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1、熟悉差动放大器工作原理。
2、掌握差动放大器的基本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差分放大电路是采用两个对称的单管放大电路组成的,如图5-1所示,它具有较大的抑制零点漂移的能力。当静态时,由于电路对称,两管的集电极电流相等,管压降也相等,所以总的输出变化电压ΔVo=0。当有信号输入时,因每个均压电阻R相等,所以在两个晶体管Q1和Q2的基极是加入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差模信号电压即:
ΔVi1=-ΔVi2
放大器总输出电压的变化ΔVo=ΔV01-ΔV02
因为
ΔVo1=Av1*ΔVi1
ΔVo2=Av2*ΔVi2
其中AV1、AV2为Q1、Q2组成单管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在电路完全对称的情况下,AV1=AV2。所以
由于整个放大器的输入信号为ΔVi=ΔVi1-ΔVi2=2ΔVi1
因此,整个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为:
由此可见差分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与单管放大器相同。
实际上要求电路参数完全对称是不可能的,实际中我们采用了图5-1电路,图中Q3用来作恒流源,使其集电极电流IC3基本上不随VCE3而变。其抑制零漂的作用原理,假设温度升高,静态电流IC1、IC2都增大。IC3增大,引起Re上压降增大,但是VB3是固定不变的,于是迫使VBE3下降,随着VBE3下降,并抑制了IC3的增大,因为IC3=IC1+IC2 ,同样,IC1和IC2也受到抑制,这就达到了抑制零漂的目的。
为了表征差分放大器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引入共模抑制比CMRR,其定义为放大器对差模信号的放大倍数Ad与共模信号的放大倍数AC之比值。
三、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数字万用表
3、信号源 4、差分放大模块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电路如图5-1所示
l、测量静态工作点。
(l)调零
将输入端短路并接地,接通直流电源,与信号源模块上+12V和-12V相连,调节电位器RP1使双端输出电压V0=0。
(2)测量静态工作点:测量Q1、Q2、Q3各极对地电压填入表5-1中。
图中Q3用来做恒流源,使其集电极电流IC3基本上不随VCE3而变。IQ3=1mA,调零电阻不能太大,因为恒流源把IC3固定了,IC1和IC2是按照比例分配这IC3的。所以两个三极管是都工作在线性状态。如果调零电阻一端为0,另一端为R,那电流都将流入0Ω的一侧,而一另侧由于调零电阻的所有阻值R全到了另外一侧,导致电流很小,也就是电阻两端的电势基本都是-UBE=-0.7V,那电阻两端的压差就很小,例如一个-0.77V,一个-0.72V,那得到的电压差是0.05V,调零电阻固定300Ω,那IC2的电流就是0.16 ma,VC2的电压就时10V多,接近电源电压。而如果调零电阻放的很大,例如1K,那流过的电流更小,VC2的电压更加接近电源电压。
所以调零电阻不能太大。
表5-1
对地电压 | Vc1 | Vb1 | Ve1 | Vc2 | Vb2 | Ve2 | Vc3 | Vb3 | Ve3 |
测量值(V) | 6.66 | 0 | -0.76 | 6.66 | 0 | -0.76 | -0.85 | -7.96 | -8.73 |
2、 测量双端输入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在实验箱模电信号源模块上调整DC信号源(调S2和S3),V1为0.1V,V2为-0.1V,然后分别接至Vi1、Vi2,用直流电压表测量UC1、UC2、U0,计算AD1、AD2、AD并填写表5-2。
表5-2 双端输入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测量值(V) | 计算值 | ||||
UC1 | UC2 | U0 | AD1 | AD2 | AD |
2.38 | 10.94 | -8.57 | -42.8 | -42.8 | -42.85 |
这里双端输入差模电压单端输出的差模放大倍数应用下式计算(下式VC1为静态时的电压):
3、测量双端输入共模抑制比CMRR
将两个输入端接在一起,然后依次与模电信号源模块上V1(+0.1V)和V2(-0.1V)相连,记共模输入为 VIC。测量、计算并填写表5-3,若电路完全对称,则 , 实验电路一般并不完全对称,若测量值有四位有效数字,则VC0 应近似等于零。
表5-3 测量双端输入共模抑制比CMRR
输入(Vic) (V) | 测量值(V) | 计算值 | |||||
UC1 | UC2 | UC0 | AC1(单端) | AC2(单端) | AC3(双端) | CMRR | |
+0.1 | 6.66 | 6.66 | 0 | 0 | 0 | 0 | ∞ |
-0.1 | 6.66 | 6.66 | 0 | 0 | 0 | 0 | ∞ |
这里,双端输入共模电压单端输出的共模放大倍数应用下式计算:
式中VC1为静态时电压。
建议CMRR用dB表示:
数据分析:为什么共模信号不管多少,输出的Uc1和Uc2都是6.66V呢?因为共模信号是不放大的。
4、测量单端输入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将Vi2接地,Vi1分别与信号源模块上V1(+0.1V)、V2(-0.1V)和DDS信号源,频率f=1KHZ, 有效值为100mV的正弦信号相连,测量、计算并填写表5-4,若输入正弦信号,在输出端,VC1 ,VC2 的相位相反,所以双端输出 V0 的模是 VC 1 、 VC2 的模的和,而不是差。
直流+0.1V
直流-0.1V
有效值为100mV的正弦信号
5-4 单端输入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 | 测量值(V) | 单端输入放大倍数 AD | ||
VC1 | VC2 | VC3 | ||
直流+0.1V | 4.37 | 8.95 | -4.58 | -45.8 |
直流-0.1V | 8.95 | 4.37 | 4.58 | -45.8 |
正弦信号 | 4.53 | -45.3 |
六、实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