和解码器,Transformer可以捕捉更复杂的特征并生成高质量的输出。
  2. 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作用是什么?

    • 解答: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允许模型在不同子空间上同时捕捉信息,从而增强了对输入序列的表达能力。每个头关注输入序列的不同部分,然后将它们的结果拼接起来,以获得更全面的特征表示。
  3. 为什么Transformer使用位置编码(Positional Encoding)?

    • 解答:由于Transformer模型本身不包含循环或卷积结构,它无法捕捉序列中的位置信息。因此,需要额外的位置编码来提供每个位置上的信息,以便模型能够区分不同位置的输入元素。
  4. 如何优化Transformer模型的性能?

    • 解答:优化Transformer模型的性能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如使用混合精度训练、分布式训练来加速训练过程;通过模型剪枝、量化等方法减小模型大小,提高推理速度;还可以采用更有效的自注意力机制变体或优化算法来提高模型的收敛速度和性能。
  5. Transformer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有哪些应用?

    • 解答:Transformer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机器翻译、文本摘要、问答系统、语音识别、文本生成等。由于其强大的特征提取和表示学习能力,Transformer已经成为许多NLP任务的基准模型。
  6. 请谈谈你对Transformer未来发展的看法?

    • 解答:随着计算资源的不断提升和算法的不断优化,Transformer模型将继续发展并拓展其应用领域。未来可能会看到更高效的自注意力机制、更轻量级的模型结构以及更多跨领域的应用出现。同时,随着对模型可解释性和公平性的关注增加,Transformer模型也将在这方面取得更多进展。

大模型模型结构是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重要话题,面试中常见的问题往往围绕模型的结构特点、创新之处、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展开。以下是一些可能遇到的大模型模型结构面试题及其解答建议:

面试题1:请简述你了解的大模型的主要结构特点。

解答:大模型通常具有深层的网络结构,包含大量的参数和计算单元。其结构特点可能包括:多层的自注意力机制,用于捕捉输入序列中的依赖关系;编码器和解码器的设计,分别用于生成输入序列的上下文表示和生成输出序列;以及残差连接和层归一化等技术,用于提高模型的训练稳定性和性能。

面试题2:大模型中的注意力机制是如何工作的?它在大模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解答:注意力机制允许模型在处理输入序列时,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部分上,从而更有效地捕捉关键信息。在大模型中,注意力机制通常通过计算输入序列中不同位置之间的相关性得分来实现,得分高的位置将获得更多的关注。这种机制有助于模型捕捉长距离依赖关系,并提升对复杂语言现象的处理能力。

面试题3:大模型中的优化算法有哪些常见的选择?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解答:大模型训练中常用的优化算法包括梯度下降(SGD)、Adam、RMSProp等。SGD简单直观,但收敛速度可能较慢;Adam结合了梯度的一阶和二阶矩估计,通常具有较好的收敛速度和性能,但可能需要对学习率进行精细调整;RMSProp则是对SGD的一种改进,通过调整每个参数的学习率来加速收敛。选择哪种优化算法取决于具体任务和数据特点。

面试题4:如何处理大模型训练过程中的梯度消失或梯度爆炸问题?

解答:梯度消失或梯度爆炸是深度学习训练中的常见问题。对于大模型,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缓解这些问题,如使用层归一化(Layer Normalization)或批量归一化(Batch Normalization)来稳定每层的输出分布;使用残差连接(Residual Connections)来减轻深层网络中的梯度消失问题;选择合适的激活函数,如ReLU、Leaky ReLU等,以避免梯度消失;以及精心调整学习率和优化算法,以避免梯度爆炸。

面试题5:在大模型设计中,如何权衡模型的复杂度和性能?

