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系统设计-供应链中台系统设计(十一)- 清结算中心概念片篇

概述

上篇供应链系统设计-供应链中台系统设计(十)- 清结算中心概念片篇文中提到了什么是金融客户、资金账号、资金账户、以及资金账号和资金账户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这些对于清算和结算来说都是前置的概念,本篇文章我们来充分讨论一下到底什么是清算和结算。

 什么是清算

我们之前清算就是算钱结算可以理解为付钱,首先我们通过一个小例子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清算。

小明在工地上搬砖,与公司说好,每天搬砖100块,得10元,每天搬砖200块,得25元。小明一共工作了10天,前6天,每天搬砖100块,后4天,每天搬砖200块,请问小明搬砖应得多少钱。

另外,小明需要给工头每天收入1%的管理费。那小明应该得到多少钱呢?

小明10天搬砖所得:

6天*100元 +  4天 * 200  = 600元 + 800元 = 1400 元。 

小明的管理费:

1400元 * 1%  = 14元  

小明实际所得:

小明10天搬砖所得 - 小明的管理费 = 1400 元 -  14元  = 1386元。

以上就是算钱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清算过程。

什么是清算?清算通俗的解释就是算,谁何时因为什么事情给谁多少钱。更直白的理解,清算就是算钱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很多同学可能对于财务不是非常熟悉,对于借贷关系搞不清楚,因此,我在这边举一个例子对借贷关系进行说明,希望大家对于借贷关系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什么是借与贷

场景:小红在班级小卖部卖文具

第一天:小红进货

1️⃣ 事件:小红用班费 借了50元 买铅笔(进货)

  • 借贷记录
    💡 借(钱的用途):买了50元铅笔(铅笔库存 增加
    💡 贷(钱的来源):这50元是 班费借来的(欠班费50元)
    ✅ 验证:铅笔(50元)= 欠班费(50元)

小口诀
▶️ "借进来的是用途,贷出去的是来源!"


第二天:小红卖货

2️⃣ 事件:卖出10支铅笔,每支赚1元(售价6元,成本5元)

  • 借贷记录
    💡 借(钱的去向):收到现金60元(钱 增加
    💡 贷(钱的来源)

    • 铅笔库存减少50元(成本)

    • 利润增加10元(赚的钱)
      ✅ 验证:现金(60元)= 库存减少(50元)+ 利润(10元)

小口诀
▶️ "钱进来左边借,钱出去右边贷,赚的钱也要记明白!"


第三天:小红还钱

3️⃣ 事件:小红用赚的10元 先还班费10元

  • 借贷记录
    💡 借(钱的用途):还班费(欠班费 减少10元
    💡 贷(钱的来源):现金减少10元(钱 花出去了)
    ✅ 验证:剩余欠班费(40元)= 剩余现金(50元)


终极总结

  1. 借贷就像跷跷板

    • 左边(借):钱花去哪了?买了东西/还了债

    • 右边(贷):钱从哪来的?借的/赚的

  2. 永远平衡:左边总数 = 右边总数

  3. 真人演示:拿两个盒子,左边贴"借",右边贴"贷",用硬币模拟交易,孩子秒懂!


✅ 一句话考试重点
“每一笔钱,都要同时写两句话:钱去了哪里(借),钱从哪来(贷)!”

所以,从以上就可以看出,借和贷的关系了。

清算是算钱的过程

清算本质上就是算钱的过程,核心涉及到要素主要关键要素:

要素说明例子
谁(贷方)资金接收方(如商家、平台分账方)奶茶店老板
给谁(借方)资金支付方(如消费者、合作方)消费者支付奶茶费用
多少钱实际应收/应付的净额应付商家1782元
何时清算周期(如实时清算、T+1清算)每日23:00批量清算当日订单
为什么清算交易场景(如商品销售、服务费、退款)奶茶销售、平台佣金
清算结果最终账务明细(如分账金额、手续费、待解冻资金)商家1782元,平台198元,退款20元

如何清算?

流程步骤

  1. 收集交易数据:汇总所有待处理的交易记录(如订单、退款、手续费)。

  2. 核对与验证

    • 检查交易是否完整(如是否有漏单、重复支付)。

    • 验证交易合法性(如反洗钱检查、账户状态)。

  3. 计算净额

    • 按规则汇总应收/应付金额(如扣除手续费、分账比例)。

    • 生成最终清算结果(如应付商家金额、平台抽成)。

例子
奶茶店通过外卖平台卖出100杯奶茶(每杯20元),平台抽成10%。

  • 如何清算

    • 收集订单数据:总销售额2000元,退款1杯(20元),抽成10%。

    • 验证退款真实性(是否实际发生)。

    • 计算净额:应付商家 = (2000 - 20) × 90% = 1782元


2. 为什么清算?

