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入门题目解析

(3) 代码:

sum = 0;
for n = 1:20
    factorial_n = factorial(n);
    sum = sum + factorial_n;
end

disp(sum);

运行结果:

解析:首先初始化一个变量`sum`来存储阶乘和。然后,使用`for`循环从1到20遍历每个数字。在每次循环中,我们使用`factorial`函数计算当前数字的阶乘,并将其加到`sum`中。最后,我们使用`disp`函数显示计算得到的阶乘和。

(4)代码:

total_distance = 0;
for i = 1:10
    rebound_height = 100 / (2^(i - 1));
    total_distance = total_distance + 2 * rebound_height;
end

tenth_rebound_height = 100 / (2^9);

disp("第10次反弹高度:");
disp(tenth_rebound_height);
disp("第10次落地时共经过多少米:");
disp(total_distance);

运行代码:

 分析:通过观察规律来求解。

首先,分析一下这个数列:
1. 第1次反弹高度:100米
2. 第2次反弹高度:100 / 2 = 50米
3. 第3次反弹高度:50 / 2 = 25米
4. 第4次反弹高度:25 / 2 = 12.5米
5. 第5次反弹高度:12.5 / 2 = 6.25米

观察这个数列,可以发现每两次反弹的高度之比是1:2。因此可以得出以下规律:
1. 第1次反弹高度:100米
2. 第2次反弹高度:50米
3. 第3次反弹高度:25米
4. 第4次反弹高度:12.5米
5. 第5次反弹高度:6.25米
6. 第6次反弹高度:3.125米
7. 第7次反弹高度:1.5625米
8. 第8次反弹高度:0.78125米
9. 第9次反弹高度:0.390625米
10. 第10次反弹高度:0.1953125米

在第10次反弹时,球距离地面的高度是0.1953125米。要计算球在第10次落地时共经过多少米,需要计算所有反弹总高度和反弹次数的一半。

所以我们可以首先将`total_distance`初始化为0,然后使用一个for循环从1循环到10。在每次循环中,计算当前反弹的高度并将其累加到`total_distance`。最后,输出第10次反弹的高度和第10次落地时共经过多少米。

(5)代码:

% 定义函数句柄
f = @(x, y) x^2 + sin(x*y) + 2*y;

% 输入自变量的值
x = input('请输入x的值:');
y = input('请输入y的值:');

% 计算函数值
result = f(x, y);

% 输出函数值
disp(['函数值为:', num2str(result)]);

运行结果:输入1,1

代码分析:

  1. 代码定义了一个函数句柄f,该函数句柄表示一个函数,该函数的输入是两个变量x和y,输出是x的平方加上sin(x*y)再加上2乘以y的结果。
  2. 代码通过input函数分别获取用户输入的x和y的值
  3. 代码调用函数句柄f,并传入用户输入的x和y的值,计算函数的结果
  4. 代码使用disp函数输出函数的结果。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