解答:权衡模型的复杂度和性能是构建大模型时的重要考虑因素。通常,更复杂的模型具有更强的表示能力,但也可能导致更高的计算成本和过拟合风险。因此,在设计大模型时,需要根据任务需求、计算资源和数据集大小等因素进行权衡。可以通过实验验证不同复杂度模型的性能表现,选择最适合当前场景的模型结构。

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是深度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尤其在自然语言处理(NLP)和计算机视觉(CV)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是一些关于注意力机制的常见面试题及其解答方式:

面试题1:请解释什么是注意力机制,并举例说明其应用场景。

解答:注意力机制是一种模拟人类注意力分配过程的模型,它能够在处理大量信息时,选择性地关注对任务更重要的信息,忽略无关信息。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注意力机制常用于机器翻译、文本摘要、问答系统等任务中,帮助模型捕捉输入序列中的关键信息。在计算机视觉中,注意力机制也用于图像识别、目标检测等任务,使模型能够关注图像中的关键区域。

面试题2:注意力机制是如何工作的?请简述其计算过程。

解答:注意力机制通常包括查询(Query)、键(Key)和值(Value)三个组件。在计算过程中,首先计算查询与每个键之间的相似度得分,然后对这些得分进行归一化处理(如使用softmax函数),得到注意力权重。最后,根据这些权重对值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的注意力输出。这个过程允许模型根据查询的需求,动态地调整对不同键和值的关注程度。

面试题3:多头注意力机制(Multi-head Attention)是什么?它相比单头注意力有什么优势?

解答:多头注意力机制是将输入序列分成多个头(Head),每个头独立地进行注意力计算,然后将结果拼接起来。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捕捉输入序列中不同子空间的信息,增强模型的表达能力。相比单头注意力,多头注意力能够更全面地考虑输入序列的各个方面,提高模型的性能。

面试题4:注意力机制如何解决长序列依赖问题?

解答:对于长序列依赖问题,传统的循环神经网络(RNN)往往难以捕捉远距离的信息。而注意力机制通过直接计算查询与序列中每个位置的相似度,并据此分配权重,能够直接关注到与当前任务最相关的部分,无论它们在序列中的位置如何。因此,注意力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长序列依赖问题。

面试题5: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调整注意力机制的参数以优化模型性能?

解答:在实际应用中,调整注意力机制的参数通常包括调整嵌入维度、头数、相似度函数等。嵌入维度的选择应根据任务复杂度和计算资源来权衡;头数的增加可以提高模型的表达能力,但也会增加计算复杂度;相似度函数的选择可以根据任务特性和数据分布来确定。此外,还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优化算法和学习率调整策略来优化模型的训练过程。

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在深度学习,特别是在自然语言处理(NLP)和计算机视觉(CV)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允许模型对输入数据的不同部分赋予不同的权重,从而聚焦于对任务最重要的信息。
所有资料 ⚡️ ,朋友们如果有需要全套 《LLM大模型入门+进阶学习资源包》,扫码获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ttention的计算方式

Attention的计算通常可以分为几个步骤,以下是一个基本的例子:

  1. 查询(Query)、键(Key)和值(Value)的生成:对于每一个输入序列,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一系列的键、值和查询向量。这通常是通过一个线性变换(如一个全连接层)来实现的。
  2. 计算注意力分数:对于每一个查询向量,我们计算它与所有键向量的相似度(或相关性)。这通常是通过点积、余弦相似度或其他相似度函数来实现的。然后,我们使用softmax函数将这些相似度分数转化为概率分布,得到注意力权重。
  3. 加权求和:最后,我们使用这些注意力权重对值向量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的注意力输出。

参数量

Attention机制的参数量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嵌入维度:查询、键和值向量的维度。
  2. 线性变换的参数:用于生成查询、键和值向量的全连接层的参数。

具体的参数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

  • 假设嵌入维度为d,输入序列的长度为n,那么每个输入元素对应的嵌入向量就有d个参数。
  • 对于线性变换,如果有m个隐藏单元(即全连接层的输出维度),那么每个线性变换就有d*m个参数(权重)和m个偏置参数。

因此,总的参数量将取决于嵌入维度、序列长度以及线性变换的隐藏单元数量。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计算是基于基本的注意力机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有更复杂的变体,如多头注意力(Multi-head Attention),其参数量会相应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注意力机制增加了模型的复杂性和参数量,但它通常能显著提高模型的性能,特别是在处理长序列或需要关注特定信息的任务中。

大模型位置编码的常见面试题主要聚焦于位置编码的作用、原理、实现方式以及优缺点等方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面试题及其建议的解答方式:

面试题1:请解释什么是位置编码,为什么在大模型中需要位置编码?