核心原因

  • 防错纠偏:避免因数据错误(如重复扣款、金额不符)导致资金损失。

  • 合规风控:确保交易合法(如拦截洗钱行为)。

  • 效率提升:通过净额计算减少资金划转次数(如100笔交易合并为1笔结算)。

反例
若跳过清算直接结算:

  • 某笔订单实际支付失败,但系统误记为成功,商家可能多收钱,后续需追回资金,造成纠纷。


总结:清算的核心逻辑

清算 = 会计对账 + 风险把关 + 算净额

  • 像数学老师批改作业:先检查每道题(交易)是否正确,再统计总分(净额)。

  • 像足球裁判:确保比赛(交易)公平合规,再吹哨结束(结算)。

一句话清算是“交易的安检员”,先验明正身、算清金额,再放行资金!

什么是清算渠道

清算渠道根据业务不同,分开处理清算数据,比如不同销售方式或平台。然后需要确保例子中的每个渠道都有独立的记录,这样月底统计时,可以清楚知道每个渠道的收入和问题。

清算渠道的主要作用是隔离业务数据、便于统计。可能需要用对比的方式,比如如果不分渠道,所有钱混在一起,很难知道哪个渠道赚钱或出问题。而分开渠道后,每个地方的钱单独算,容易管理和分析。

假设你是小学生小明,在学校里通过三种方式卖零食赚钱:

  1. 课间在校门口摆摊(渠道A);

  2. 午休时在班级里零售(渠道B);

  3. 放学后让好朋友小红代卖(渠道C)。

每天放学后,你要做一件事

  • 清算渠道的作用

    • 分开记账

      • 校门口摆摊的钱单独记在“小本子A”上;

      • 班级零售的钱单独记在“小本子B”上;

      • 小红代卖的钱单独记在“小本子C”上。

    • 避免混乱

      • 如果所有钱都混在一起,月底算账时,你根本不知道哪种方式赚得多,小红有没有偷偷吃掉零食,或者校门口的钱被风吹走了多少。


清算渠道的核心作用
场景不分渠道(混乱)分渠道(清晰)
校门口摆账钱和班级零售的钱混在一起,算不清单独记录:今天校门口赚了20元
小红代卖不知道小红是否诚实,可能少交钱单独记录:小红今天应该交15元,实际交10元(发现问题!)
统计哪种方式最赚钱无法比较一看账本:校门口赚最多,班级第二,小红最少

一句话记住

清算渠道就是“分门别类记账本”!

  • 每个赚钱的地方(渠道)单独记一本账,月底一翻就知道哪里赚得多、哪里出问题!

  • 就像妈妈把你的语文、数学作业分开检查,不会把分数混在一起!

什么是结算

一句话定义:结算就是“实际付钱或收钱”——把算清楚的钱,装进口袋或转给别人的最后一步!

可以通一张图表达出来


用小学生卖柠檬水的例子说明

假设你是小学生小美,每天放学后在校门口卖柠檬水,每杯3块钱。
一天结束后,你需要做两件事

  1. 清算(算钱)

    • 数一数今天卖了多少杯:卖出10杯,每杯3元 → 应收30元

    • 检查实际收到的钱:发现只有27元,少3元!可能是有一杯没收钱,或者钱被风吹跑了。

  2. 结算(存钱/付钱)

    • 确认实际金额后,把27元放进存钱罐里(收钱)。

    • 如果今天进货柠檬花了10元,就把这10元付给水果店老板(付钱)。

👉 总结

  • 清算:先数清楚钱对不对(“算账”)。

  • 结算:把钱实际存起来或转出去(“动手给钱”)。


生活中的结算场景
场景清算(算账)结算(付钱/收钱)
妈妈买菜核对小票,看价格是否算对用手机扫码付钱给菜摊老板
爸爸发零花钱计算这周你做家务能拿多少钱把现金递到你手里
学校义卖活动统计卖玩具赚了多少钱把钱交给老师捐给山区小朋友

为什么结算重要?
  • 避免“空头支票”:光算清楚钱,不实际付钱,等于没完成交易。

  • 确保公平:算对钱再付钱,谁也不吃亏。
    例子:你和小伙伴分糖果,说好一人5颗,结果你只拿到3颗——这就是“没结算清楚”!


