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核态和用户态

内核
1,操作系统分为最底层硬件设备抽象层、中间内核层、上层应用。

2,内核是操作系统中应用连接硬件设备的桥梁,现代操作系统内核需具备四个能力:
1)管理进程、线程,决定哪个进程、线程使用CPU;
2)管理内存,决定内存存储;
3)连接硬件设备,为进程、设备间提供通信能力;
4)提供系统调用,接收进程发送的系统调用;

3,微内核只保留进程调度、虚拟内存、中断,其他驱动程序、文件系统等应用由用户空间管理。
1)驱动程序需要频繁调用底层能力,驱动在内核外,驱动和硬件设备交互需要频繁做内核态的切换,如果在内核中,性能会好很多。
2)微内核则体积小,可移植性强。

4,混合类型内核特点是架构像微内核,内核中有一个最小版本的内核,其他功能在这个基础上搭建,实现方式像宏内核,内核是一个完整的程序,大部分功能包含在内核中,在宏内核之内抽象出了一个微内核。

5,Linux是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多个任务同时执行,且支持并发,所有处理器可以访问完整的内存和硬件资源,不存在特定的处理器处理用户程序或者内核程序。
1)Linux是宏内核架构,内核是一个完整的可执行程序,文件系统、驱动、内存管理等都打包在内核中,拥有最高权限,各个模块可以动态加载,安装驱动不需要重新编绎整个内核。
2)Linux内核是开源内核。

6,Windows是混合类型内核,内核中有一个Microkernel模块,目前主流Windows产品都是NT内核,NT内核和Linux内核没有太大的结构化差异,但它们支持的可执行文件格式不同,用到的虚拟化技术不同。

用户态和内核态
1,操作系统将内存分为两个区域: 内核空间,只有内核程序可以访问;用户空间,专门给应用程序使用。
1)用户空间中代码只能使用一个局部的内存空间,应用程序在用户态执行;
2)内核空间中代码可以访问所有内存,程序在内核态执行。
3)如果用户态需要执行系统调用,就需要切换到内核态运行。
4)Kernel运行在超级权限模式下,拥有最高权限。

2,内核程序执行在内核态,用户程序执行在用户态,当发生系统调用时,用户态程序发起系统调用,系统调用涉及到特权指令,用户态权限不足,程序中断,跳转到中断处理程序,内核程序开始处理系统调用,处理完成后,再次发生中断,切换回用户态工作。

3,应用程序启动后在内存中创建执行副本,即进程。
1)Linux宏内核可看作一个内核进程;
2)应用程序则是用户态进程;
3)用户态进程需要申请内存时,通过系统调用向内核申请。

4,现代操作系统中程序以一个轻量级进程,线程的形式执行。
1)进程创建时,会自动创建一个主线程;
2)创建更多线程时,可创建用户态线程,也可通过系统调用创建内核态线程。

5,用户态线程在用户空间中创建,管理开销小,创建、销毁不需要系统调用;
1)切换成本小,用户空间程序可以自己维护,不需要走操作系统调度,内核不知道它的存在;
2)但与内核协作成本高,当进行I/O时,需要频繁进行用户态到内核态的切换;
3)线程间协作成本高,线程通信需要I/O,而I/O需要系统调用,需要额外支付系统调用的成本;
4)不能利用多核优势,操作系统调度的是线程所属进程,无论进程有多少用户态线程,都只能并发执行一个线程,一个进程的多个线程无法利用多核的优势;
5)操作系统无法针对线程调度进行优化,当进程的一个用户态线程阻塞了,操作系统无法及时发现处理阻塞问题,也不会更换执行其他线程,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6,内核态线程通过系统调用创建,执行在内核态,可以利用多核CPU优势,内核拥有较高权限,可以在多个CPU核心上执行内核线程;
1)可以操作系统级优化,内核中线程操作I/O不需要进行系统调用,一个内核线程阻塞了,可以更换执行其他线程;
2)但内核线程创建成本高,创建的时候需要系统调用,切换到内核态;
3)扩展性差,由一个内核程序管理,数量不可太多;
4)切换成本高,切换的时候需要内核操作,切换到内核态。

7,用户态线程工作在用户空间,内核态线程工作在内核空间。
1)用户态线程调度完全由进程负责,通常由进程的主线程负责,相当于进程主线程的延展,使用操作系统分配给进程主线程的时间片断;
2)内核线程由内核维护,由系统调度。
3)用户态线程无法跨核心,一个进程的多个用户态线程不能并发;
4)内核线程可以独立执行,操作系统会分配时间片断,因此内核态线程更完整,称作轻量级进程;
5)内核态线程创建成本高,切换成本高,创建太多也会给调度算法增加压力。
6)实际操作中,往往结合两者优势,将用户态线程附着在内核态线程中执行。

用户态线程和内核态线程的映射关系
1,用户态线程创建成本低,不可利用多核,操作系统不可调试优化;内核态线程创建成本高,可以利用多核,切换速度慢;通常会在内核中预先创建一些线程,反复利用这些线程,则用户态线程与内核态线程构成了多种关系:
1)多对一关系,用户态进程中的多线程复用一个内核态线程,这样减少了创建内核态线程的成本,但线程不可以并发;
2)一对一关系,每个用户态线程对应一个单独的内核态线程,用户态线程通过系统调用创建一个绑定的内核线程,并附加在上面执行,允许线程并发执行,充分利用多核优势,如果线程较多,则对内核调度压力增加,Windows NT内核采取的这种模型;
3)多对多关系,n个用户态线程分配m个内核态线程,这种多对多的关系减少了内核线程,保证了多核心并发,通常将m设置为核数。

2,Linux采用的两层设计的模型,混合多对多和一对一的特点,多数用户态线程和内核线程是n对m的关系,少量用户线程指定成一对一的关系。

Linux
1,Linux的基本思想是一切皆文件,用户数据、命令、配置参数、硬件设备等对操作系统内核而言,视为不同类型的文件。
2,Linux支持多用户,各个用户对文件有不同的权限,保证用户间互不影响。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