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篇文章主要是学习完闵帆教授的《论文写作》课程所获得的一些心得和套路。详细内容请参考闵老师的博客:
《论文写作》https://blog.csdn.net/minfanphd/category_11436381.html
一.思考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思考一些问题:什么是学术论文?为什么写?如何写?什么时候写?在哪里写?
在论文写作中无论最初的动机是什么,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创作出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明确自己的需求和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那什么是学术论文?在闵帆老师的《论文写作 1: 学术论文的基本概念》中,学术论文的定义和特点已经被详尽地阐述。我在这里借鉴老师的内容,来总结和阐述学术论文的核心概念。学术论文是一种正式的学术文献,它遵循严格的学术规范和结构,用于报告研究成果、对研究工作的阶段性总结、理论探讨、实验分析或对某个学术领域的新见解,旨在通过同行评审过程,为学术界提供原创性贡献,并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学科的发展。
为什么要写学术论文呢?首先,撰写学术论文是学术交流和知识积累的核心活动,它不仅记录和传播研究成果,推动科学进步,促进全球知识共享,其次,对研究者的职业发展和学术晋升至关重要。同时,这一过程锻炼了研究者的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和沟通技巧,提升了学术严谨性和研究质量,是个人成就的体现,也是对学术共同体的重要贡献。最后,学术论文也是评价研究者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直接反映了研究者在特定领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声誉。
如何写学术论文?(后面部分会详细讲到):首先要明确研究问题,再进行文献综述以确立研究背景和理论框架、设计严谨的实验或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其中撰写包含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的结构化文本、以及编制参考文献列表,最后通过同行评审和反复修订来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然而,不论写作的起点在何处,都必须保持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以确保论文的质量及其达到学术标准。
最后,在哪里写学术论文?很清楚的记得闵帆老师说过关于在哪里写论文的事情,他的回答是随时随地!只要是来了灵感就拿起电脑开写。很赞同这句话,我觉得灵感的即时记录能保持思路的新鲜度,利用零散时间提高效率,根据个人习惯灵活安排写作时间,减少因地点限制带来的压力,不同环境激发新思考,保持写作动力,以及现代技术使得随时随地写作成为可能,从而适应现代研究者的需求,提高写作效率,并激发创新思维和保持写作活力。
二.写作工具
我在上这门课程之前是不知道LaTex这个环境的,如果你也是初学者建议使用Latex来进行论文的写作可以找已录用论文的源文件来作为模板进行写作,最好不要自己从头写。这里提供一些资源:
- 安装LaTex环境:LaTex简易安装教程
- 创建LaTeX文档:LaTex基本使用方法
- 使用LaTex的技巧:Latex 使用中的一些奇怪的小技巧
三.英文语法 符号 表达式
语法
-
主谓一致(Subject-Verb Agreement):确保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在数上保持一致,例如,“The data is important”(单数主语用“is”)和“The data are significant”(复数主语用“are”)。
-
时态使用(Tense Usage):过去时态用于描述已经完成的研究,现在时态用于描述研究结果或普遍真理。
-
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虽然主动语态更直接,但在描述实验结果时,被动语态更为常见,例如,“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ubstance.”
-
平行结构(Parallel Structure):在列举或对比时使用平行结构,例如,“The experiment involved collecting data, analyzing results, and drawing conclusions.”
-
介词使用(Preposition Usage):正确使用介词可以增强句子的清晰度,例如,“In the context of this study, with respect to the data, by means of these methods.”
标点与符号
正确使用句号、逗号、分号、冒号等标点符号,确保句子结构清晰:
-
引号:在需要引用或者表示特定含义时,使用正确的引号(单引号和双引号)。
-
括号:使用括号来标明补充说明或者引用中的附加信息。
-
公式和符号:在数学、工程等领域,确保使用正确的数学符号和公式表示。
-
脚注和尾注:在需要提供额外信息或引用来源时,使用脚注或尾注。
表达式
-
辅助说明:对于复杂的数学表达式,提供文字说明或解释,帮助读者理解其背后的逻辑。
-
图形辅助:适当使用图形和图表来辅助说明数学表达式,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函数或关系。
-
如果论文涉及不少数学符号, 应该给出一个符号表, 便于读者查阅.
