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目录
前言
一刻也没有为单相整流的结束感到悲伤,立刻到来的是三相整流!
当整流负载容量较大,或要求直流电压脉动较小,易滤波时,应采用三相整流电路,其交流侧由三相电源供电。最基本的是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双反星形可控整流电路以及十二脉波可控整流电路等,均可在三相半波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一、电阻负载
1.电阻负载电路结构

电阻负载电路
为了简便,电路结构没有使用变压器而是直接使用三相电源供电。实际上,使用变压器的话要注意变压器的连结方式是三角形转星形,这样的好处是防止谐波流入电网,因为谐波会在一次侧三角形连结形成环流。

三相电源波形
wt1、wt2这些交点称为自然换相点。自然换相点:二极管换相时刻为自然换相点(当VT1、VT2、VT3为二极管时,在相电压的交点wt1、wt2、wt3处均出现了二极管换相,称这些交点为自然换相点),是各相晶闸管能触发导通的最早时刻,将其作为计算各晶闸管触发角α的起点,即α=0°。
从图中可看到VT1的电流波形有直流分量,由此可见变压器二次侧绕组电流也有直流分量。
2.触发角α=0°
当α=0°时也称为二极管不控整流,是指将晶闸管换成二极管,所得到的负载波形一致。
α=0°时,负载电压始终在a,b,c三相切换电压(谁的相电压高就切换到那个)。
3.触发角α>30°

α=30°负载电压波形
在α不大于30°时,负载电压波形依旧按照a,b,c的顺序切换到其对应的相电压波形。但此时负载电流处于连续和断续的临界状态,导通角仍为120°。

α=60°负载电压波形
当导通一相的相电压过零变负时晶闸管关断。此时下一相晶闸管虽承受正电压,但它的触发脉冲未到,不会导通,因此输出电压,电流均为零,直到触发脉冲出现为止。
晶闸管所能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为(
为相电压有效值),原因:在负载电流不为零时,至少有一个晶闸管导通。此时导通的晶闸管(假设为VT1)所承受的电压为线电压。在负载电流为零即断续时,三个晶闸管全部关断,此时晶闸管VT1所承受的电压由线电压转换为相电压,故为
(相电压峰值)
晶闸管所能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
为相电压有效值)。
二、阻感负载
1.阻感负载电路结构
阻感电路
2.触发角α<=30°
当触发角α<=30°时,整流电压波形与电阻负载相同,负载电流均连续。
α=0°
α=30°
3.触发角α>30°
α=60°
总结
三相半波的主要缺点在于其变压器二次电流中含有直流分量,为此其应用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