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时间:2022.5.6
立项号 | 2021XKT-XLJK006 | 课题名称 | 学生问题行为矫正实践研究 | |
负责人 | 宋菊艳 | 所在单位 | 任留街办南屯小学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由于家庭教育缺失、负面环境影响等因素,一部分学生人生没有方向,学习没有动力,言行不受约束,满嘴脏话、欺侮同学、随意旷课、甚至小偷小摸,已经徘徊在违法的边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热爱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学生存在思想品德差、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差、人际关系差等不足,暴露出种种问题行为。这些学生也需要老师的关注、关爱。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如果教师能成功地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矫正,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又能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真正体现“教书育人”的内涵。 总之,学生问题行为的转化及矫正工作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教师知难而上,讲究教育的艺术,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用科学的、正确的思维方式不断探索。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坚定信心,科学教育,把转化、矫正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迟开的花朵将开得更加绚丽,更加灿烂 因此,我们课题组决定选择《学生问题行为矫正实践研究》为我们的研究课题。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学生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品德、言行上有明显不足,影响学生身心健康,阻碍学生智力发展、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这些行为虽然出现在小部分学生身上,但严重影响学生自身和群体,降低教育效果。因此,我们课题组成员将以此次课题研究为契机,观察学生问题行为,深入分析成因,学习理论知识,探讨矫正策略,大胆进行实践,尽可能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使他们回归正常的人生轨道,言行文明,举止得体,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2021.10—2022.5 准备阶段; 2022.5.10—2022.6.30 实施阶段 2022.7.1—2022.8.20 总结阶段 “问题学生”虽然存在一些问题行为,但他们的思想言行尚未定型,有比较大的可塑性。因此,我们要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既要遵循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考虑每一个“问题学生”所具有的心理行为特征,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对“问题学生”的行为进行矫正,培养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了扎实有效地进行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准备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研究: 一、通过调查问卷、在课堂内外细致观察、仔细梳理等方式,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行为。 二、通过调查询问、畅谈心扉、进行家访等形式,分析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 三、课题组成员阅读关于学生问题行为的书籍和文章,为矫正学生问题行为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定期和不定期研讨相结合,及时交流发现的问题、自己的设想、工作的进展等,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五、关注、关爱学生,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兴趣,逐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 六、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感情,疏导学生心理,增强集体荣誉感、使命感,激发学生向上、向善的动力。 七、把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撰写成文,从实践中提炼宝贵经验,把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转化“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需要老师对工作高度的责任心,对学生真诚的热爱,不但要讲究教育教学方法和艺术,还需要对“问题学生”的转化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坚信“精诚所至,精石为开”,只要我们用心、用情,“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一定会逐步转化,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我们课题组成员经过研讨,预期课题成果将以论文、随笔、叙事、结题报告等形式呈现。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