详细内容可以去关注以下文章:
如果你想要进一步去练习你写标准表达式的话,可以参考 数学表达式魔训
四.题目
要有吸引眼球的能力:一个好的题目需要足够吸引人,不仅要吸引住审稿人的兴趣也要读者的兴趣。那如何去取这个标题嘞?详细内容可以参考闵帆老师的《论文写作 6: 给自己的论文一个中肯而闪亮的题目》
-
首先推荐使用邻域内常用的或者流行的术语和词汇(这个作用就是避免让读者需要查阅词典才能理解题目)但要尽量去避免使用过于“通用”的标题
-
其次就是标题的长度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控制在40-60个字母之间最为合适(过长限制适用范围,过短难以表达创新性)
-
最后要避免使用“基于”这样的表述,容易对你文章在质量上面造成质疑。
五.摘要
撰写论文摘要的关键在于简洁、清晰地传达研究的核心要点。详细内容可以参考闵帆老师的《论文写作 7: 摘要 10 句》
-
精炼字数:保持摘要在150-250字之间,要遵循期刊的具体要求。
-
明确表达研究目标:开头直接说明研究目的,让读者快速把握研究重点。
-
简化方法:需要概述研究方法,强调你的创新性,要避免技术细节。
-
需要强调结果:简要介绍你的主要发现,突出其重要性和新颖性。
-
要写一句清晰的结论:简洁地总结研究结论及其对领域的潜在影响。
-
要做到独立完整:确保摘要即使脱离全文,也能独立传达研究要点。
-
精选关键词:使用关键术语,便于检索。
-
也要避免专业术语:减少专业术语和缩写,使非专业读者也能理解。
六.理论/算法
学术论文的理论与算法部分是展示研究深度和创新性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对这两部分写作的详细总结,包括如何有效地介绍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和具体算法。
理论部分
-
理论框架的构建:
-
明确理论基础:在引言部分明确你的研究基于哪些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如何支撑你的研究问题。
-
逻辑结构:构建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展示不同理论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
关键变量识别:识别并定义研究中的关键变量和概念,解释它们如何相互关联。
-
-
理论贡献:
-
理论创新:阐述你的研究如何填补现有理论的空白,或如何对现有理论进行扩展或修正。
-
理论整合:如果适用,展示如何将不同理论整合以解释复杂的研究现象。
-
-
文献综述:
-
批判性分析:不仅仅总结前人工作,还要批判性地分析其优点和局限性,为你的研究定位。
-
研究缺口:明确指出现有研究的缺口,以及你的研究如何填补这些缺口。
-
算法部分
-
算法描述:
-
清晰性:以清晰、精确的语言描述算法的步骤和逻辑。
-
伪代码:使用伪代码或流程图来直观展示算法的执行流程。
-
-
算法创新点:
-
创新性说明:明确你的算法相对于现有算法的创新之处,如效率提升、应用范围扩大等。
-
比较分析:通过与现有算法的比较,展示你的算法的优势和潜在局限性。
-
-
实验验证:
-
实验设计:设计合理的实验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包括实验的设置、数据来源和评价指标。
-
结果分析:详细报告实验结果,包括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分析结果背后的原因。
-
-
算法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说明算法的效率。
-
空间复杂度:分析算法的空间复杂度,评估算法的资源消耗。
-
-
可扩展性和泛化能力:
-
泛化讨论:讨论算法的泛化能力,即算法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
-
扩展性说明:说明算法如何适应未来可能的变化或扩展。
-
七.实验
-
算法伪代码:
- 伪代码是算法论文的核心,需要说明输入、输出,写出主要步骤的注释。
- 控制长度在15-30行,使用数学式子或引用已有数学式子。
- 进行时间、空间复杂度分析,并写出配套的属性及表格,使论文更标准。
-
方法描述:
- 先介绍背景知识,降低理解难度,对比基线和提出的方法。
- 使用图表和示意图快速让读者理解提出方法的主要过程及核心思想。
-
实验写作技巧:
- 在首页放置图表,让读者一目了然你的工作。
- 使用Running Example(运行示例)来阐释方法,帮助审稿人更舒服地了解工作。
-
信息呈现:
- 信息的呈现应符合读者的认知惯性,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降低阅读难度,提高阅读感。
八.结论 参考文献
结论
-
重申研究目的:简要回顾研究的主要目的和问题,强调研究的重要性。
-
总结主要发现:清晰、简洁地总结研究的关键结果和发现。
-
强调研究贡献:突出你的研究对学术领域或实践领域的贡献。
-
讨论局限性:可以适当的讨论研究的局限性和可能的偏差。
-
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可以基于研究结果和局限性,提出未来研究可能的方向。
注意为了避免引入新信息,结论部分不应包含新的数据或分析,只总结和讨论已有内容。
参考文献
- 确保所有引用的文献信息准确无误,包括作者、出版年份、文章标题、期刊名称、卷号、页码等。
-
列出论文中直接引用或间接参考的所有文献。
-
保持一致的风格,遵循特定的引用风格(如APA、MLA、Chicago等)并在整个论文中保持一致。
-
保持时效性要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确保时效性和全面性。
-
要有透明性确保读者能够通过参考文献追溯到原始来源。
-
如果文献有多个作者,按照引用风格的要求列出所有作者或在一定数量后使用“et al.”
注意只引用与研究主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并且要正确引用所有使用的外部信息,避免学术不端行为。
九.投稿
投稿前的准备工作
-
目标期刊选择:
-
选择与研究主题和论文质量相匹配的期刊。
-
考虑期刊的影响因子、读者群和出版速度。
-
-
期刊指南遵循:
-
仔细阅读并遵循目标期刊的作者指南,包括格式、引用风格、图表要求等。
-
-
论文格式调整:
-
根据期刊要求调整论文格式,包括字体、行距、页边距等。。
-
-
投稿信:
-
准备一封投稿信,说明研究的重要性、原创性以及为什么适合该期刊。
-
投稿后的工作
-
投稿后的跟进:
-
投稿后,根据期刊的反馈及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回应。
-
-
附件和补充材料:
-
如期刊接受,准备所有必要的附件和补充材料。
-
十.结尾
这里的内容在闵帆教授的相关文章中都有提到,强烈推荐去看原文《论文写作》,在45篇专栏中相信大家会学到很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