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16QAM调制解调仿真(包含中间各个环节的时域波形、功率谱、频谱图、星座图、眼图、理论与仿真的误码率曲线)
目录
前言
16QAM是幅度和相位联合键控。近日对16QAM的调制解调全过程尤为好奇,便对其进行了学习和仿真,在此记录一下各个步骤的仿真结果(包含中间各个环节的时域波形、功率谱、频谱图、星座图、眼图、理论与仿真的误码率曲线),以便自己回顾学习和启示他人。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转载请附上链接。
一、16QAM调制解调过程
系列文章:
16QAM调制解调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QAM信号的表达式为:
本次采用16QAM,M=16=2^k,因此k=4,代表每个符号携带4个bit的信息,电平L=2^(k/2)=4。
二、仿真结果
首先说明一下,实际应用中码速率、载波频率比我仿真设置高的多,我这里设置低的原因是为了清晰地通过仿真图看出每一个步骤信号时域、频域、功率谱的变化。
Ⅰ、码元信噪比eb/n0=10dB时
参数设定如下:
N = 10000; % 比特个数
fc = 5e3; % 载波频率
Rb = 1e3; % 码速率(符号速率)
k = 4; % 每个符号携带的比特数
Rs = Rb*k; % 比特速率
sps = 32; % 每个符号的采样点数
fs = Rb*sps; % 电平转换后的采样频率=符号率*每个符号的采样点数
fs1 = Rs*sps; % 串并转换前的采样频率
ts = 1/fs; % 电平转换后的最小采样间隔
ts1 = 1/fs1; % 串并转换前的最小采样间隔
n1=N*sps; % 串并转换前总的采样点数
1、基带信号波形
2、电平转换后的信号
可见,电平转换后信号所占带宽为2KHz,为码速率Rb的两倍。
3、调制后的信号
可见,调制后信号的频谱被搬移到了5KHz左右,与设置的载波频率fc一致。
4、加入高斯白噪声后的信号
通过频谱明显看出引入了噪声。
5、乘载波后的IQ信号
可见,相干解调乘上载波后信号又被搬移到了零频附近。
6、低通滤波后的IQ信号
可见,低通滤波后滤除了带外的噪声和不需要的频率分量。
7、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星座图
8、接收端的眼图
Ⅱ、码元信噪比eb/n0= -10dB时
星座图和眼图
Ⅲ、码元信噪比eb/n0= 50dB时
星座图和眼图
通过眼图,可以判断判决电平为2,0,-2。
Ⅳ、理论与仿真误码率曲线
可见,仿真的误码率和理论值很接近。
三、仿真代码(超详细)
总结
以上就是今天要讲的内容,本文通过仿真图详细介绍了16QAM调制与解调的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