解答:位置编码是一种在模型中表示序列中token位置信息的方法。在大模型中,特别是像Transformer这样的模型中,由于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 mechanism)是位置无关的,即无论序列中的token顺序如何变化,通过自注意力机制计算得到的每个token的隐藏嵌入(hidden embedding)都是相同的。这与人类处理语言信息的方式不符,因为语言中的词序对于理解语义至关重要。因此,需要位置编码来在模型中加入位置信息,使得模型能够区分不同位置的token。

面试题2:请简述Transformer中的位置编码是如何实现的?

解答:Transformer中采用了固定的位置编码(positional encoding)来表示token在句子中的绝对位置信息。这种位置编码是通过一系列的计算得到的,通常包括正弦和余弦函数的组合,以确保不同位置的编码具有独特的特征。这些位置编码被添加到输入嵌入(input embedding)中,作为模型输入的一部分。

面试题3:相对位置编码和绝对位置编码有什么区别?

解答:绝对位置编码,如Transformer中使用的固定位置编码,为每个token在序列中的绝对位置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表示。而相对位置编码则关注token之间的相对距离,而不是它们在序列中的绝对位置。在计算注意力得分和加权值时,相对位置编码会加入一个可训练的表示相对位置的参数。这种编码方式有助于模型更好地捕捉序列中的局部依赖关系。

面试题4:位置编码有哪些优缺点?

解答:位置编码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在模型中显式地表示token的位置信息,从而提高模型对序列数据的处理能力。特别是在处理自然语言等具有严格顺序要求的数据时,位置编码至关重要。然而,位置编码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固定的位置编码可能无法适应不同长度的序列或复杂的序列结构。此外,相对位置编码虽然能够捕捉局部依赖关系,但可能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和训练时间来优化。

面试题5:在大模型中,除了位置编码,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处理序列中的位置信息?

解答:除了位置编码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可以用来处理序列中的位置信息。例如,循环神经网络(RNN)通过隐藏状态来传递位置信息,使得模型能够逐渐累积序列中的上下文。另外,卷积神经网络(CNN)通过卷积操作来捕捉序列中的局部依赖关系,从而隐式地处理位置信息。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任务和数据特点进行选择。

通过准备这些面试题及其解答方式,你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在大模型位置编码方面的理解和实践经验,提高在面试中的竞争力。同时,也建议你结合具体的模型架构和应用场景,深入研究和理解位置编码的实现细节和优缺点。

大模型的Tokenizer是实现文本到数值的转换的关键组件,其实现方法和原理对于理解NLP模型和数据处理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Tokenizer实现方法、原理以及可能的面试题和解答建议。

Tokenizer实现方法与原理

Tokenizer的主要作用是将文本序列转换为模型能够理解的数值序列。它的实现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分词:将文本切分成单词、子词或字符等更小的单元。这有助于模型捕捉文本中的局部信息和上下文依赖。

  2. 标记化:为每个分词单元分配一个唯一的ID。这样,模型就可以通过ID来识别和处理这些单元。

  3. 构建词汇表:将所有唯一的分词单元及其对应的ID存储在一个词汇表中。这个词汇表是模型训练和推理的基础。

常见的Tokenizer实现方法包括基于规则的分词(如空格分词)、基于统计的分词(如n-gram分词)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如BPE、WordPiece、SentencePiece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任务和场景。

常见面试题及解答建议

面试题1:请简述Tokenizer的作用及其在NLP模型中的重要性。

解答:Tokenizer在NLP模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负责将原始的文本数据转换为模型能够理解和处理的数值序列。这种转换是模型训练和推理的基础,因为它使得模型能够捕捉文本中的语义信息和上下文依赖。没有Tokenizer,模型将无法处理原始的文本数据。

面试题2:请描述一种你熟悉的Tokenizer实现方法,并解释其原理。

解答:我熟悉的一种Tokenizer实现方法是WordPiece。WordPiece是一种基于贪心算法的分词方法,它试图找到一个能够平衡词汇表大小和分词粒度的最优解。它首先根据训练数据构建一个初始词汇表,然后不断合并出现频率最高的相邻子词,直到达到预设的词汇表大小或满足其他停止条件。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词汇表的大小,同时保持对文本信息的充分表达。

面试题3:在处理多语言文本时,Tokenizer会遇到哪些挑战?你如何解决这些挑战?