一句话记住
结算是“算完账后掏钱”的临门一脚——算清是前提,掏钱是结果!
(就像写完作业才能出去玩,结算是完成交易的“最后一步”!)

结算的关键要素

结算的关键要素,用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关键要素说明例子
参与方付款方和收款方的身份信息付款方:小明;收款方:奶茶店老板
金额实际需要支付或收到的资金数额小明支付奶茶费用20元
时间结算发生的具体时间或周期每日23:00自动结算当日收入
渠道资金转移的途径或方式(如银行、支付宝、现金)通过支付宝转账
状态结算是否成功完成(如成功、失败、处理中)显示“转账成功”或“到账失败”
业务缘由触发结算的具体交易场景或原因购买奶茶、缴纳水电费、发工资
结算方式资金转移的形式(实时结算、批量结算)实时到账(如微信支付)、月底统一结算
手续费结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额外费用提现到银行卡时收取0.1%手续费

通俗解释

想象你通过支付宝给朋友转100元:

  1. 参与方:你是付款方,朋友是收款方。

  2. 金额:100元。

  3. 时间:点击“确认转账”后立即到账。

  4. 渠道:支付宝。

  5. 状态:显示“转账成功”。

  6. 业务缘由:还朋友借的钱。

  7. 手续费:支付宝不收费。

总结
结算就像“快递包裹”——必须有发件人、收件人、包裹内容(金额)、快递公司(渠道)、发货时间,才能确保包裹准确送达!

写在最后话

供应链中台中的清算和结算的概念,以及它们在金融客户、资金账号、资金账户等场景中的应用。对清算和结算概念的三点核心总结,结合通俗案例说明:


1. 清算与结算的本质区别

清算(算钱)结算(付钱)
核心动作:核对账目、计算净额核心动作:实际资金转移
作用:确保账务正确、防错纠偏作用:完成交易闭环
例子例子
- 小明搬砖10天总收入1400元,扣除1%管理费后净赚1386元(算账)。- 奶茶店老板将1386元存入银行卡(付钱)。
关键口诀关键口诀
“先算清楚,再动手给钱”“算完账后掏钱”

2. 清算的核心要素与流程

要素说明例子
谁(贷方)资金接收方(如商家、平台分账方)奶茶店老板
给谁(借方)资金支付方(如消费者)消费者支付奶茶费用20元
多少钱实际应收/应付净额应付商家1782元(扣除手续费后)
何时清算周期(如每日、实时)每日23:00批量清算当日订单
业务缘由交易场景(如销售、退款)奶茶销售、平台佣金

清算流程
1️⃣ 收集数据 → 2️⃣ 验证交易 → 3️⃣ 计算净额 → 4️⃣ 生成结果
例子

  • 外卖平台卖出100杯奶茶(2000元),退款1杯(20元),抽成10% → 应付商家 1782元


3. 清算渠道与结算的关键作用

清算渠道结算关键要素
定义:按业务隔离数据(如不同销售渠道)参与方:付款方与收款方(如小明与奶茶店老板)
作用:避免混淆、便于统计金额:实际支付/收到的资金(如20元)
例子时间:结算周期(如实时到账)
- 小明通过校门口摆摊(渠道A)、班级零售(渠道B)、小红代卖(渠道C)分开记账。渠道:支付宝、微信支付等
对比不分渠道的混乱状态:成功/失败(如转账成功)
- 钱混在一起,无法追踪问题。业务缘由:购买奶茶、发工资等

一句话总结
清算渠道是“分门别类的账本”,结算是“精准的快递包裹”——前者管清晰,后者管落地!


终极记忆点

  1. 清算是会计的“算盘”,结算是出纳的“钱包”;

  2. 清算渠道是“分类记账本”,结算要素是“快递单信息”;

  3. 没有清算的结算像“蒙眼转账”,分不清对错;没有渠道的清算像“乱堆账本”,理不清头绪!

最后,清算和结算是供应链金融交易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它们确保了交易的准确性、合规性和资金的正确流动。通过清算,交易双方可以核对交易细节和金额,为最终的资金转移做好准备。结算则是根据清算结果,实际完成资金的支付或接收,完成整个交易过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