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冯·诺依曼#第六章:晚霞

二战的阴云逐渐散去,胜利的光辉开始一点点透射过乌云,再次回到大地的怀抱。然而,ENIAC研制小组却发生了令人遗憾的决裂,”存储程序”的机器无法被立即研制。最终,迫于种种原因,冯·诺依曼的设想没能在ENIAC上实现,教授返回了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
冯·诺依曼当然不会闲下来,在他飞速运算的大脑中,就没有半途而止的这个概念。教授回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后立即开始研制“高等研究院电脑”的工作,又称”阿艾斯机(IAS)”。然而这时出现了反对的声音,有人对在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在的圣地,兴师动众斥巨资搞电脑,很不以为然。但冯·诺依曼力排众议,坚持认为电脑会将人类引导进一个新时代。当教授每次看到研究院中青年人陷入各种繁琐的计算中,总会痛心疾首地说:”这种浪费才智的行为简直形同犯罪”。
在教授的坚持下,”阿艾斯机”开始研制。其间教授摒弃前嫌,力邀埃克特作技术总负责,但没有成功。1946年6月,设计方案出来后,教授把副本送往各个著名公司的科研机构,为这些机构构造用于科学计算的电脑做准备,毫无私藏技术之心。经过6年的努力,”阿艾斯机”终于正式建成。它只有2300个电子管,是同期中外型最小的、而运算能力最强的计算机,这也决定其之后成为为氢弹设计提供数据处理的重要原因。之后”阿艾斯机”吸引了大批学者前来参观,并且像一粒种子一样,越来越多的同构造的复制机开始出现在各大实验室,冯·诺依曼的大名已成为电脑时代的代名词。
1951年,IBM决定开始开发商用电脑,教授被聘为科学顾问。1952年12月,IBM第一台存储程序计算机研制成功,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电脑。冯·诺依曼始终坚持要实现”艺术状态的电脑”,哪怕只有百分之一无须遵循现实的条条框框的例外,也要用全力研制最高级的电脑。
1957年2月8日,身患骨癌的冯·诺依曼与世长辞,年仅53岁。教授的身体一直很好,只是工作太过劳累,1955年查出患有癌症后,还是在日夜不停地工作,病势扩展。回首冯·诺依曼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无比辉煌。绝世天才,尽毕生所能地投入对科学的研究;荣誉无数,却始终坚持不懈,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历史上书写新的篇章,引领世人进入新的时代,实乃大师之风范。晚年的教授如同落日之晚霞,壮烈而又唯美,炽热而又震撼。
最后以教授晚年回答学生有关做事秘诀的话语结束我们的专题:”简单(Simple),在这个时候,简单真是一种美”。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