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仿真的研究

网络仿真是一个很有用的网络研究工具,它以系统理论、形式化理论、随机过程和统计学理论、优化理论为基础。在设计阶段,仿真方法可提供一个虚拟模型来预测并比较各种方案的性能;运行阶段,通过对不同环境和工作负荷的分析和比较,来优化系统的性能。在某些情况下,仿真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和技术。仿真方法的抽象化程度比数学分析方法低,耗费的时间比测量技术少,其低成本和有效性是其他传统方法不可替代的。随着网络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数据网络的日趋复杂,对网络仿真技术的需求必将越来越迫切网络仿真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网络仿真技术已成为研究、规划、设计网络不可缺少的工具从80 年代开始,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就一直致力于开发商业和非商业用途的网络仿真产品。近年来,我国的网络仿真研究和应用得以发展。1997 年,CERNET 网络中心开始开发自己的网络仿真软件;1998 年后,我国多家单位陆续引进OPNET网络仿真软件,用于网络协议开发、网络规划设计和应用的研究。

       一个完整的仿真一般要经过问题定义、建模、模型确认、数据采集、程序编制和验证、模型运行和结果展示等一系列环节。通过问题定义,可以更进一步的明确仿真的目的和要求。网络仿真模型是仿真系统的核心,它是对真实网络系统的简化,必须包含决定网络系统本质属性的主要因素及其逻辑关系,使模型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建模和模型的验证是两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模型确认一般有三种途径:专家分析;对模型假设的检验;初步仿真结果与真实系统的一致性比较等。数据采集是网络仿真的一个重要方面。系统的性能不但取决于系统本身,还和系统上运行的工作负荷等多种因素有关;历史数据往往是仿真的数据来源之一,实时网络数据的采集可以为优化网络性能提供第一手的资料,模拟产生的数据必须考虑到多种随即因素的综合作用,涉及到多类分布。早期的网络仿真系统多采用通用程序设计语言,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复杂性和对数据的苛刻要求,使得设计难度非常之大,由此引发了对面向过程、面向事件和面向对象的仿真工具的开发。目前所实施的仿真,多采用此类工具。通过模型的运行和结果的展示,可以得到仿真的结果。实际上,上述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过程。需要指出的一点是:网络仿真模型并不是越详细越好,详细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参数,无用的参数可能使仿真结果变得不准确,另外,详细的模型会使系统的处理效率下降。因此,在建模过程中,选择合理的仿真层次非常重要。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