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的基本特性及应用

1.电感的定义

        电感是闭合回路的一种属性,是一个物理量。当电流通过线圈后,在线圈中形成磁场感应,感应磁场又会产生感应电流来抵制通过线圈中的电流。它是描述由于线圈电流变化,在本线圈中或在另一线圈中引起感应电动势效应的电路参数。电感是自感互感的总称。提供电感的器件称为电感器。电感器一般由骨架、绕组、屏蔽罩、封装材料、磁心或铁心等组成。

        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它的符号是L。电感有很多应用,例如在变压器中用来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在电子电路中用来实现滤波、频率选择和信号传输等功能;在无线电和通信系统中用来实现天线、电感耦合和频率选择等功能。

                                     

2.电感的分类

        1.贴片电感、功率电感、直插电感如果应用在相同环境,具体选型可按照上图差异进行抉择。1~3依次的递减。

        2.共模电感

        在日常使用中可以起到防EMC的作用,在工业生产场景的控制器上会经常使用。可以使用在电源方面,也可以使用的通信电路的抗EMC方面。提到共模就不得不提一下共模与差模的含义,以下图AC电源为例,L和N之间传输的信号被称为差模信号L和N之间的干扰被称为差模干扰,交流电中的电压在L和N之间变化,L和N之间的电压差即为差模电压。共模信号是指在L、N和PE之间传输的信号,L、N和PE之间的干扰被称为共模干扰。简单来说两根线之间的关系是差模,两根线对地之间的关系是共模。

        L3就是共模电感,在电路中起到消除共模干扰噪声的作用。

                          

        共模电感值该怎么计算呢,以下图为例,A、B两根线经过L3共模电感传输给后级负载,那L3的电感值是用负载的阻值除以信号开始衰减时的角频率以上的频率。公式为:L= \frac{R1}{2\pi f} 。例如在50Ω负载中,当频率到达5KHZ以上是信号开始衰减,则需要50/(2π*5000)约等于1.6mH的电感值。

                                    

        3.变压器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铁心 (磁芯)。常用作升降电压、匹配阻抗、安全隔离等。当初级线圈通上交流电时,变压器铁芯产生交变磁场,次级线圈就产生感应电动势。变压器的线圈的匝数比等于电压比。只要适当改变绕组的匝数,就可以改变原副边电动势之比以达到改变电压的目的。例如:初级线圈是500匝,次级线圈是250匝,初级通上220V交流电,次级电压就是110V。变压器能降压也能升压。如果初级线圈比次级线圈圈数少就是升压变压器,可将低电压升为高电压。

                                                

        3.电感的关键参数及选型

        电感选型从功能上可以分为两类来讲,一种是功率电感,一种是滤波电感。

        1.功率电感的选型(一般应用在大功率大电流的电源场景,如DCDC):

        1.电感量:需要按照电路设计进行计算,很重要。
        2.额定电流:取值一定要大于工作电流,且留有一定裕量,取值很重要。
        3.直流电阻DCR:决定电感损耗,DCR越大,损耗就越大,发热越严重,取值比较重要,越小越好。
        4.频率特性及电流特性:一般应用在低频率场景,比如市电50、60HZ。一般都可以满足,不太重要。
        5.精度:电感量取值一般都留有一定裕量,精度一般都可以满足,不太重要。
        6.封装:根据产品空间尺寸进行选取,非常重要,避免空间不足导致产品安装失败。

        2.滤波电感的选型(一般用来处理交流信号滤波以及选频):

        1.电感量:需要按照电路设计进行计算,非常非常重要。
        2.额定电流:功率小,电流小,一般都可以满足,不太重要。
        3.直流电阻DCR:决定电感损耗,DCR越大,损耗就越大,由于滤波电感一般应用在低功率场景,DCR取值不太重要。但在LC谐振电路中,需要考虑DCR取值的影响。
        4.频率特性及电流特性:一般应用在高频率场景,非常重要。选型时要注意信号频率一定要低于电感的工作频率。电流越大,温度越高,电感值就越低,要考量是否对电路产生影响。频率特性曲线图和电流特性曲线图详情需阅读datasheet。
        5.精度:精度要求高,非常重要。
        6.封装:根据产品空间尺寸进行选取,非常重要,避免空间不足导致产品安装失败。

        4.电感的特性举例

        1.流经电感的电流不能发生突变:

        流经电感的电流是缓慢上升的,对比理解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当按键A从断开到闭合时,A点的电压变化为缓慢上升到12V。

        电感的回路发生突变会发生什么呢,如下图仿真所示,当按键A从闭合状态下断开,按键A两端会出现2KV的高压。当按键断开瞬间,按键电阻相当于从接近0Ω变成接近无穷大的电阻,由于电感两端电流不能突变,断开瞬间电感电流还是12A,12A乘以一个无穷大的电阻,就会出现一个非常高的电压,导致按键损坏。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很简单,加个二极管就可以了。加了二极管后,同样是断开按键A,按键两端电压是12V,A点电压由12V缓慢下降到0V。

        加了二极管后,为电感上的电流提供了一条回流路径,而不再需要通过按键,就可以避免损坏按键,因此这个二极管也叫做续流二极管。续流二极管应用电路会在后面二极管章节详细列举。

                      

        2.滤波

        1.LR低通滤波电路

        截止频率:f = R / ( 2 * π * L )  。高于截止频率的信号衰减。

        

        2.RL高通滤波电路

         截止频率:f = R / ( 2 * π * L )  。低于截止频率的信号衰减。 

        

        3.LC谐振

        LC谐振回路是最基本的LC滤波电路,具有选频的作用。在无线电高频设备中应用广泛,不仅是各种形式滤波器的基础,而且在各种调谐放大器、调制、解调、变频电路中应用。

        1.LC串联谐振的应用

       滤波 、产生高压

        LC滤波效果优于RC、LR滤波。但滤波信号有90°相位差。

        谐振频率 f = 1 / ( 2 * π * \sqrt[]{L*C} )   。当输入频率 = 谐振频率时,可放大输入产生高压。

        RLC串联谐振电压增益倍数 Au =  \sqrt[]{L*C} / R

        

        缺点:线路中存在的寄生电容、寄生电感会导致信号出现振铃,主要出现在方波信号中。

                          

        解决办法①加大串联电阻阻值。②减小谐振增益。③减小寄生电感。PCB走线尽量短、粗。回路尽量短。④并联RC网络。RC取值:C2 = C1 * 10; R2 = 1/( 2 * π * f * C2 / 10 )。

                                    

        2.LC并联谐振

        滤波、选频

        LC滤波效果优于RC、LR滤波。但滤波信号有90°相位差。

        谐振频率 f = 1 / ( 2 * π * \sqrt[]{L*C} )  。当谐振频率 ≈ 输入频率时,信号通过(带通滤波器)。当谐振频率 ≠ 输入频率时,信号衰减。

        RLC并联谐振电流增益倍数 Au = R *  \sqrt[]{C/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