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程序员现状:没有架构师的命,却得了架构师的病

对于绝大多数编程从业开发者而言都面临一个普遍的问题:广度与深度难以兼顾。

每个企业的业务方向都不一样,用的技术也不一样。运气好,面试的时候甲方公司用的技术刚好跟你学的一样,结果技术面一问,你只答的出四大组件有哪些,生命周期支支吾吾也说不太清楚,view的绘制流程模棱两可,垃圾回收算法一知半解,性能优化一窍不通。这要是能找到offer,那就见鬼了。

很多人在开发过程中只是浮在表面,忽略底层源码分析,面试求职的简历也没有进行修缮和突出重点,自然求职不顺,加薪无望。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抓住不变量。**要知道,底层知识永远都不过时。算法数据结构永远都不过时。基本的程序设计理论永远都不过时。良好的编码习惯永远都不过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永远都不过时。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旺盛的求知欲永远都不过时。你大脑的思维方式永远都不过时。

举个栗子

大家应该知道也懂得性能优化的重要性,可工作中由于对整个知识掌握不够,所以会在性能优化上没有自己的理解。比如,Glide,这个是我们经常用的技术,相信大家都会用:

Glide.with(context).load(“图片url”).into(imageView)

但是大家谁知道这个里面有性能上面的坑啊?

如果我们不能体系的去掌握activity,fragment,application的生命周期,而且也不了解glide源码,因而我们可能是直接在context的地方传this,或者,直接给application的context,那么此时Glide的生命周期就和this,或者application绑定了,那么结果大家可想而知,在嵌套的fragment+viewPager的代码结构中,生命周期的管理不到位,就会带来生命周期问题的内存碎片。自然大家就知道,类似的情况多了性能就会一点一点的损失,最后导致app的运行过程中偶现的OOM,结果可想而知。

底层知识学扎实了,上层的东西像风筝一般千变万化,而你是在底下扯线的那个人,顺着线往下拉,便能轻松看清楚这个风筝长什么样。

三、房子要漂亮,装修少不了

这个点相信大家很容易就能想到我接下来要说什么了。没错,就是Android开发少不了的—性能优化。

性能优化绝对是一个老Android必修的课题,没有过性能优化的经验,去哪里找工作都免不了碰壁。

一名Android架构师,必定要掌控整个APP的总体构成,用户体验,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作为Android开发,大部分朋友可能会对性能优化这个Topic如数家珍,Google官方在几年前也有“Android性能最佳实践系列”([Android Performance Pattern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