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型晶体管(BJT)的工作依赖于两种电荷:自由电子和空穴,因此称为双极型。 本章讨论另一种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FET)。这类器件是单极型的,因为它的工作只需要一种电荷:自由电子或空穴。即FET中只有多子而没有少子。
对于大多数线性应用, BJT是最佳选择。但由于FET具有高输入阻抗和一些其他特性,使之在有些线性应用中更为合适。此外, FET在大部分开关电路中性能更好。因为FET中没有少子,所以在截止时没有存储电荷需要从结区消散,从而关断速度更快。
单极型晶体管有两种类型:结型场效应管(JFET)和MOS场效应管(MOSFET)。
本章讨论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及其应用。在下一章,将讨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MOSFET)及其应用。(注:本章节部分电路指示图和表格图会省略)
10.1 基本概念
一个n型半导体。下端称为源极,上端称为漏极,电源电压Voo使自由电子从源极流向漏极。制造JFET时,在n型半导体中通过扩散形成两个p型区,两个p型区在内部连接在一起并引出一个引脚称为栅极。
知识拓展 JFET的温度特性通常比BJT更稳定,而且体积比BJT小得多。器件尺寸上的差别使得JFET更适宜于集成,因为集成电路中元件的尺寸是很关键的。
10.1.1 场效应
JFET的正常偏置情况。漏极电源电压是正的,栅极电源电压是负的。 场效应与p区周围的耗尽层有关。n区的自由电子扩散到p区,自由电子和空穴复合形成的耗尽层,如图中阴影区域所示。
10.1.2 栅极反向偏置
在图中,p型栅极和n型源极形成了栅源二极管。JFET中的栅源二极管总是反偏的。由于pn结反偏,栅极电流I₆几乎为零,相当于JFET的输入电阻近似为无穷大。
知识拓展 耗尽层实际上在p区的顶端要宽一些,在底端要窄一些。宽度的改变是由于漏极电流Ip沿沟道长度方向所产生的压降。从源极开始,沿沟道向漏极方向的正电压越来越大。耗尽层的宽度与pn结反偏电压成正比,由于顶部的反偏电压大,所以这里的耗尽层更宽。
典型JFET的输入电阻为几百兆欧。与双极型晶体管相比,输入阻抗高是一大优势, 也是JFET更适于在有高输入阻抗要求的场合应用的原因。JFET的一个最重要的应用是源极跟随器,一种与射极跟随器类似的电路。源极跟随器在低频时的输入阻抗可以高达几百兆欧 。
10.1.3 栅压对漏极电流的控制
在图中,电子从源极流向漏极必须经过耗尽层之间的窄沟道。栅极负电压的值变大时,由于耗尽层扩展,使导电沟道变窄。负值栅压越大,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电流越小。
因为JFET的输入电压控制它的输出电流,因此是压控器件。在JFET中,栅源电压Vcs决定了源漏电流的大小。当Vcs为零时,流过JFET的漏极电流最大,所以JFET通常情况下是处于导通的。当Vcs负电压足够大时,使两侧耗尽层相连接,则漏极电流被关断 。
10.1.4 电路符号
图所示的是n沟道JFET, 源极和漏极之间的沟道是n型的。图是n沟道JFET的电路符号。在许多低频应用中,源极和漏极是可以互换的,即可以将任一端作为源极,另一端作为漏极。
源端和漏端在高频时是不可互换的。因为在器件制造时总是将JFET漏极的寄生电容最小化,即栅漏间的电容比栅源间的电容要小。后续章节中将进一步学习寄生电容及其对电路的影响。
图所示是n沟道JFET的另一种电路符号。该符号中栅极的位置偏向源极。很多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更愿意使用这种符号。在复杂的多级电路中使用这种符号有很明显的好处。
图所示是p沟道JFET的电路符号。与n沟道JFET类似,只是栅极的箭头指 向相反的方向。 p沟道JFET的特性与n沟道JFET是互补的,即所有的电压和电流都是反方向的。为了使p沟道JFET反偏,栅极相对于源极应为正,所以Vcs 是正的。
10.2 漏极特性曲线
图所示是一个正常偏置的JFET 。 在该电路中,栅源电压Vcs等于栅极电源电压Va, 漏源电压Vps等于漏极电源电压VDD。
10.2.1 最大漏极电流
如果将栅极和源极短接,由于Vcs=0, 因此漏极电流最大,如图所示。在栅极短接条件下的漏极电流Ip关于漏源电压Vns 的特性图线如图所示。可以看出,漏极电流初始时增加很快,但当Vps大于Vp后,曲线便几乎保持水平了。
漏极电流几乎保持恒定的原因是:当Vps增加时,耗尽层扩展;当VDs=Vp时,两边的耗尽层几乎相连,使得变窄的导电沟道被夹断,阻止了电流的进一步增加。因此电流的上限是Ipss 。
在Vp和VDs(max)之间是JFET的有源区 。 最小电压Vp称为夹断电压 , 最大电压VDs(max是击穿电压。 当 Vcs=0时 ,JFET在夹断电压与击穿电压之间具有电流源的特性, 电流值近似为Ipss。
Ioss代表在栅极短接情况下,从漏极流向源极的电流,这是JFET所能产生的最大漏极电流。所有JFET的数据手册中都会列出 Ipss的值 。 这是JFET最重要的参量之一 ,因为它是JFET电流的上限,是需要首先确定的。
知识拓展 当Vps大于夹断电压Vp 时,沟道电阻也随着Vps 的增加成比例地增加,使得Vps 的增加与沟道电阻的增加相抵消,因此, Ip保持不变。
10.2.2 电阻区
如图显示,夹断电压将JFET的工作区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特性曲线几乎水平的区域是有源区,低于夹断电压的较陡的部分称为电阻区 。
当 JFET 工作在电阻区时,其特性等效于一个电阻,其阻值近似为:
Rps被称为JFET的欧姆电阻。在图中, Vp=4V,Ipss=10mA, 因此,欧姆电阻为:
如果JFET工作在电阻区,则该区域任意位置的欧姆电阻都为400Ω。
10.2.3 栅源截止电压
如图所示是JFET的漏极特性曲线, Ipss为10mA 。 最上方的曲线通常是栅极短接(Vcs=0)时的曲线 。 在本例中 , 夹断电压是4V, 击穿电压为30V 。其下方的曲线对应Vcs=-1V, 再下方的对应Vcs=-2V, 以此类推 。
可见,栅源电压负值越大,漏极电流越小。
最底部的曲线很重要。当Vcs=-4V时 , 漏极电流几乎减小为零,该电压称为栅源截止电压,在数据手册中表示为Vcs(f)。 当栅源电压取该值时,两个耗尽层相连,使导电沟道消失, 因此漏极电流几乎为零。
值得注意的是,在图中:
VGS(off)=-4V, Vp=4V
这并不是巧合。因为这是两边的耗尽层相连或几乎相连时的值,所以两个电压在幅度上是相等的。数据手册中可能会列出两个量之一 ,由此便可知另 一 个量具有相同的幅度。其关系式为 :
VGScof)=-Vp
知识拓展 在很多教材和产品数据手册中经常将截止电压与夹断电压相混淆。截止电压VGS(off)是将沟道完全夹断时的 Vcs 值,此时漏极电流减小至零。而夹断电压是指在Vcs=0V时 , 使Ip达到恒定值时的V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