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专栏】Kinect应用设计2

效率

除了舒适度以外,这个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了。
例如我们知道Kinect配合Windows Speech SDK能轻而易举的实现语音识别,所以我们也许会用他来实现一些功能,例如“最小化”=窗口最小化,而且识别也是挺迅速的。
但是我们常常 忽略 实际的使用场景:用户可能有一堆的窗口需要缩小,而每次说“最小化”却只能缩小一个窗口;此外尽管单次识别效率挺高的,考虑到识别前后的一个“冷却”时间以及用户发声的时间的话,那么连续操作时,效率就大大下降了。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用户说出命令是1秒,识别1秒,有1秒的“冷却期”,这样用户就需要3秒来完成一个“最小化”——当用户需要关闭10个窗口的时候,噩梦就来了。
一个比较通行的理念是“ 3步法”,即用户达成一个目的操作数不超过3步。
回到语音识别的例子中,可行的方案是“显示桌面”,“关闭文件夹”或者“显示<窗口名称>”等等,这里不再赘述。
通过前面的例子我们能看到,语音识别尚且有这种限制,到体感上的话呢?
我个人意见是,最重要的是,要考虑 使用场景是否合适。这里援引的是微软Kinect指导手册的内容,我加上了注解。
触觉范围(0~0.4米)
这个范围内,用户可以自由使用更高效率的键盘、鼠标或者触屏等,而骨骼追踪因为太近难以达成。所以此时应避免使用体感操作;但语音操作仍然可行。

近距离(0.8~2米)
这个距离下,用户通常碰触不到键盘等设备,摄像头可以追踪坐姿的上半身关节点。由于仍能能追踪到一定的细节,所以能使用手指的手势以及语音操作。
远距离(2~4米)
这个距离下,可以追踪全身的关节点,但是已经损失了许多细节。有一定幅度的动作依然可以识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距离问题,此时的UI应该相应的有一些调整,帮助用户获得回馈,避免看不清或者听不见
距离外(4米)
这个距离下,针对kinect的适用情形而言,用户似乎不再对内容感到有兴趣。如果需要获得他们的注意,则需要较大的音量和较大的图形来吸引。
现在我们知道, 最适合Kinect的应用场景是用户距离Kinect 1~3米,用户没法直接操作键鼠等更高效设备的时候(或因公共场所卫生等原因不方便直接使用)
其次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应该让动作表达的意义更加“ 集成化”和“ 人性化”。
所谓“集成化”是指动作应该表达多重意义或者能完成一系列的目标。
例如我们在使用记事本或者图片程序的时候的时候,用手“抓取”窗口,抛到屏幕边缘表示“发送为邮件”,这时一个动作就集成了撰写邮件、添加附件、发送到预设地址等操作,这时的动作就非常高效了。
所谓“人性化”是指动作应该符合他实际的意义。有一些研究表明,用户在一个设备上常用的手势 不超过5~7个,这其中还包含了最常用的点击、拖拉等。
用户不使用其它动作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记得了”。
还记得上一期提到金鸡独立的例子吗?如果我们用金鸡独立这个动作来表示窗口最小化,用户估计是非常难记住这种匹配组合的。
而如果我们用单手快速下拨这个动作的话,用户也许记忆起来就较为容易了。
这期先到这里为止,下一期我们将探讨 手势识别的相关内容
谢谢观看  :)

转载自http://www.kinectutorial.com/?p=824本人纯粹是收藏,方便以后查看~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