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芯片测试(数组选大于1/2的众数)(py二维数组)

题目:

问题描述
有n块芯片,有好有坏,已知好芯片比坏芯片多,每个芯片都能用来测试其他芯片。用好芯片测试其他芯片时,能正确给出被测试芯片是好还是坏。而用坏芯片测试其他芯片时,会随机给出好或是坏的测试结果(即此结果与被测试芯片实际的好坏无关)。
给出所有芯片的测试结果,问哪些芯片是好芯片。
输入格式:
输入数据第一行为一个整数n,表示芯片个数。第二行到第n+1行为n'n的一张表,每行n个数据。表中的每个数据为0或1,在这n行中的第?行第]列(1S1,jsn)的数据表示用第(块芯片测试第j块芯片时得到的测试结果,1表示好,0表示坏,1=]时一律为1(并不表示该芯片对本身的测试结果。芯片不能对本 身进行测试)
输出格式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所有好芯片的编号
样例输入
3
1 0 1
0 1 0
1 0 1
样例输出
1 3

分析:

1.所有正确的芯片一定结果相同,因为他判断自己为1,判断别的正确的也为1。

2.错误的芯片与正确的结果一定不相同,因为正确的芯片判断他为0,而他自身判断自己为1

3.且有正确的芯片大于1/2

4.竖着看判断结果时,由于分析3,可以得出所有芯片对一个芯片判断时,一定多半为理论正确的结果,所以结果的多半则一定是正确的结果。

法1:

# coding=gbk
"""
作者:川川
@时间  : 2022/1/19 15:43
群:428335755
"""
n = int(input())
arr = [list(map(int, input().split())) for i in range(n)]
tmp = [True] * n
# print(tmp)
for i in range(n):
    count = 0
    for j in range(n):
        if arr[j][i] == 0:
            count += 1
        if count >= n / 2:
            tmp[i] = False
            break
for i in range(n):
    if tmp[i] == True:
        print(i + 1, end=' ')

上述的代码是根据分析4给出的,这里注意一下两个点:

1.arr = [list(map(int, input().split())) for i in range(n)]#列表推导式定义二维数组

逐步解释这句代码的含义:

  1. input().split()input() 函数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一行字符串,split() 方法将这个字符串按照空格进行拆分,得到一个由字符串元素组成的列表。

  2. list(map(int, input().split())):我们使用 map() 函数将上一步得到的列表中的每个字符串元素都转换为整数,然后使用 list() 函数将转换后的结果转换为一个新的整数列表。

  3. list(map(int, input().split())) for i in range(n):这是一个列表推导式的语法,range(n) 表示循环 n 次,每次迭代时执行前面的代码。这段代码的含义是,对于每次循环,我们接收用户输入的一行字符串,并将其转换为一个整数列表。

  4. arr = [list(map(int, input().split())) for i in range(n)]:最后,我们使用列表推导式将每次迭代得到的整数列表作为一个元素,构建一个新的二维数组 arr

2.    for j in range(n):
        if arr[j][i] == 0:

循环是先列后行的读取判断结果,而不是传统的先行后列

法2:

根据分析123,我们只需要对二维数组的第一维进行众数挑选,选择出第一维上的众数后进行遍历即可,这里涉及了大于二分之一的众数选择,引用一下breeze老哥的笔记算法笔记5:多数元素 - Breeze‘s Blog

这里完全复制了他对大于1/2众数选择的算法总结:

方法一:排序取中

拿到这道题目,首先唤醒了我们的数学思维。按照题目要求,需要求出给定数组中出现次数大于n/2的元素,而且可以假定一定会有这样的元素在数组中存在。不妨对数组进行排序,如果一个元素的数量超过了n/2个,那么数组中间的元素必然是我们需要取得的那个众数元素。看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jorityElement(vector<int>& nums) {
        int n = nums.size();
        sort(nums.begin(),nums.end());
        int m = n/2;
        return nums[m];
    }
};

我们首先对数组进行排序,然后求出该数组的大小并且取得其最中间的那个元素,最终通过测试用例。方法一到此为止。

方法二:摩尔投票(Boyer-Moore)

对于这个数组,我们还能发现一个显然的数学性质:如果一个数组有大于一半的数相同,那么任意删去两个不同的数字,新数组还是会有相同的性质。基于这个事实,我们可以采用同归于尽的方式,从数组中任意去掉两个元素,直到最后取得一个简单的数组,从中取得我们需要的众数就是手到擒来了。看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jorityElement(vector<int>& nums) {
        int x = 0, votes = 0;
        for (int num : nums){
            if (votes == 0) x = num;
            votes += num == x ? 1 : -1;
        }
        return x;
    }
};

代码中,我们定义了votes作为票数,x作为假设的众数,每出现一个x,则票数加1,每出现一个非x值,则票数减1,若票数归零,则放弃指针走过的所有数据,选取新的x值开始投票。直到最后出现遍历完数组投票仍为正数的元素x。确立他成为最重的答案。至此,方法二解释完毕。

写在最后

算法的编写常常与数学思维脱离不了关系,我们需要多考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数学性质,从中抽象出一套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有一个想法是排序后,对下标相邻间隔为len/2的元素进行比对,可以解决众数等于1/2总数的情况,但是其实感觉和暴力counts差不多,这里bb一下毕竟是自己想的。。。

回到本题,由于数组或者字符串无法进行排序,我们使用《方法二:摩尔投票(Boyer-Moore)》

n = int(input())
s = [[] for i in range(n)]
# 根据用户输入赋值给二维数组
for row in range(n):
    line = input().split()  # 以空格拆分输入字符串
    s[row] = list(map(int, line))  # 将拆分后的元素转换为整数并赋值给二维数组

x = s[0]
votes = 0
for i in range(n):
    if (votes == 0):
        x = s[i]
    if x == s[i]:
        votes +=1
    else:
        votes -=1

for i in range(n):
    if x == s[i]:
        print(i+1)

摩尔投票的话我们逐个元素看理论众数是否与后面元素相同,当相同数=不相同数时去掉该数,换理论众数为当前数,重复这个过程遍历一边数组,最后留下的则是众数。(非常巧妙)

x:当前理论众数

votes:当前出现次数

理论则是由于重复删去两个不同的数后,对于众数>1/2的数组,众数不变。

questions:

1.如果众数的数没有超过1/2,这个题怎么做?

2.breeze大佬提出问题:对于众数>1/3,能不能通过更改一下摩尔投票的代码找到两个众数?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