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论06 蔡邕《九势》

【中国历代书论目录】

【原文】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凡落笔结宇,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

   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

   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

   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

   横鳞,竖勒之规。

   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译文】

       书法源自于自然,自然形成,阴阳就出现了;阴阳的存在,跟随的出现了强弱盛衰之势。用笔藏头护尾,气力便在字中,下笔用力,应该如美丽的肌肤一样。所以说:笔势到来不可阻止,笔势奔去不可遏制,只有笔软才能产生千奇百怪的姿态。

       凡下笔结构字体,都要使上部覆盖下部,下部承接上部,使字体形递相照应关联,不要使形势相背离。

       转笔,应使笔毫左右圆转间断又注意相连续,不要使间断处孤立地显露出来。

       藏锋,表现笔画的起笔和收笔的笔迹是,笔画欲左行先要右,到笔画运至左尽头亦向右回笔。

       藏头,笔毫逆落藏锋后顺势按捺下去,平铺纸上,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运行。

       护尾,画点笔势尽时,用力回收笔锋。

       疾势,出于短撇和波画之中,又在那竖画的紧趯之内。

       掠笔,在长撇的趱锋和峻趯中用它。

       涩势,在于紧张快速战斗向前推进的办法之中。

       横画,如现鱼鳞平而实不平,竖画如勒马缰放松中又时时紧勒,这就是横画、竖画的规则。

       这些名叫九势,得到它即使没有尊师传授,也能与古人相妙合。必须笔墨功夫深厚,就可进入妙境了。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