解答:在处理多语言文本时,Tokenizer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如不同语言的分词规则、字符集和编码方式等差异。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多语言Tokenizer,如SentencePiece。SentencePiece能够自动学习跨语言的分词规则,并且支持多种字符集和编码方式。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增加多语言训练数据、使用统一的编码格式等方式来提高Tokenizer的性能和通用性。

面试题4:在模型训练和推理过程中,如何保证Tokenizer的一致性?

解答:为了保证Tokenizer在模型训练和推理过程中的一致性,我们需要确保训练和推理时使用的Tokenizer是相同的,并且使用了相同的词汇表。这可以通过将Tokenizer和词汇表作为模型的一部分进行保存和加载来实现。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将Tokenizer和词汇表序列化并保存到磁盘上;在推理过程中,我们可以加载这些保存的Tokenizer和词汇表,以确保与训练时的一致性。

通过准备这些面试题及其解答建议,你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对于Tokenizer实现方法和原理的理解,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建议你结合具体的模型和任务场景,深入了解不同Tokenizer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以便在面试中展现出对NLP领域的深入了解和实际经验。

大模型微调是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面试中常见的考察点。以下是一些关于大模型微调的常见面试题及其解答建议:

面试题1:请解释什么是大模型微调,以及它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的作用。

解答:大模型微调是指利用预训练的大模型作为基础,针对特定任务的数据进行模型参数的调整,以优化模型在该任务上的性能。微调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可以使模型更好地适应特定领域或场景的数据分布,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面试题2:为什么需要对大模型进行微调?

解答:预训练的大模型虽然具备强大的表示学习能力,但由于训练数据和任务目标的差异,直接应用于特定任务可能效果不佳。通过微调,模型可以针对特定任务的数据分布和目标进行优化,提高在该任务上的性能。此外,微调还可以加速模型的收敛速度,减少训练时间和计算资源。

面试题3:在进行大模型微调时,有哪些常见的策略或技巧?

解答:在进行大模型微调时,常见的策略或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学习率、使用早停法避免过拟合、利用正则化技术提高模型泛化能力、采用数据增强技术扩充训练数据等。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集成学习、迁移学习等方法进一步提升微调效果。

关于prompt tuning和prefix tuning在微调上的区别,以下是它们的详细解释:

Prompt Tuning

Prompt Tuning是一种新颖的微调方法,它利用了近年来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prompting技术。这种方法通过修改预训练模型的输入来适应特定任务,使模型在输入阶段就考虑到任务的特定需求。具体而言,Prompt Tuning会在输入序列前添加一些可学习的“提示”标记,这些标记在训练过程中会被优化以更好地引导模型理解任务。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保持预训练模型的大部分参数不变,从而减少过拟合的风险,并加速训练过程。

Prefix Tuning

Prefix Tuning方法则是通过微调预训练模型的特定部分(称为“前缀”)以适应特定任务。这种方法只微调前缀部分,而不是整个模型,从而减少了计算成本和过拟合的风险。Prefix Tuning的性能通常优于传统的微调方法,但可能不及完整的模型微调。它的核心思想是将任务相关的信息编码在前缀中,并通过优化前缀参数来使模型适应特定任务。

两者的区别

  1. 调整对象不同:Prompt Tuning主要调整的是模型的输入,通过在输入中添加提示来引导模型;而Prefix Tuning则是直接调整模型的部分参数,特别是前缀部分的参数。
  2. 调整范围不同:Prompt Tuning的调整范围相对较小,主要关注输入层面的变化;而Prefix Tuning的调整范围则相对较大,涉及模型内部的部分参数。
  3. 对模型的影响不同:由于Prompt Tuning主要修改输入,因此它对模型的影响较为间接;而Prefix Tuning直接修改模型参数,对模型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显著。

在面试中,当被问及这两种微调方法的区别时,可以结合上述解释进行回答,并强调它们各自的优势和适用场景。同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分享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和运用这两种方法。

大模型评测的常见面试题主要围绕模型的性能评估、评估指标、评估方法以及模型优化等方面展开。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面试题及其建议解答方式:

面试题1:请简述大模型性能评估的主要步骤。

解答:大模型性能评估的主要步骤包括:首先,根据业务需求确定评估指标,如准确率、召回率、F1值等;其次,收集并准备测试数据集,确保数据集的代表性和多样性;然后,在测试数据集上运行模型,并记录评估指标的结果;最后,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识别模型的优点和不足。

