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23年农业产业集聚水平-社科经管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paofuluolijiang/90880437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paofuluolijiang/90880437
该数据集系统整理了我国省级行政单位2000年至2023年农业产业集聚水平的实证数据,为区域经济与农业发展研究提供了关键指标支撑。数据通过两种测算方法构建:农业产业集聚水平2基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区位熵(LQ),即某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与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的比值;农业产业集聚水平3则聚焦农业产值与全国农业产值的相对比值。核心字段涵盖地区代码、年份、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等基础经济指标,同时包含两种测算方法下的集聚水平量化结果,形成多维面板数据体系。
数据来源整合了权威统计年鉴与学术研究成果。原始经济指标主要取自《农村统计年鉴》《农业统计资料》及各省份统计年鉴,确保数据的连续性与可比性。测算方法参考了杨秀玉等学者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以及银西阳团队关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相关成果发表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等核心期刊。此外,文献中采用的区位熵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集聚度评估,如张宏升在《中国农业产业集聚研究》中通过生产集中度与区位商验证了集聚效应的区域差异。
该数据集对多领域研究具有指导价值。在政策层面,可支撑区域农业产业规划,例如分析集聚水平与绿色生产率的关系(如安徽案例中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在经济地理领域,能揭示自然资源禀赋、交通基础设施与集聚效应的关联机制,如东部沿海地区因市场导向形成的产业链协同优势;在可持续发展方向,数据可量化农业碳排放与集聚水平动态关系,为生态农业政策提供实证依据。此外,研究还可结合面板Tobit模型、空间计量方法,探究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区域经济韧性的非线性影响。