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的本意是为论文作一些铺垫, 然而, 在计算机英文论文中, Introduction 需要讲述完整的故事. 近年来, 一些好的中文杂志也逐渐采用了这个风格.
- 它应该对整个故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果说摘要是电影 5 分钟宣传片的话, 引言就应该是整个的剧本. 很多审稿人在读完引言后, 就有了基本 (80% 以上) 的判断. 如果引言写得漂亮, 他就会在后面的正文中找出一些证据, 赞扬研究工作有意义, 理论完备, 实验效果好等等. 如果引言写得难看, 感觉作者没受过专业的科研训练, 他也会在正文中找出几条问题, 说论文写得不好, 具体问题参见 论文写作 N: 为什么我的论文被花式拒稿? 读者也通常会在阅读完引言后决定是否引用该论文. 因此, 如果你把自己的重要内容藏着掖着, 不在引言中展现出来, 就没人会去花时间发现它们.
- 最八股的方式, 就是采用与摘要相同的节奏. 摘要的每一句, 都扩展成引言中的一段. 每段的首句被称为"主题句", 你也可以把摘要相应那个句子稍作修改移过来. 主题句通常是一种"断言", 该段其它句子的作用, 都是支撑该断言.
- 每段应有 5–10 句. 这样, 该段就有 50-150 个单词. 如果相邻两段都太短, 应把它们合并到一起. 如果某段太长, 就应该拆分, 或者直接减少文字. 太短的段落导致零零碎碎的感觉, 太长的段落则让人读起来累.
- 计算机领域 (特别是顶会) 流行在引言里面放 “开局一张图”. 如果采用这种风格, In this paper 之后就应该围绕该图进行解释. “一幅图胜过千言万语”, 该图可以帮助读者花最少的时间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 该图可以展现核心技术、算法框架、小的运行实例、效果对比等等. 这张图如果画好了, 可以加分; 画不好的话, 还不如不要. 有些期刊还会要求作者提供 Graphical abstract, 意思和开局一张图一致, 就是让读者仅仅通过该图就迅速理解论文贡献.
- 有些期刊和会议还喜欢让作者把自己的贡献单独列出来, 放在实验陈述段落之后. 这个与论文的 Highlights 是同一个意思. 如果要列举的话, 就需要和前面的段落有所区别. 比如, 前面的几段写的是论文方法的几个步骤, 而这里描述几点贡献. 贡献写两三点就行, 多了也起不了强调的作用.
- 期刊论文要求写论文的组织结构. 引言的最后一段以 The rest of the paper is organized as follows. 开头即可. 也不需要玩什么花样, 按部就班陈述即可.
- 引言的层次
7.1 没有拼写、语法错误(单词级)
7.2 表达简洁、得体、有力量(句子级)
一个意思用尽可能短的句子描述。不需要太多的句式,少数的几个重复使用即可。
7.3 丰富(段落级)
同一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有一些常用的角度、招数
WWH: what, why, how
7.4 条理清晰,节奏明快(章节级)
主要是摘要10句及相应的节奏
7.5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