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时弹性成像(TE)为肝纤维化无创评估方法 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瞬时弹性成像(TE)为肝纤维化无创评估方法 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瞬时弹性成像(TE)又称为肝脏弹性检测,是一种通过超声测量肝脏硬度值(LSM)来定量、分级评估肝纤维化的无创技术。瞬时弹性成像设备主要由超声换能器、探针、软件程序三部分组成,原理是通过发射声波在肝脏介质中的衰减系数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瞬时弹性成像研究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2003年首次被用于肝硬度测量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2013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我国瞬时弹性成像相关专家共识有《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5年)》、《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肝纤维化专家共识(2018年修订版)》等。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2028年中国瞬时弹性成像(TE)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瞬时弹性成像设备主要为FibroTouch(由法国Echosens公司研发)和FibroScan(由无锡海斯凯尔公司联合清华大学自主研发)。此外我国瞬时弹性成像设备相关企业还包括回波医疗、迈瑞医疗等。迈瑞医疗于2020年通过推出飞蓟Hepatus无创定量肝超仪进入瞬时弹性成像市场,2024年1月,迈瑞医疗北美子公司与Aegle签订协议,Aegle将成为迈瑞Hepatus系列瞬时弹性成像诊断超声系统唯一分销商。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CLD)发展为肝硬化的必要病理过程。导致肝纤维化的因素较多,如病毒感染、胆囊结石、用药不当、自身免疫、长期大量饮酒等,随着病情加剧,肝纤维化可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慢性肝病患者数量呈上涨趋势,目前在4.5亿人左右。

  肝纤维化评估是慢性肝病病情评估的重要部分。目前用于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查、肝活检、CT及瞬时弹性成像等,其中肝活检为有创操作,不良反应大,短期内不宜反复多次进行,血清学检查的特异性较低。瞬时弹性成像是超声弹性成像(E超)技术的一种,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安全性高、无创、无痛及广泛适用性、准确性、廉价性等特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新思界行业研究人士表示,瞬时弹性成像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有效性、安全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由于无法提供高精度诊断,限制了其在临床实践的应用,因此目前尚不能完全替代肝活检。但无创是慢性肝病诊断未来发展趋势,随着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发展、瞬时弹性成像与血清学/影像学指标深入结合,瞬时弹性成像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 3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