面试题2:在大模型性能评估中,你通常使用哪些评估指标?请举例说明。

解答:在大模型性能评估中,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准确率、召回率、F1值、AUC-ROC曲线等。准确率衡量了模型正确分类的样本比例,召回率衡量了模型找出所有正例的能力,F1值则是准确率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值。AUC-ROC曲线则展示了模型在不同阈值下的性能表现。具体使用哪些指标取决于任务需求和业务场景。

面试题3:请解释什么是过拟合和欠拟合,并说明如何在大模型评测中避免它们。

解答:过拟合是指模型在训练数据上表现良好,但在测试数据上性能下降,即模型过于复杂以至于“记住”了训练数据的噪声。欠拟合则是指模型在训练数据上表现不佳,即模型过于简单无法捕捉数据的内在规律。为了避免过拟合,可以采用正则化、增加数据集多样性、使用dropout等方法;为了解决欠拟合,可以尝试增加模型复杂度、优化模型结构或使用更强大的特征表示。

面试题4:在大模型评测中,你如何进行特征选择和模型调优?

解答:特征选择通常涉及分析特征的重要性、相关性以及冗余性,以确定哪些特征对模型性能有积极影响。可以使用如特征重要性评分、相关性矩阵或特征选择算法(如递归特征消除)等方法进行特征选择。模型调优则涉及调整模型的超参数,如学习率、批次大小、正则化系数等,以优化模型的性能。可以使用网格搜索、随机搜索或贝叶斯优化等方法进行模型调优。

面试题5:请谈谈你对A/B测试的理解,并说明它在大模型评测中的应用。

解答:A/B测试是一种比较两种或多种模型性能的方法,通过将用户随机分配到不同的模型版本中,收集并分析它们在实际环境中的表现数据。在大模型评测中,A/B测试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哪个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更具优势。通过A/B测试,我们可以评估模型在真实场景下的性能,包括用户满意度、业务指标提升等,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如何学习AI大模型?

我在一线互联网企业工作十余年里,指导过不少同行后辈。帮助很多人得到了学习和成长。

我意识到有很多经验和知识值得分享给大家,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能力和经验解答大家在人工智能学习中的很多困惑,所以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还是坚持各种整理和分享。但苦于知识传播途径有限,很多互联网行业朋友无法获得正确的资料得到学习提升,故此将并将重要的AI大模型资料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阶段: 从大模型系统设计入手,讲解大模型的主要方法;

第二阶段: 在通过大模型提示词工程从Prompts角度入手更好发挥模型的作用;

第三阶段: 大模型平台应用开发借助阿里云PAI平台构建电商领域虚拟试衣系统;

第四阶段: 大模型知识库应用开发以LangChain框架为例,构建物流行业咨询智能问答系统;

第五阶段: 大模型微调开发借助以大健康、新零售、新媒体领域构建适合当前领域大模型;

第六阶段: 以SD多模态大模型为主,搭建了文生图小程序案例;

第七阶段: 以大模型平台应用与开发为主,通过星火大模型,文心大模型等成熟大模型构建大模型行业应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学会后的收获:👈
• 基于大模型全栈工程实现(前端、后端、产品经理、设计、数据分析等),通过这门课可获得不同能力;

• 能够利用大模型解决相关实际项目需求: 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利用大模型技术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些数据,提高数据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因此,掌握大模型应用开发技能,可以让程序员更好地应对实际项目需求;

• 基于大模型和企业数据AI应用开发,实现大模型理论、掌握GPU算力、硬件、LangChain开发框架和项目实战技能, 学会Fine-tuning垂直训练大模型(数据准备、数据蒸馏、大模型部署)一站式掌握;

• 能够完成时下热门大模型垂直领域模型训练能力,提高程序员的编码能力: 大模型应用开发需要掌握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框架等技术,这些技术的掌握可以提高程序员的编码能力和分析能力,让程序员更加熟练地编写高质量的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AI大模型学习路线图
2.100套AI大模型商业化落地方案
3.100集大模型视频教程
4.200本大模型PDF书籍
5.LLM面试题合集
6.AI产品经理资源合集

👉获取方式: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保存图片到wx扫描二v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程序员辣条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