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2FSK解调仿真(包含中间各个环节的时域波形、功率谱、频谱图、星座图和眼图、理论与仿真的误码率曲线)
目录
前言
2FSK是利用载波的频率变化来传递信息,其幅度和相位始终保持不变。近日有空研究了2FSK的调制解调全过程,在此记录以下各个步骤的仿真结果(包含中间各个环节的时域波形、功率谱、频谱图、星座图和眼图、理论与仿真的误码率曲线),以便自己回顾学习和启示他人。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各位,转载请附上链接。
一、2FSK调制解调过程
系列文章:
2FSK调制解调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解调端首先会有一个带通滤波器,去除噪声以及带外的信号。
上采样可以压缩频谱宽度。
解调端的载波与调制的载波要同频同相,不然会增大误码率,这就是为什么要求同步的原因。
二、仿真结果
首先说明一下,实际中码速率、载波频率比我仿真设置高的多,我这里设置低的原因是为了清晰地通过仿真图看出每一个步骤信号时域、频域、功率谱的变化。
Ⅰ、码元信噪比eb/n0=10dB时
参数设定如下:
N=10000; % 码元个数
fc1=10e3; % 载波信号1频率
fc2=20e3; % 载波信号2频率
Rb=2e3; % 码速率(符号速率)
Rs=Rb; % 比特速率
sps=64; % 每个码元的采样点数
fs=Rb*sps; % 采样频率(注意fs为fc的4倍时,方可正确画出乘载波后信号的功率谱与频谱)
n=N*sps; % 总的采样点数
ts=1/fs; % 最小采样间隔
Tb=ts*sps; % 码元周期
t1=(1:N)*Tb; % 码元持续时间
t2=(1:n)*ts; % 总的持续时间
1、单极性不归零基带信号
从图中可见信号的带宽为2KHz,与设置的码速率Rb一致。
2、调制后的信号(已调信号)
从图中可见,调制后信号的频谱被搬移到了10KHz和20Hz左右,与设置的载波频率fc1和fc2一致。
3、加入高斯白噪声后的信号
从图中可见,引入噪声后,频谱变得混乱了。
4、带通滤波后的信号
从图中可见,带通滤波成功抑制了带外的信号。
5、乘载波后的信号
从图中可见,乘上载波后信号又被搬移到了零频附近。
6、低通滤波后的信号
可见,低通滤波后,滤除了带外的噪声。
7、星座图和眼图
Ⅱ、码元信噪比eb/n0= -10dB时
星座图和眼图
Ⅲ、码元信噪比eb/n0= 50dB时
星座图和眼图
Ⅳ、理论与仿真误码率曲线
三、仿真代码(超详细)
总结
以上就是今天要讲的内容,本文详细介绍了2FSK调制与解调的整个过程,并附上了完整的仿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