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
以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为基本工作原理,采用这种体系结构的计算机均称为 “冯·诺依曼机”
1.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思想
-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 将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从存储器取出指令加以执行,自动完成计算任务(这就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简称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
- 指令的执行是顺序的,即一般按照指令在存储器中存放的顺序执行,程序分支由转移指令实现
- 计算机由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并规定了5部分的基本功能
2. 组成部件
-
冯·诺依曼计算机5大组成部件
-
现代计算机3个硬件子系统
现代计算机是在冯.诺伊曼计算机结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在现代计算机中,5大部件成为了3个硬件子系统
-
处理器
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是信息处理的中心部件
-
存储系统
主要由寄存器、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构成
处理器和存储器在信息处理中起主要作用,是计算机硬件的主体部分,他们两个合称为主机
-
输入输出系统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统称为外部设备,简称为外设或I/O设备
输入输出系统的主体是外设,外设与主机之间相互连接需要接口电路
-
3. 二进制编码
- 计算机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 现实中的一切,计算机中都是 0 和 1 数码
- 二进制编码:按照一定规律组合的 0 和 1 数码
- 不同的信息用不同的数码表示,同样的信息也可以按照不同的编码规则用不同的数码表示
4. 程序、指令、操作码
-
程序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由指令构成
-
指令(机器语言)是控制计算机操作的命令(处理器的母语是指令)
-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 操作码(Opcode)表明指令的操作
- 操作数(Operand)是参与操作的数据,主要以寄存器或存储器地址形式指明数据的来源,也称地址码
-
指令的代码格式:二进制编码规则
5.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
存储程序
把指令以代码的形式事先输入到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中,这些指令按一定的规则组成程序
-
程序控制
当计算机启动后,程序就会控制计算机按规定的顺序逐条执行指令,自动完成预定的信息处理任务
-
存储单元地址
为每个存储单元编排的一个唯一的编号
现代计算机中,主存储器是字节可寻址的:主存储器的每个存储单元具有一个地址,保存一个字节的信息
6. 取指-译码-执行周期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 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是微机的核心、也是微机的中央处理器CPU
微处理器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生产的半导体芯片:集成了控制器、运算器(整数运算器)、若干高速存储单元(寄存器)等
高性能处理器内部非常复杂:运算器中不仅有基本的整数运算器,还有浮点处理单元甚至多媒体数据运算单元;控制器还包括存储管理单元、代码保护机制
2. 存储器
存储器(Memory)是存放程序和数据的部件
高性能微机的存储系统由处理器内部的寄存器(Register)、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主板上的主存储器和以外设形式出现的辅助存储器构成
微机的主存储器(简称主存或内存)由半导体存储器芯片组成,安装在机器内部的电路板上,主存储器造价高、速度快,但容量小,主要用来存放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正待处理的数据
微机的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或外存)主要由磁盘、光盘存储器等构成,以外设的形式安装在机器上,辅助存储器造价低、容量大、信息可长期保存,但速度慢,主要用来长久保存程序和数据
存储器分为可读可写的随机存取存储器 (Random Access Memory,RAM) 和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
RAM 芯片在断电后原存放信息将会丢失
ROM芯片中的信息可在断电后长期保存
磁盘存储器通常都是RAM,常见的光盘是ROM
3. I/O设备和I/O接口
I/O设备指微机上配备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外部设备 / 外围设备,简称外设),用于实现用户与微机实现交互
微机上配置的标准输入设备是键盘,标准输出设备是显示器,二者合称为控制台
由于各种外设的工作速度、驱动方法差别很大,无法与处理器直接匹配,所以不可能将它们直接连接到微机主机上,需要 I/O接口 来充当外设和主机间的桥梁,通过该接口电路来完成信号变换、数据缓冲、联络控制等工作
较简单的I/O接口电路与主板一体
较复杂的I/O接口电路制成独立的电路板(接口卡Card)
4. 系统总线
总线(Bus)是用于多个部件相互连接、传递信息的公共通道,物理上就是一组共用导线,任一时刻在总线上只能传送一种信息(也就是只能有一个部件在发送信息,但可以有多个部件在接收信息)
系统总线(SystemBus)是指微机系统中,处理器与存储器和 I/O 设备进行信息交换的公共通道
总线有几十条到上百条信号线,这些总线信号一般可分为3组(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
地址总线——单向输出主存单元或I/O端口的地址信息
数据总线——读(Read)操作,数据输入微处理器;写(Write)操作,数据输出到外界(主存或外设)
控制总线——用于协调系统中各部件的操作
* PC微机结构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1.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机器语言
2. 软件与硬件的等价性原理
任何一个由软件所完成的操作也可以直接由硬件来实现,任何一条由硬件所执行的指令也能用软件来完成
软硬件在逻辑功能上的等价,并不意味着性能和成本的等价
–软件易于实现各种逻辑和运算功能,但是往往速度较慢
–硬件则可以高速实现逻辑和运算功能,但难以实现复杂功能或计算
软件和硬件是相辅相成的
3. 软件兼容
从机器性能和推出时间分为向上(向下)兼容和向前(向后)兼容
参考教材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基于IA-32处理器和32位汇编语言(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