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寄语(下)


     一段时间以来忙于俗务,一直没有机会坐下来把《十年寄语》这篇回忆体的文章写完,总觉得好像有件事处在挂起状态,不能安心。同时也在重新思考自己总结这段经历的意义。如果说就是为了盘点一下过往几年的成绩,那未免流于浅薄,并且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值得自诩。高程也好,分析师也好,无非是一个爱好计算机的非专业人士借以安慰和勉励自己的一个个小的里程碑,对于外人来说,实不足道。把这段经历写出来,也许对于那些有志于此,却又信心不足的同道中人,或许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吧。不管怎么说,还是应该先完成这段回忆。

    事实上,在取得高级程序员证书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没有再考虑马上去考更高级别的考试——系统分析师。原因有两个,其一,考高程的那段日子可谓殚精竭虑,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都感觉需要休息;其二是更重要的原因,在潜意识里有一种感觉,考高级程序员都这么困难,作为一个非专业的爱好者,有没有可能再取得更高级别的证书?或许这就是一种无形的“天花板”,它的存在让我感觉到自己基础的薄弱与知识体系的匮乏。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没有再动过参加水平考试的念头,而是几乎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工作中。这一下就过去了五年。

    五年的时间会让人去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学会很多东西。从北国的熙攘到漓江的旖旎,从等级森严的国企到精明的沿海小老板,从软件实施到技术研发,师长的教诲,队友的叮咛,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在记忆的长河中流过,在的固然还在,去的却有些已经隔世为人。现在想来,这五年的时间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学习?如果按照圣人的理论,它应该属于“困而知”的阶段。我们不能象圣人那样靠“不学而知”来进步,所以只能靠“学而知”和“困而知”。后者相对显得亲切、深刻、从容不迫,我相信正是这五年的时间为我冲击下一个人生目标奠定了基础,原因在于,这五年虽然没有去准备考试,但那个目标却从来没有离开自己的视线,甚至有一种感觉,它不再只是一个梦想,而是似乎正在一步一步走近自己。

    这种感觉随着一次机会的到来而逐渐浮出了水面。记得是在进入产品研发部门后,想自学一下新的编程环境,在程序员杂志上看到一本书的推荐,应该是《ASP.net 2.0开发指南》吧,后来是在当当网上买到了这本书。其实这本书的内容现在倒也无关紧要了,庆幸的是从这本书开始,我开始迷上了网络购书。因为相对于到洛阳的图书城、新华书店还有曾经的金博士书店来说,网络购书实在是太方便了,下个订单,直接送书上门,货到付款还有实体店没有的折扣,最关键的是,那些最新或是最经典的书籍,在实体书店几乎很难买到,但在网上我都找到了。这就象是一个饥饿的人无意中闯入了御膳房,惊喜之余当然要当然是大快朵颐——从2006年至今,我在当当网购买的书籍已经大约有一万元了吧,连当当网送书的那位伙计都成了我的朋友……正因为此,我得以与那些也许这辈子都无缘谋面的前辈大师们进行思想上的交流,《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设计模式》、《重构》、《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代码大全》、《人件》、《人月神话》、《UML用户指南》……许多久仰大名却无缘得见的名著,总算得以拜读。在看这些大师们写的著作时发现他们有一个有趣的特点,总喜欢说我这本书是讲XX的,你如果要学什么什么,请参考XX所写的《XX》一书,这相当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扩展学习的建议,我有时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知道了许多原来不知道的名著。惊喜之余也难免汗颜,这就是一个在软件行业从业五年的人的水平吗?正所谓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啊。除了大师经典,几乎所有感兴趣的技术领域我都找到了一些书籍来填补自己那贫瘠的思想。两年下来,看着自己那逐渐丰富起来的书架,慨叹学无止境的同时,也不禁有了一种“试试“的念头——比较起来,当前掌握的东西与两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为什么不用考试来检验一下自己学习的东西呢?

    念头一旦产生,就犹如黄河决堤,一发而不可收拾(引周某某语)。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又回来了。还等什么呢?现在有了购书的便利条件,直接买回相关的教程和辅导就开工吧!当时买回来的书籍有十几本,在桌子上堆起好大一摞。我打印了一张书目表,要求自己在考试之前把这些书籍全部阅读三遍以上。再加上视频教程、网络资料和模拟试题,工作量相当大。于是每天一下班就坐在书桌前,学习到1点左右睡觉,第二天530起床接着看书——可能你不会相信虽然一天只休息几个小时,我却没有怎么感觉困!每天夜里坐到腰酸背痛的时候,我站起来,抽一支烟,到窗前听听洛阳站远远传来的火车鸣笛声,就成了一种最好的休息。时间一天天过去,学习计划表上的进度一天天在增加……不得不说的是,张友生老师的视频教程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虽然这套视频教程是在电骡上找的,相对于现在动辄交费数万元去上北大青鸟培训计算机软件的同学们来说,实在惭愧得紧,我实在拿不出几千元去报希赛网的在线课程。更重要的是,我对自己的自学能力有信心,对自学的方式有信心——张老师的视频教程,基本上算是给我补上了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让我几年来靠着“困而知“积累得来的知识,得以系统地整理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随着复习的进行,这些体系框架的内容也逐渐充实起来。这种充实感推动我满怀信心地走向了考场——当然,考试后的担心还是有的,尤其是论文,担心万一经验不足,入不了阅卷老师的法眼就前功尽弃了。幸运的是,结果符合预期,我通过了。

    无论是在网上查询到考试成绩,还是最终拿到梦寐以求的系统分析师证书,那种喜悦都是难以形容的。不过和当年拿到高级程序员证书不同的是,这种喜悦的背后还隐藏着一种淡淡的失落——当我拿到高级程序员证书的时候,虽然遥远,尚且知道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系统分析师。而今我实现了这个夙愿甚至是梦想的时候,我的下一个目标——在哪里?或者说,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我很长一段时间。就象我们在上小学的时候,唯一的目标是考上中学,中学时想上高中,高中时想上大学,造成很多人迷茫和无助的重要原因就是——大学之后去哪里?当年系统分析师的梦想对我来说就象是儿时的大学梦,而今真正进到了大学校园,一时失去了方向感。幸运的是,多年的学习已经使我逐步领悟了“元学习”的概念。熟悉编程的人都明白“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那么“元学习”事实上也是“关于学习的学习”,我已经认识到如何去寻找学习的下一个目标。那就是实践+思考。当我们为未来的方向彷徨不定的时候,与其好高骛远,不妨沉下心来去做一些实际的事,把自己在手的事情做到极致,在过程中,你会突发灵感,触摸到未来的脉搏。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绝不要停止学习,绝不要停止进步。

    正是抱着这样的思想,我放下编程类书籍,开始学习人性管理,开始学习团队建设,开始学习周易、开始学习《论语》……一切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却又存在必然的联系。正是在不断拓展视野的过程中,我逐步认清技术、工具、方法、理论这些概念的本质,认识到软件及软件从业人员的价值所在,认识到一个真正有志于软件的人,绝不应以软件为玩物,亦不应只以软件为谋生手段,而是当以自己所掌握的软件技术,与特定领域结合,形成生产力。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一个无论技术再强的人都不可能独立完成。《礼记·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30岁之前的努力,也许只是实现了“身修”而已,而想要实现“家齐”,建设一支敏捷的团队,最终“治国、平天下”——开发出伟大的软件产品,甚至升华出伟大的思想以飨后人的目标,前路何其漫漫哉!然而,不尽人事,焉知天命?若无今日上下之求索、皓首穷经之精神,又何来他日“放下软件,立地成佛”之解脱?

    而立之年, 回首这十年坎坷道路,追忆一个个或沮丧、或惊喜、或温暖、或辛酸的瞬间,种种烦恼,终化菩提。功德圆满之日尚不可期,然必渐次修行,奋勇精进,进而克期求证可矣!

    是为十年寄语。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